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了如何從商業模式畫布出發,搭建整體的流程體系,以及如何評估流程的成熟度。一起來看看,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主要介紹了如何從商業模式畫布出發,搭建整體的流程體系,以及如何評估流程的成熟度。一起來看看,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在之前的文章:
我們有談到,怎麼樣從商業模式,一步步到組織架構,應用架構,業務運作模型的。
今天我們來聊聊,怎麼從商業模式畫布一步步搭建整體的流程體系、如何評估流程的成熟度。
整體邏輯是:
我們從商業模式出發,宏觀上描述商業模式的運轉邏輯。
我們將商業模式進行拆解,畫出商業畫布。通過商業畫布,對我們的用戶群體是誰,滿足用戶什麼需求,給用戶提供什麼服務和價值,通過什麼渠道、方式去接觸用戶,重要的合作夥伴,成本,收益等就非常清晰了。
從商業模式中的價值主張、關鍵業務,我們進一步延伸出企業或項目的價值鏈。
如下圖為:
核心業務流程專注於業務的完成和實現——比如研發、採購、庫存、生產、營銷。
像是人員招聘、財務、等則是輔助業務運轉的,組織,控制等部分的工作,以及對業務的調研,戰略規劃等都需要處理,這些就是輔助及職能管理。
通過規整,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圖與核心價值鏈對應的核心流程與輔助流程,這是一級流程架構,或稱為總體流程架構圖。
以其中的業務及管理支撐流程架構具體如下:
我們根據一級流程架構,可以制定出一級流程清單:
我們將一級流程進行拆分,進一步細化,其架構如下如所示:
我們根據二級流程架構,可以梳理出二級流程清單:
我們進一步的拆分二級流程,比如說戰略制定這個流程,首先要進行戰略評估,然後進行戰略規劃制定。
這樣就把戰略制定這個二級流程拆分為了兩個三級流程,這兩個三級流程是歸屬於被拆分的二級流程的。
三級流程清單
我們在三級流程之後,可能還會有流程,一直到活動,任務層面。那我們可能就有四、五級流程。比如IPD集成產品開發。
我們逐步拆分,細化,流程的層級越來越細化,顆粒度越來越小,就得到如下的詳細流程清單:
我們進一步將流程的邊界和負責人,流程的重要程度、使用頻率、管理策略加上,則完整的流程清單如下:
由於流程架構圖沒有完全表達出三級流程之間的邏輯關聯,對於不熟悉一級流程全過程業務的人員來說,很難理解一級流程的內在邏輯。
進一步理順三級流程之間的關係,在流程架構圖的基礎上需要繪製流程視圖。
流程視圖為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提供了一份一級流程全景圖,類似於作戰地圖,有利於全局分析與系統方案設計,為一級端到端流程管理奠定基礎。
三級流程以下也可以進一步梳理,但是就太細了,整個流程視圖也非常複雜,看起來不那麼清晰,所以整體的流程視圖,到3級是比較合適的。
繪製方法如下:
我們以一個流程變革的流程為例子如下圖所示:
流程成熟度評估
優秀的流程可以給企業的成本、質量、速度和服務方面帶來顯著的改進,從而產生戰略優勢。
總的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流程的評估:
流程的直接影響因素影響具體流程,企業大環境則影響流程的可持續性,應對環境等方面變化之後的流程優化再造,對流程的整體影響程度。
1. 流程直接影響因素
流程設計(design)、流程員工(performers)、流程所有者(process ownership)、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和指標(metrics)。
流程能動因素著重於具體流程設計、執行和變更,具體如下所示:
2. 企業大環境
領導力(leadership)、文化(culture)、專業技能(expertise)和治理(governance)。
企業方面關注的是支持和維持這種變更,從而使其成為「正常的業務」或日常工作方式,具體如下所示:
通過對企業流程本身直接的影響因數和企業大環境影響因數的綜合評估,我們可以對企業內的流程進行評估,判斷流程是否成熟,並進行持續的優化。
專欄作家
Markzou,8年產品經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主要專注於本地生活、O2O、到家服務、新零售領域;曾任職於多家本地生活垂直領域頭部公司,具有豐富的本地生活行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