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市一處工廠的泡菜池內,人們發現了一頭長相怪異的大型野獸,這一野生動物體型碩大,身上的毛髮為淡金色,看起來身體壯如牛,臉像駝鹿,背脊像棕熊,尾巴像羊,角像角馬,後肢傾斜像鬣狗,大家也都說不準這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
後來經專家辨認,這是一頭秦嶺羚牛,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野生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與大熊貓、朱䴉、金絲猴合稱為「秦嶺四寶」。
初步估計,闖入十堰一處工廠泡菜池中的羚牛,身高在一米二左右,這個「大傢伙」是怎麼來到泡菜池的呢?
根據監控顯示,它先是藏在了工地地下室,後來又從圍欄的缺口逃落至食品公司的泡菜池裡。
工作人員在想辦法將羚牛從池子裡救出來的時候,先是製作了簡易的水桶,打算吸引它的注意力,沒想到性格暴躁的羚牛幾下就將水桶撞爛了。
後來人們花了4天的時間,製作了專門用來誘捕的鐵籠,最終才成功將羚牛救起。
似牛非牛,似羊非羊,外號「六不像」
羚牛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從外形上看,它具備了多種動物的特徵,但是又不完全一樣,組合起來,就成了獨一無二的羚牛形象。
正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樣,羚牛具備了牛、駝鹿、棕熊、羊、角馬、鬣狗這6種動物的特徵,所以羚牛的外號就叫「六不像」,比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的「四不像」麋鹿還多了兩種。
從大體上看,羚牛身上的特徵更像牛、羊多一些,它也的確是牛科、羊亞科里的物種。
羚牛體型粗壯,成年之後體重能達到300千克,在當今華南虎已經野外消失的情況下,在野外,憑藉這樣的體重,羚牛基本上沒有天敵。
由於羚牛有多個亞種,所以生活在不同地區的羚牛,身上的毛髮所呈現出來的顏色也有一定的差異。
大致呈現這麼一個規律:由南至北,毛色逐漸變淺,所以個人認為,秦嶺的羚牛是4種羚牛(貢山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秦嶺羚牛)裡面顏值最高的,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
性格暴躁,是秦嶺「頭號凶獸」
與其他牛科動物一樣,羚牛也是吃素的,它不挑食,基本上是能夠到嘴邊的植物,幾乎都吃。
根據研究,羚牛能取食的植物最少有100多種,最高可達300多種。到了秋季,果實成熟了,羚牛還會加大取食水果、漿果的比例。
除了吃植物性質的食物之外,羚牛還喜愛舐食岩鹽、硝鹽等,以獲取鹽分,所以林中含鹽較多的地方,一般是羚牛的聚集地,迫於它的實力與「牛脾氣」,其他有蹄類動物不敢靠近。
雖然是一種食草動物,但是羚牛性格極其暴躁,富有攻擊性。尤其是處於發情期的雄性羚牛,攻擊性更強。
大多數羚牛傷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雄性羚牛居多。《成都商報》2008年有篇報道,提到了隨著羚牛的數量越來越多,它們傷人的事件也越來越頻繁發生,單單是過去的十年間,秦嶺羚牛傷人的事件就達到了150起,造成了20多人死亡。
由於羚牛兇猛,頻繁攻擊人,加上當地又沒有老虎,所以它們就成了秦嶺地區的「頭號凶獸」。
肆意改造環境,大熊貓都怕了它
羚牛一般棲息於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高山森林、草甸地帶等是它們經常出沒的地方。在秦嶺地區,羚牛與大熊貓的棲息地存在大量重疊,研究發現,羚牛對大熊貓的生存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14年的時候,曾救助過一隻名叫「坪坪」的大熊貓。當時「坪坪」腹部受傷了,有一道長達4厘米的傷口,起初懷疑是黃喉貂所為,但經過專家辨認之後,感覺又不像。
同時也不像是大熊貓貪玩爬樹從樹上摔下來撞到岩石或樹枝上造成的,思來想去,人們猜測,很有可能是羚牛造成的。羚牛暴躁,而且長有尖銳的獸角,確實有可能戳傷大熊貓。
相對於羚牛直接攻擊大熊貓而言,它們對大熊貓的危害,更多地體現在環境的改造上面。
羚牛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喜歡用樹幹打磨自己的獸角,尤其是處於發情期的雄獸,會將自己的獸角打磨得十分光滑尖銳,以便在求偶競爭中獲得優勢。
羚牛的這一行為,導致大樹受損,容易發生蟲害,導致林中許多大型喬木攔腰截斷。大熊貓喜歡有較多大型喬木且竹子長勢良好的森林,不喜歡倒木眾多的森林,而羚牛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將環境往大熊貓不喜歡的方向改造。
大熊貓是公認的交配難的物種,它們是獨居的動物,在發情期來臨時,雌雄之間依賴信息交流。
大熊貓通常會在樹幹上進行氣味標記,而羚牛的「磨角」行為,無疑是將大熊貓標記的氣味擦除了,從而影響到大熊貓個體之間的交流。
面對這樣兇悍的龐然大物,大熊貓也是怕了,所以在其生境內,會主動進行避讓,受羚牛影響,大熊貓極有可能往更高海拔的山區上走。
羚牛的兇悍是出了名的,比如在2019年5月份的時候,漢中市一羚牛誤闖人類活動區域,造成了兩死兩傷。
野生動物闖入人類活動區域,精神會高度緊張,從而更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就如在泡菜池中的這頭羚牛一樣,即便被困住了,依舊十分兇猛,富有攻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