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新秀大PK,評委團們關注什麼?

2023-06-30     i黑馬

原標題:氫能新秀大PK,評委團們關注什麼?

「時間到!請選手停止演講!」在現場倒計時歸零的瞬間,主持人果斷地打斷了台上侃侃而談的創始人選手,把舞台的主導權從企業選手的手中,轉移到了現場評委的手裡。

緊湊的節奏、技術的乾貨、商業應用的交流與探討……一場場氫能企業的路演在2023 氫能專精特新創業大賽的首場 預賽現場接連上演, 選手與評委針對氫能全產業鏈領域的不同問題各抒己見,你來我往。

圖 | 專家評委討論

2023氫能專精特新創業大賽分為報名、初審、預賽、總決賽四個階段,計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助推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首站鄂爾多斯為本年度首場預賽,30餘家優秀企業和項目分為制氫組和 分銷與安全組進行激烈比賽,中國氫能聯盟副秘書長、同濟大學教授、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統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馬天才,華北電力大學氫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建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俞紅梅等20餘位行業院士專家、投資機構組成評審團。

其中,在制氫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俞紅梅、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廣、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英歌等3位技術專家對氫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十分關注。

圖 | 評委提問

比如當參賽企業和項目提到鹼性電解水制氫體系、SOEC(固體氧化物電解池)制氫技術、太陽能電解海水制氫技術等多個綠氫技術路線時,三位專家就針對綠氫技術路線的安全性、高效性等細節頻頻發問:新技術產品的壽命考察了嗎?公司技術的優勢在哪裡?跟其他技術路線相比,在安全、成本、效率、效能等方面有什麼優勢?

圖 | 評委提問

面對評委們的提問,大部分參賽企業的選手也都給出了專業、客觀的答覆,以數據或事實佐證觀點。比如有選手回覆:「在成本、效率方面,我們通過優化隔膜材料,有了進一步的利潤空間,目前已經實現了4度電/標方的目標。」

圖 | 選手爭分奪秒進行路演

另一方面,中國船舶集團投資有限公司首席投資總監吳榮斌、中國石油集團崑崙資本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袁婭等6位投資機構專家,則更關注制氫技術背後的商業市場。

圖 | 評委提問

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副總劉昀非常關注企業的商業模式,並就企業的戰略規劃落地、近年目標市場、經營收入和利潤趨勢進行提問。

而在分銷與安全組,比賽的氣氛則更為明顯與激烈一些。

在中國氫能聯盟副秘書長、同濟大學教授、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級動力系統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馬天才,華北電力大學氫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建國,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特聘專家、研究員李海文這三位技術專家,以及國華投資開發資產管理 (北京)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力,中國華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總經理黨政,國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冰等6位投資機構評委的提問下,幾乎在場的每一個企業都會被問到一個相似的問題:與競爭者相比,你的企業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圖 | 專家評委合影

現場回答氣氛熱烈,企業與項目各顯神通,都是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闡述自身優勢,比如有選手以技術見長,便回覆核心競爭力「第一是硬體水平,第二是我們有自己的燃料電池測試實驗室」;也有選手另闢蹊徑,從商業的角度入手,比如「我們的商業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價格,第二個是產量,第三個是消納」。

圖 | 專家評委合影

一場場爭分奪秒的企業陳述在進行,電解槽、復合隔膜、隔膜壓縮機等技術專業名詞,以及盈虧平衡點、市場占有率等商業用詞,都在企業與評委們的交流與對話不斷重複出現、並得以解答。

當最後一場項目路演落幕,2023氫能專精特新創業大賽的首場預賽正式完滿結束。本次大賽為氫能產業搭建了探討產業未來的交流平台,通過「創新驅動」戰略,共同見證了中國氫能創新生態力量的誕生。

- THE END -

圖文來源於中國氫能聯盟及網絡公開渠道

責編 | 盧常佳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2a7cea011acd329734beb7c8bc51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