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那麼大,可能存在比地球還大的生物嗎?

2023-05-17     魅力科學君

原標題:宇宙那麼大,可能存在比地球還大的生物嗎?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地球還大的生物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並沒有確定的答案,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畢竟宇宙那麼大,什麼樣的事物都是有可能存在的。所以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假設宇宙中真的存在比地球還大的生物,那它們會是什麼樣的生命形式。

正如我們所知,地球上的物質基本上都是呈現出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狀態,但或許你不知道的是,在可觀測宇宙中,這三種狀態的物質所占的比例其實是非常少的,而真正占絕大多數的物質狀態,其實是等離子態,根據科學家的估算,等離子態物質在可觀測宇宙的普通物質中所占的比例高達99%以上(註:不含暗物質和暗能量)。

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個合理的推測,即:如果等離子體物質能夠成為構成某種生物的物質基礎,那它們的體型就可以非常巨大,甚至比地球還大,畢竟宇宙中的等離子體物質是如此之多,更容易形成龐大的結構。

有意思的是,過去的一些研究表明,等離子體物質似乎真有演化出生命的可能。

比如說在2003年的時候,一個由庫薩大學物理學家梅爾斯.桑杜洛維休(Mircea Sanduloviciu)帶領的研究團隊就發現,等離子體物質可以形成高度有序的自髮結構。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一個充滿了等離子體物質的容器內放置了兩個電極,並在電極之間施加高電壓,研究人員發現,在強電場的作用下,等離子體物質會自發地形成多個球狀結構,並且每個球狀結構都可分為內外兩層,其內層是帶正電荷的離子,外層則是負電荷的電子。

進一步研究表明,在特定的電壓下,這種球狀結構還可以通過吸收外界的物質來「生長」,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們居然可以分成兩個,就像細胞分裂一樣,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球狀結構之間似乎還可以通過電磁波互相傳遞信息,進而以特定的頻率一起振動。

除此之外,在2014年的時候,一個由馬普學會地外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格雷戈爾.莫菲爾(Gregor.Morfill)帶的研究團隊還有另一個發現。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由氬和氧構成的等離子體置入封閉容器中,並在其中加入微米級的聚合物粒子,研究人員發現,在加入了特定的電場之後,容器中的粒子能夠自組織成絲狀結構,根據研究人員的觀察,這些絲狀結構是由粒子之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共同形成,具備一定的彈性和穩定性,這與我們常見的生物細胞中的細胞骨架有類似之處。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絲狀結構之間會互相吸引並纏繞,有時會形成一種雙螺旋結構,而這種結桂綸鎂就具備信息編碼的可能(因為我們地球生物的DNA就是與之類似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絲狀結構相互吸引纏繞的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不穩定的結構會瓦解,只會留下那些穩定的結構,這似乎表現出了進化的特性。

可以看到,這些研究都表明了在一定條件下,等離子體物質能夠形成具有生命必要特性的結構,據此我們可以認為,等離子體具備演化出生命的潛力。

那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等離子體生物」,那它們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於這個問題,有研究者提出猜測稱,「等離子體生物」可能沒有固定的外觀,它們可能會以一種「流動」的方式存在於高溫或強磁場的環境之中,並通過吸收或釋放電磁輻射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活動,這與我們碳基生物完全不同。

需要知道的是,宇宙中的等離子體物質分布得非常廣泛,除了恆星之外,各式各樣的星雲之中也存在著大量的等離子體物質,而星雲的直徑動輒就是以光年計,所以我們不難想像出,如果在這些星雲中真的演化出了「等離子體生物」,那它們的「體型」就可以非常巨大,出現比地球還大的「等離子體生物」也不是不可能。當然了,這只是一種推測,所以大家看看就成,不必當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5f27920cee42cfc84d66d079930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