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葡萄幼果膨大期管理技術要點

2022-04-28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5月葡萄幼果膨大期管理技術要點

葡萄漿果生長發育期,包括幼果迅速膨大期、硬核期、漿果第二次膨大期、漿果成熟期,而幼果迅速膨大期是這一生育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時期,對當年的葡萄產量和質量有著重大影響。

此期應重點抓好以下管理枝術措施的落實:

一、定穗、疏果

有條件的園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幼果自然生理落果以後,抓好定穗、疏果工作。疏果,根據果粒大小,分時進行,5—7天內完成,疏去不能正常發育的小果,保證果穗的整齊美觀。早疏有利於果粒膨大。工序上應先整穗型疏去小穗軸,然後疏果粒,兩項工序分開實施。疏果時,應用疏果剪,不宜用指甲掐。

疏果後,使整個果穗呈鬆散狀態。果穗鬆散的品種,只需疏去較密的若干果粒和小果粒即可。坐果性好、著果緊密的品種和生理落果前採用激素處理保果的葡萄園,應在坐果後、果粒大小分明時立即進行重疏果,方法上採取條疏和數粒疏果相結合方法,即縱向條疏,間距2—5毫米,然後數粒一起疏果。有些品種需連續疏果2—3次,先疏去小果粒,果粒較密的暫不疏去,果實膨大過程中,再疏去小果粒。

諾帥螯合鈣250ml/瓶 增加果實硬度減少裂果改善質感提高抗逆性

二、科學合理地使用膨大劑

四倍體品種疏果後,應浸蘸膨大劑進行膨大處理,無核品種可浸低濃度赤黴素。膨大劑、赤黴素的使用濃度按照說明書要求,並根據不同品種和試驗情況來決定。有核歐亞種葡萄不宜使用膨大劑、赤黴素。

三、果穗套袋

為減少病害發生、防止農藥使用對果穗造成的污染,應大力提倡和推廣果穗套袋。果穗套袋應在疏果和浸穗後及時進行。套袋前應用好一次內吸性殺菌劑,用藥後抓緊套袋。

套袋前藥劑的選擇,應考慮病蟲害的防治點,對於紅地球葡萄,套袋前的防治重點為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鏈格孢菌;對於巨峰系列葡萄套袋前的防治重點為炭疽病、白腐病、鏈格孢菌。不管氣候、葡萄品種,套袋前都必須採取措施,並且要兼顧霜霉病的防治。

不同品系的品種對果袋透光率的要求有所差異。因此,套袋要根據品種、栽培方式、架式等因素,選用合適果袋。歐美雜種葡萄,葡萄著色時需要大量的散射光,多數巨峰系品種果穗套袋,袋內散射光充足,對果穗著色影響不明顯,對果袋透光率要求較低,故一般木漿紙袋均可適用。

歐亞種葡萄著色時需要大量直射光,在果袋選擇時,應選透光率較好的果袋。美人指,在南方地區栽培,上色較難,而且極易產生灼傷,因此應選用使果實易著色,又能防止日灼的果袋。栽培方式上,大棚和避雨栽培,光照強度減弱,影響果實著色,但日灼較輕,選用果袋應選擇透光度較好的果袋。

四、使用好追肥

果實膨大需要足夠的營養,在幼果膨大前期,每畝根部追施5公斤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或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葉面噴磷酸二氫鉀,防止裂果。

五、加強以控水為重點的田間管理

此期田間管理主要是控水、中耕除草、摘心和去副梢。控制水分是此期管理工作的重點。土壤過分乾旱、缺水,影響果實的膨大和植株的生長;土壤水分過足,容易引起爛根。因此,天氣乾旱時,要及時灌溉抗旱,但切忌漫灌。遇連續陰雨,應及時排水降漬。

同時,要抓好摘心、去副梢,適當控制營養生長,以利於集中營養供應果實的生長發育;及時綁縛新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和田間小氣候,以利於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長和漿果的發育。

坐果後,應加強枝蔓管理,控制頂端新梢生長,使養分集中到果穗上。此期進行2—3次摘心。摘心時期,分別在坐果後、果實開始膨大、硬核後期進行。肥水較足,長勢旺的品種,在2次摘心期間再摘一次心。

摘心程度:坐果後的一次,頂端發出副梢6—7葉留5葉摘心,長勢旺的品種和葡萄園留3—4葉摘心;長勢弱的品種和葡萄園在頂端副梢尚未達到5葉時,即微摘心。硬核後期的一次摘心:頂端副梢留3—5葉摘心。

副梢處理:花序以下的副梢,在第一次摘心時即抹除;花序以上的副梢,頂端先留2個副梢,其餘的副梢陸續分批抹除,不能一次抹除,否則要逼頂端冬芽萌發。抹副梢時是否留葉要視品種而定,一般品種留1葉摘心,大葉型品種可不留葉,花芽分化不好的品種可留2葉摘心,增加枝蔓營養結累,有利於花芽分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55a8f0e6c5a4d8218ed520eb502f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