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卡達電視台報道,以色列軍隊對加沙最大的難民營「賈巴利亞」發動襲擊,導致難民營附近的住宅樓被徹底摧毀,由此造成數百人傷亡。
該軍事行動迅速在國際上引發強烈批評。對此,美國媒體CNN通過視頻方式採訪了以色列國防軍的2位發言人,質疑以色列國防部明知那是一個安置了11萬人的難民營,以色列為何還要在那裡投下重磅炸彈。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赫克特就表示,此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消滅藏身在難民營附近的哈馬斯高級官員,但是不是真的存在,以色列也沒有提供切實可靠的證據。
除此之外,在難民死傷慘重的問題上,赫克特則是遮遮掩掩,強調所謂的「平民死亡本身就是戰爭的悲劇」,還稱以色列曾向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發出警告,要求他們立即向南撤離,並且給出過充足的時間,是他們自己不走。
另外相較於赫克特還遮遮掩掩,以色列國防軍另一位發言人孔里庫斯的表態無疑更加直接,揚言將賈巴利亞稱為「難民營」本身就是一種不恰當的說法,更準確的說法這依舊是哈馬斯控制下的巴勒斯坦人的永久性住所。因此,以色列國防軍針對「高價值目標」的打擊行動是正當的、合法的。
對於以色列方面傲慢且漠視巴勒斯坦平民生命、不把人當人看的解釋,國際社會難以接受。聯合國就表示以色列的轟炸之舉,可能已觸犯「戰爭罪」。同時中俄等國也明確表態譴責襲擊難民營的舉動。
同時,阿拉伯世界也迅速發聲譴責以色列國防軍針對難民的襲擊行動,約旦直接宣布撤回駐以大使,該國也成為繼玻利維亞宣布斷交,哥倫比亞和智利相繼召回駐以大使後,又一個國家在外交領域對以色列展開反擊。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一輪巴以衝突與以往有著本質的不同,而且從以色列的種種行動來看,很可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借著打擊哈馬斯的口號逼迫巴勒斯坦人民向南遷移至西奈半島,從而順利控制整個加薩走廊,實現對整個巴勒斯坦的完全控制,將兩國問題變成以色列的「內政」。
以色列不顧國際輿論的譴責,為什麼還要頂著壓力對加薩走廊平民進行無差別襲擊?只有一個原因,因為對加薩走廊平民的襲擊帶來的正面收益要比受到譴責的負面收益更高,否則以色列不會看不清其中的利益關係。
對平民無差別襲擊能夠帶來何種收益?那就是造成恐慌情緒,加快加薩走廊平民向埃及西奈半島的轉移速度,這樣以色列就可以在肅清哈馬斯後,實現對加沙的實際占領,通俗點解釋就是「留地不留人」。
實際上在以色列的國家戰略中,控制加薩走廊將能證明以色列國家戰略的成功,這也是以色列國家戰略的最低限度,即建立一個血統純正的猶太國家。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現在以色列之所以絲毫不顧及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執意對加薩走廊平民和難民展開無差別攻擊,以色列說這是全力打擊哈馬斯的結果,但實際上是在為以色列更高的國家戰略服務。在這一條主線任務中,巴勒斯坦多少平民罹難亦或是有多少來自國際上的口水吐在以色列身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色列能否實現這個國家戰略目標。
這也是美國多次對以色列表示不希望以軍控制加沙的原因,美國深知以色列的野心所在,基於盟友和其他因素,美國不得不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但若以色列侵占控制加沙,不僅會導致國際社會激烈反對,周邊阿拉伯國家也會按捺不住對以色列發動攻擊,這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希望中東保持一定的混亂,方便其介入控制,但中東爆發大戰則會導致地區秩序的崩壞,美國到時候不論幫哪一方,都不會是最有利於美國的選擇。
就現在的巴以局勢而已,若阿拉伯國家不聯手對以色列發起軍事行動,那麼困守「孤城」的哈馬斯被以軍消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對加薩走廊的控制,則要看以色列的野心究竟有多大,是否能頂住來自各方的壓力了。
最後有句話說得好世上不是誰強誰就有理,公道自在人心。我國這個月正式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介紹中方對本月安理會工作有何考慮時,就說了加沙局勢是本月安理會議程上最重要的工作,同時中方將主持公道、推動停火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