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助力企業開復工,這場發布會傳遞重要信號!

2020-02-19     曲江新區


2月19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西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通報我市聯防聯控工作最新情況和企業開復工情況。



新增確診患者1例

疫情呈現波動下降趨勢


據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劉順智介紹,截至2月19日8時,全市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18例,累計治癒出院40例,新增確診患者1例,仍在各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救治78例(市八院19例、市胸科醫院31例、唐都醫院20例、交大一附院7例、交大二附院1例),其中危重型患者6人、其餘患者病情平穩。


劉順智表示,當前我市疫情呈現波動下降趨勢,主要是由於前期採取的嚴格管控措施,減少了人員的流動,降低了病毒在人群中擴散的可能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原則的有效實施,控制了傳染源,提高了治療效果,減少了密切接觸者的數量,也減少了二代病例的產生。對密切接觸者的嚴格摸排,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降低了三代病例發生的可能性。重點傳播場所的關閉及終末消毒,有效切斷了傳播鏈條。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離不開廣大市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市級部門紛紛出台各項舉措

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市發改委:

6大舉措,加快推進項目

復工和開工建設


(向上滑動瀏覽)


據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邢欣介紹,今年,我市確定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68個,其中,在建項目269個,年度計劃投資2650億元,截至1月底,已完成投資174.3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58%,前期儲備項目99個。


邢欣表示,下一步,市發改委將採取6大措施,加快推進項目復工和開工建設:


一是做好項目復工、開工服務保障。暢通人流、物流、供應鏈,幫助企業協調建築材料、防疫物資、員工返崗、辦理通行證件,打通市際、省際物流,協調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等。


二是簡化項目開復工辦理程序。各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接到企業復工方案、責任承諾書、防疫應急預案等措施後,要簡化項目開復工程序,儘快完成項目復工、開工手續辦理。


三是建立項目開復工快報制度。對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實行台帳管理和信息快報制度,精準掌握項目開復工過程中,需要省級、市級、區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具體問題,並予以協調推進。


四是統籌協調市行政審批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文化旅遊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有關單位,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理。


五是督促企業強化主體責任,落實防控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和員工健康安全。各項目責任單位及市級有關部門,要做好重點項目復工後的事中事後監管,指導幫助企業。


六是分級分批加快推進項目開復工建設。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對目前不具備復工、開工條件的項目抓好前期工作,具備復工、開工條件的項目儘快推進項目復工、開工建設。


市工信局:

堅持疫情防控和工業發展

兩手抓、兩不誤


(向上滑動瀏覽)


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初管介紹,目前全市有400多家企業復工生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復工生產企業整體運行平穩有序。


(一)大型企業有序復工復產。34戶大型工業企業已復工復產(占全部45戶大型工業企業的75.6%),產能逐步恢復,其中,陝汽、三星、西電等9戶百億企業已全部或部分開工生產。


(二)應急物資企業開足馬力生產。23戶應急物資保障企業累計生產消毒液4693.37噸,75%酒精127.08噸,基本滿足需求;累計生產口罩63.67萬片,防護服5.57萬套,全力彌補市場需求缺口。


(三)民生企業加大生產力度。銀橋公司、愛菊公司、米旗食品、邦淇公司、頂益公司等45戶春節期間連續生產或提前復工的民生類企業,基本保障了市場供給。


李初管說,市工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全力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主要圍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狠抓政策落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貫徹落實好國家工信部20條和省上22條政策措施,以及我市《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若干措施》21條,採取優化政務服務、緩繳社保費用、穩崗扶持補貼、加大信貸支持等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恢復生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全力促進應急企業加快生產。對23戶應急物資企業,繼續採取派出幹部「一對一」駐廠服務制度,全力協調解決問題。指導現有企業開足馬力、增加設備、擴大產能;鼓勵有條件企業積極轉產,生產應急物資,全力彌補市場需求缺口。


