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毛爺爺親自安排進軍委工作,官至副總理,5個孩子成就如何?

2023-06-02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他被毛爺爺親自安排進軍委工作,官至副總理,5個孩子成就如何?

1970年,毛爺爺發現中央辦事組有被腐壞分子控制的跡象,再不加以約束,恐怕會釀成大禍,於是毛爺爺便選拔了一批忠心於黨的幹部,安排進辦事組裡,其中最特殊的當屬紀登奎,別人都是軍職出身,就他一個是行政出身,對軍事一竅不通,毛爺爺安排他進軍委,到底有什麼意圖?

紀登奎是抗戰爆發那一年參加革命的,次年加入黨組織,先後在山東、山西、河北的根據地任職,解放戰爭時,他一直在河南工作,一邊動員群眾支援華北的解放軍與敵人周旋,一邊指派地方部隊打擊土匪,保境安民。建國後的1951年,他第一次見毛爺爺,當時毛爺爺正乘專列南巡,途徑許昌,臨時起意要聽許昌地委的幹部彙報工作。

紀登奎當時正好在宣傳部門工作,平時能說會道,地委書記便讓他去見毛爺爺。紀簡明扼要的向毛爺爺彙報了許昌的相關情況,包括水土氣候、風土人情、糧食產量等等。毛爺爺靜靜聽著,待他說完之後,又問了他一些個人問題,他一一如實回答,並就一些曾經犯下的錯誤向毛爺爺道歉。毛爺爺是很欣賞敢於認錯的幹部的,因此對紀登奎的印象很好。當年5月,在毛爺爺的關懷下,他參加了中央的一次工作會,並受到表彰,僅僅1個星期之後,他便被任命為許昌地委一把手,那時他才只有28歲。

往後的十幾年裡,毛爺爺每次路過河南,都要見紀一面,聽他彙報工作,和他長談好幾個小時,對他也越發信任和喜愛,稱他是自己的「老朋友」。當然,毛爺爺也曾召見過其他的幹部彙報工作,比如信陽的路憲文,但他語言組織能力很差,經常說著說著就跑題了,這讓毛爺爺很是不悅,往往跟他待半個小時就要差他離開。

50年代末,工農業生產上的「左」蔓延全國,各地普遍存在過濾性報告產量的情況,黨中央對此毫不知情,沒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結果差點釀成大禍。紀登奎還是比較有辦法的,他一方面做「面子工程」,與其他地市保持產能數據上的一致,以免影響隊伍內部的團結,一方面想方設法在私下調撥糧食賑災,挽救飢腸轆轆的老百姓,陳雲同志得知此事後,又向毛爺爺彙報,這使得毛爺爺對紀登奎的好印象又加深了幾分。

動盪時期,他進入河南省委工作,1969年被選為中央委員,同時也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一開始,紀是不願意接受這項任命的,他覺得自己能力比較平庸,不足以擔此大任。毛爺爺則表示,誰都是從一竅不通到樣樣精通的,可以慢慢學嘛!毛爺爺話都說到這裡了,他再拒絕就有些不合時宜了,於是去國務院向周總理報道。

1970年,毛爺爺注意到軍委形勢敏感,腐壞分子幾乎要將軍委辦事組「霸占」了,毛爺爺為了以防萬一,便將李德生、紀登奎安排進去,分散權力,同時又讓紀去擔任北京軍區政委。事實證明,毛爺爺此舉是極為正確的,紀雖然不懂在軍事上是個「門外漢」,但他對黨是非常忠心的,任職期間一直兢兢業業的保護黨中央和毛爺爺,堅決和腐壞分子做鬥爭。

913事件之後,毛爺爺甚至一度有過培養紀登奎做下一代領導人的想法,但後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此事最終又沒下文了,但毛爺爺始終沒有減少對他的厚愛,一直都將他安排在重要崗位任職。1980年,他主動申請離休,1988年因病去世。

紀與妻子育有5個孩子,長子曾在軍校就讀,退伍後在一家國企工作,1989年進入社科院擔任中層幹部;大女兒青年時曾進入部隊服役,期間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華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某事業單位工作。次子、二女兒和小女兒先後去了美國留學深造,三人結伴在異國他鄉打拚闖蕩,現在也都小有所成。

紀登奎是做實事的幹部,他從來不會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他的仕途都是他靠著雙手拼搏來的。在動盪時期,他一直堅定的站在黨中央與毛爺爺一側,與腐壞分子頑強鬥爭著,極力維護著社會的安定,保護老同志的安全。動蕩平息,國家重回正軌之後,他不慕榮利、急流勇退,將國家交給下一代青年人治理,自己則退居幕後,這種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66549c2c7d6317ed4fad33dae27d1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