9月新能源銷量:這個金九,成色幾何?

2023-10-03     電動湃

中秋國慶,湊出了8天長假,車市「金九」也畫上了一個句點。榜單不會缺席,十月前兩天,諸多車企如約公布了自家交付數據。

最明顯的趨勢是:1、加入銷量榜單攪局的品牌越來越多;2、自主品牌分化出的新品牌,逐漸有了主角的模樣;3、之前的新勢力,正走入新的「橫盤期」,需要新產品換血,更需要抵擋多元競品的潛客分流;4、合資品牌有點著急,在努力,在找機會。

翻開銷量榜單,比亞迪仍然是最大的「顯眼包」。

9月,銷量達到了287454輛,其中乘用車銷售了286903輛,離30萬輛的「小目標」又近了一步。

這是月度銷量新紀錄,至此,2023年累計銷量也已經超過200萬輛。比亞迪在今年的「保守目標」是300萬輛,難度不大。

王朝、海洋兩大渠道,是絕對主力,在9月貢獻了273747輛;騰勢9月賣出了13156輛,仍需再接再厲。

另外一點,比亞迪出海業務逐漸向好,9月出口了28039輛,可喜可賀。

目前,正在「勢」上的比亞迪,只要穩好舵盤,就能繼續驅動巨輪。潛在的挑戰有兩個:

1、其他自主品牌正在快速補齊插混「空板」,而且,嘗試推出的新品牌,逐漸有聲有色,「一超」的局面會被改寫;

2、比亞迪向上,騰勢、方程豹是關鍵主力,仰望是重要標杆,將與豪華品牌直接「硬碰硬」,客戶、渠道與王朝海洋所面對的皆有不同,能否持續破局,還未有清晰的答案。

至少,自主品牌需要這麼一個「巨無霸」,橫刀立馬,像一口深井打下去,在本不看好的「貧油田」里打出油。

同樣是自主品牌,另兩個被看見的「新品牌或新系列」是深藍和銀河。

深藍,是長安的底子,但品牌、渠道早已獨立運營。9月交付了17370輛,14個月銷量已突破10萬輛,這個速度是值得肯定的。

非常關鍵的一點,深藍以「超級增程」撬動市場,它會更強調「增程=純電體驗+續航無憂」,再輔以價格上的誘惑力,銷量也就漸成規模。

努力被看到,市場有回報,深藍汽車更有信心一路向前。到2025年,預計可以布局6個產品線,希望達到累計銷量100萬輛的「小目標」。

銀河,是吉利品牌的新系列。至於系列和品牌的區別,不必過於在意。本質上,炮製出一個「新的」,意在運營、渠道上追求獨立打法,對團隊、對用戶,都有好處。

9月,吉利銀河銷量為13080輛,再創新高。這也表示,銀河L7已連續3個月銷量破萬。

它的特點是「快」,交付夠快,銷量增長也快。這或許正是傳統自主品牌all in發力後的「成績單」,底蘊更足,以快擊慢,在內卷中更占優勢。

其他自主品牌搞新能源轉型,還有兩個值得聊的:1、廣汽埃安9月銷量為51596輛,占住了自己的一個「小高地」。但很有意思,埃安銷量有此體量,同樣是在20萬以下如魚得水,再往上沖,埃安即使「化名」昊鉑」,難度同樣陡增;

2、五菱、寶駿,已公布銷量的是五菱繽果,9月為24650輛。不得不說,這麼多年來,上通五菱還是最會玩的那一家。寶駿悅也、雲朵,其實都有鮮明的產品特點。但這麼多年來,五菱、寶駿一直在變陣,包括最近全面朝著新能源轉型,卻無法突破兩個障礙:品牌的銷量盤子沒有變化、品牌的高度沒有突圍成功。

經驗總結是,每個品牌總有適合自己生存的價格帶,往外延伸,很容易水土不服。

當然,還有更多的「新品牌」,奮鬥在路上。

極氪汽車9月交付12053輛,「破萬」了,只是仍然缺少作為增量支柱的新車型;嵐圖汽車9月交付5010輛,果然,降價是把利器,26.69萬起的嵐圖FREE拓寬了市場,聽說追光PHEV也要來了。

極狐9月交付2016輛,與上月相比有所增長,最近考拉上市,作為一款15萬級的MPV,希望挖掘母嬰市場;阿維塔11的交付量是3083輛,似乎看到了一絲眉目,不得不說,在慕尼黑車展攪局的阿維塔12為之創造了不少流量。