(三)有序推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按照市政府《關於強化復工生產企業防疫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指導企業做好復工準備,全力協調企業在復工中出現的用工短缺、配套不足、運輸不暢等實際困難。比如:對於無法返崗的職工,採取定量化公交、定量化長途(定車、定人、定點、定時)方式,接市內、省內偏遠地區以及省外職工返崗。又如:對於配套不足問題,採取協調原市內配套企業加快恢復生產、市外配套企業在當地企業積極配套的方式予以解決。再如:對運輸不暢問題,採取鼓勵有運輸車輛自提、協調部分物資公司車輛保障的方式進行解決。


(四)創新工作措施做到以豐補歉。鼓勵市場前景好、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加快生產;引導企業轉產擴能,彌補疫情造成的市場空白;鼓勵企業圍繞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積極研發新產品,完善產業鏈,補齊應急產品短板;協調企業加大本地產品配套,著力解決因疫情出現的外地配套件不能按時供應問題。


(五)多措並舉解決中小企業實際困難。針對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受疫情影響大、面臨資金緊張、復工難度大等實際困難和問題,通過減免中小企業房租、貸款貼息補助、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等方式,推動中小企業儘快恢復正常生產。


李初管表示,市工信局將堅持疫情防控和工業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全力幫助廣大企業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加快復工復產,促進全市工業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


市住建局:

三大方面助力全市建設項目

安全復工復產


(向上滑動瀏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住建局按照管行業就要管疫情防控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建築工地復工疫情防控「三六九」措施,並在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項目建設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據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市軌道交通建設辦公室主任苗寶明介紹,目前,全市有18個省、市重點項目春節未停工,有16家產值10億元以上的建築施工企業已開復工。


苗寶明表示,市住建局將從三大方面助力全市建設項目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一、有序推進服務項目開復工。一是全面梳理和列出開工復工項目清單,了解企業開復工計劃,在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按照「一項目一專班」的要求,指導企業有序、分類、分批向屬地政府申請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申請。二是對城市快速路、老舊小區改造、架空線落地等重點項目,指導責任單位合理安排工期,提前召集人員和籌備材料,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搶工期、抓進度。三是對涉及全市「十項重點工作」及「雙招雙引」項目,開闢綠色通道,推行「技術性預審查」「告知承諾制」「容缺受理制」「提前服務制」等制度,縮短項目審批時間,確保項目復工後,儘快進入施工階段。


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認真總結和運用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一是對十項重點工作和迎十四運項目,指導項目單位制定項目開復工保障方案、應急預案,鼓勵本地企業建設、本地人員施工的項目儘快開復工。二是指導督促建設單位,利用疫情過後恢復階段,逐步調整加快建設進度節奏,優化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效率,科學統籌人、材料、機械力量,在形象進度和拉動投資上趕超,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損失。三是督導各區縣按照年度計劃策劃包裝小城鎮建設項目,儘快完成美麗村莊連片建設的選點、方案編制等前期工作。


三、扶持服務企業做大做強。在落實好促進建築業企業「穩增長、擴投資、促發展」十條措施的基礎上,啟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評申獎勵工作,用實打實的舉措、硬對硬的兌現,扶持企業發展。一是堅持「一企一策」分類指導,建立轄區資質內建築業企業復工台帳,對全市73個重點監測建築業企業實施一對一服務,爭取全市資質內建築企業和建設項目早日開復工。二是指導服務95家預拌混凝土和22家預拌砂漿企業,制定開復工方案,分批次指導「兩類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三是對疫情防控期間開復工的項目納入勞保統籌範圍,對承建急難險重項目的建築施工企業進行補助,減輕企業負擔。四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市上確定的疫情防控大型項目和重點項目,勞保費用可暫緩、分批繳納。五是對受疫情影響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由企業申請可予以緩繳,緩繳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市人社局:

10條措施為企業用工需求、復工復產

保駕護航


市人社局黨組書記賈軼昊介紹,全市人社系統針對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機制,為28家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重點企業緊急招工487人。組織77場網絡招聘活動,1611家企業提供6.85萬個就業崗位。


賈軼昊說,為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我市還將出台10條措施,保障企業用工需求,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這10條措施具體內容詳見本次推送第一條。)


長按識別二維碼

回看本場發布會



來源:西安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509XXABjYh_GJGVRQ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