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似乎「病」了。
近日,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布《2022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中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477.89億元,同比下降1.8%,為20年來首次下降!
不僅遊戲廠商的收入降低、玩家沒有那麼願意氪金了,同時,玩家的數量也開始減少了:從去年上半年的666.57億人,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665.69億人。換句話說:至少80多萬人覺得國游不好玩,徹底棄坑了所有遊戲。
近期,遊戲行業內的負面消息也是接連不斷。
遊戲大廠頻繁裁員,屢屢衝上熱搜;騰訊旗下的多款遊戲宣布停運。各個網際網路頭部大廠各種「降本增效」的操作,都儼然向外界傳達出一副要勒緊腰帶過冬的架勢。
就光鵝廠來說,最近2個月就停運了多款產品,包括《秦時明月世界》《掌上WeGame》《文明大爆炸》《超級萌寵新版》《征服與霸業》,其中不乏超級大IP作品。當初打疆土的時候有多火熱,寒冬來臨時就有多悽慘。
遊戲行業究竟怎麼了?
誠然,有很多客觀因素,諸如經濟大盤的形式,影響了遊戲行業的發展。但網易旗下的《逆水寒》手游多次公開發文,認為遊戲行業沒落的主要原因在開發者自己墨守成規、不思進取。
《逆水寒》手游首先炮轟了鵝廠代理的某款韓國手游,上線不到兩個月就徹底涼涼,完全是浪費國內玩家的熱情期待。
《逆水寒》手游開發組還總結了其「暴死」的八大癥結。其中包括「夢回2000年的掛機」、「區別對待國服玩家」、「逼氪」、「逼肝」、「UI混亂」、「粗暴移植畫面崩盤」、「不尊重劇情」、「怪異的中西風格嫁接」。
在這些問題通通出現的情況下,遊戲行業「開倒車」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現在都2022年了,玩家的遊戲審美早就提升很多了,依然做落後於時代的陳舊玩法套路,是完全無法打動現在的玩家的。
不僅日常怒噴友商遊戲,《逆水寒》手游甚至拿自家遊戲開刀,開始「自己噴自己」。
他們認為《逆水寒》端游開發組犯下了低估神豪氪金的熱情和創造力的錯誤,在王思聰等神豪豪擲千金、不計成本收購裝備的情況下,神豪裝備進度大大超越策劃的預期,導致給外界留下了「呼吸都要錢」的刻板印象。
即使後續努力降低物價,讓遊戲體驗變好,但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難以扭轉。
逆水寒手游認為:唯有顛覆、自我革命,才能拯救整個MMO,進而振興整個遊戲行業。
首先就是做到「不肝不氪」,拒絕玩遊戲像上班一樣;
其次就是限制裝備屬性的上下限,氪佬就算花再多錢,就算王思聰和PDD來了,也不可能1打2;
然後就是刪除所有無聊套路,專注打造一個具有沉浸感的開放世界,表示要學習《塞爾達》《原神》《大表哥》《老頭環》在內的所有優秀遊戲。
目前《逆水寒》手游尚未進行開放測試,但已經積累了非常高的熱度,官網預約量已經突破800萬大關。
但他們是真的能顛覆行業,給行業帶來新的活力,還是僅僅在空喊口號,後續測試時方可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