截稿的時候,上汽智己、飛凡暫未公布自己的9月銷量。作為集團「雙子星」,各自遇到了一些問題,在未來,調整又將是漫長的時間周期。

思來想去,「橫盤」這個詞,最能概括現在的新勢力們。

有一個趨勢毋庸置疑,2023年,新勢力們基本都上了一個新台階。他們存在的意義,一是自我謀新路,二是做參考,如果新勢力們能成,自主品牌們也有信心「摸著石子過河」。

9月,理想交付了36060輛,這是單月交付量新高,下一步就瞄著4萬輛去了。在第三季度,理想累計交付了10.5萬輛新車,這曾經是新勢力一年的期待值。

今年的理想,在3月突破2萬輛,6月突破3萬輛,但之後,有上漲,卻遲遲沒有跨過「4萬輛大關」。李想本人給出了一個預估,大概在11月份,月交付量有望超過4萬輛。

理想的「橫盤」或許不會很久,它的底氣是不斷上漲的訂單量。下一輪考驗的,還是它的純電產品,有MPV,也有SUV。

當然,最不擔心的大概就是理想的營銷。畢竟,MEGA這款車,造型如此有爭議,都能被全網帶成「高鐵子彈頭」,引導「羊群效應」的功力太強了。

蔚來9月交付15641輛,相比7月20462輛、8月19329輛,確實下滑了。

但這個成績是有預期的,在交付指引中,大概透露了當前的銷量極限。蔚來9月做了重要的兩件事:1、換電站累計數量已接近2000座,10月份累計超過2000座壓力不大;2、發布了一款NIO牌手機。

蔚來,果然還是那個蔚來,圍繞產品之外的體驗,一直抓得很緊。而挑戰在於,接下來一年,沒有新車可造勢,以及阿爾卑斯也需要等,該怎麼度過去?

小鵬9月交付了15310萬輛,是近一年的新高度,但還不夠,與旁人的期待相比,目前也屬於「橫盤」的狀態。

有一個原因是,小鵬G6在9月的交付量為8132輛,和8月相比,沒有質變提高;小鵬G9上市了,無關緊要的配置砍了,價格也下調了,關注度一下就上來了,在G6遲遲交付不了的情況下,有一部分用戶會轉投G9。

對小鵬汽車來說,「左手轉右手」,倒也問題不大。但交付爬坡這個問題,已經觸及要害了。

G6賺來好評,G9、P5改款跟進,這個節奏沒問題,但巨大的流量,務必要承接並轉化掉了。

零跑、哪吒,9月分別交付了15800輛、13211輛。兩家很像的車企,慢慢的,有了更多的不同。

零跑最近愛上了增程,也吃到了紅利,還特別喜歡講技術,並且跑到慕尼黑車展講給外國人聽;哪吒哐哐出海,據說在泰國累計銷量超1萬輛了,希望把市場卷到全世界。

合資篇,在新能源系列裡,大概是最難有筆墨的。

這兩年,合資壓力大,問題也出在這裡。新能源產品少,外資干預大,市場接受度低,解決辦法是「短期降價,長期推新」。

但合資不會放棄,表面上講是品牌的生存問題,但展開一點講,由於很多合資企業歷史久,與當地的發展密不可分,牽扯到稅收與就業問題,絕不是「隨時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的故事。

只是,攻守之勢易也,這個毋庸置疑。自主與新勢力已經趟出來的遊戲規則,他們也得跟進,比如月初的銷量榜單。

9月,上汽通用新能源銷量為10002輛,同比增長168%,環比增長24.8%。其中,別克E5賣了4868輛;別克微藍6賣了3578輛;凱迪拉克銳歌686輛。

上汽大眾公布的是訂單量,9月訂單超2萬輛,其中ID.3占1.5萬倆。終究,拉低價格還是有用的。

有一個觀察,最近上市的新車,皆掀起了「價格戰」。

很重要的原因是電池便宜了,比如在25萬級的市場,將會湧入非常多的競品,小鵬G9已經亮牌,問界M7也降到了這個水平線上。

有了價格這個殺器,市場競爭會更卷,也更純粹。金九之後,銀十啟封,另有年尾的追高,接下來幾個月,更有大戲登場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2f54856044e411925f3022045bfd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