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國各地在9月份推出了多項的促進消費活動,例如「金秋購物節」等,重點在於推動汽車、家居等消費,但現在看來,效果並沒有比預期的好,有些地區甚至難以達到預期。
9月份全國的商品零售額增長率為4.6%,這一個增長率比8月份有所提升,其中最明顯的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幅度增長了27.7%。
不過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考慮,汽車屬於大宗消費,一個項目的大幅度增長,可能就掩蓋了很多其他項目的下跌。
顯而易見,大家對於消費降級依然存在比較大的顧慮。
就比如今年的中秋國慶長假期的旅遊收入,換個角度來看,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樂觀。
長假期間不管出遊人數還是旅遊收入,都出現了同比的大幅度增長,但這一個同比是與去年還處於疫情期間相比。
如果與2019年疫情之前相比呢?
2023年長假期的出遊人數為8.26億人次,2019年為7.82億人次,這一個數據超過了疫情之前,增長率4.1%。
與此同時,旅遊收入也比2019年增長了1.5%。
這裡就可以看到一個問題了,旅遊收入的增長率低於旅遊人次的增長率。顯然人均旅遊開支比2019年有所降低。
如果考慮到今年的長假期有8天,2019年的長假期只有7天,那麼平均每天的旅遊收入,其實也是負增長的。
02
第2個現象我們也需要關注,房地產行業的GDP下降了2.7%,這表明當前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低迷狀態,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持觀望態度。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的GDP總量卻出現了4.9%的增長。
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在房地產行業低迷的情況下,是什麼推動了我國GDP的增長?
長期以來,由於房價過高,我國消費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房價高企導致了人們購房壓力大,削弱了他們在其他領域的消費能力。
然而,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降低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包括加強調控政策、推動租購併舉等。
這些政策的實施有效地降低了房價,使得人們購房負擔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因此,隨著房價的下降,國內消費力逐漸釋放。消費成為拉動我國GDP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們開始更加注重改善生活品質,購買消費品、享受服務等,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以上2個現象,並不矛盾。
一方面消費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但另一方面消費確實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我們需要保持耐心,不能就此放棄了拉動消費的努力,我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將越來越依賴於內需。
03
最近有一個好消息,各大銀行將存量貸款的利率下調了,這意味著老百姓將少支付一大筆利息,這部分節省下來的錢可以用於消費。
目前,我國的消費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尤其是服務性消費的占比不斷提高。
根據數據顯示,服務性消費占比已經高達46.1%,今年前三個季度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2%。而在國慶假期期間,旅遊收入更是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
過去,拉動國家GDP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房地產、投資和出口。然而,現在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比例已經高達了83.2%,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已經成功轉換。
這一轉變對於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過去依賴房地產市場的增長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而現在消費的崛起為我國經濟提供了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增長動力。
這一轉型也反映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升級和轉型。
以服務性消費為主導的經濟模式更加注重人民群眾的需求和福祉,推動了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和占比的提高,我國經濟將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的福祉。
綜合來看,消費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確實正在緩慢的增長;房地產低迷沒有明顯的改善,但卻可能反而推動消費增長;房貸壓力的減少,導致消費的潛力在增加。這三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某一個地方,而是在全國各地都出現了。
因此對於即將到來的2024年,我們不應該過於悲觀,緊日子很有可能正在慢慢遠去。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