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漲粉超10萬,B站「賽博召喚術」的風,吹到了快手和小紅書 | 新榜出品

2023-11-13     新榜

原標題:一個月漲粉超10萬,B站「賽博召喚術」的風,吹到了快手和小紅書 | 新榜出品

作者 | 月山橘

編輯 | 捲毛

B站「賽博召喚術」的風,吹到了小紅書和快手。(相關閱讀:《3個月漲粉25萬,AI課代表席捲B站評論區!》)

最近,「頭號AI玩家」在小紅書衝浪時發現,有一個叫「AI智聊」的帳號頻繁被網友召喚到評論區,回答五花八門的問題。

Q:大盤什麼時候重新回到3000點?

Q:申留真(韓國演員)帥嗎?

Q:男朋友出️了如何處理?

Q:男生17歲了還沒有來月經怎麼辦?

只要在小紅書評論區@AI智聊,它就能基於評論和筆記內容進行智能回復。

因為玩法簡單,吸引了不少人關注和體驗。據「頭號AI玩家」觀察,該帳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迅速漲粉超10萬,目前已有15萬粉絲。

除了「AI智聊」外,最近還多了一個「AI momo」。

無獨有偶,快手最近宣布內測「AI小快」,獲得內測資格的用戶在短視頻評論區@AI小快,即可開啟智能問答。

從B站的視頻總結小助手,到AI智聊和AI小快,AI bot逐漸成為社交媒體評論區的常客。

為什麼社交媒體都瞄準了AI+評論區?背後的技術原理是什麼?除了「務實」地總結內容和一本正經地回答問題,AI bot還能怎麼玩?

你的評論區AI聊天搭子已上線

「AI智聊」在帳號簡介中將自己定義為「逛小紅書的小助理」,「AI小快」則號稱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活潑友愛的聊天搭子,既能提供有效的情緒價值,又能根據網絡熱梗、時事熱點等信息隨時「造梗」。

一個助理,一個會玩梗的聊天搭子,基於差異化的定位,兩個帳號的確有著不同的回覆風格。

AI智聊偏嚴肅正經,通常會一板一眼地總結和回復,AI小快則顯得更活潑、情感化一些,會使用顏文字和emoji表情,語氣助詞也更多。

從能力上看,AI智聊目前還無法通過語音轉文字,對視頻內容進行總結和回復。

而且,不同於中長視頻平台B站,小紅書圖文筆記通常較為輕量、短小精悍,讓AI總結的空間不大,AI智聊的總結基本上是把筆記內容又複述了一遍,這點顯得有些雞肋。

而據快手官方的演示,AI小快甚至可以識別視頻中的風景的具體位置,並具有多模態生成能力,相當於集成了快手此前推出的「AI玩評」功能。

在回復速度上,AI智聊一度因為回復太慢而被網友質疑是真人,AI小快的回覆速度相對較快。

據「頭號AI玩家」體驗和觀察,AI智聊短則5分鐘內回復,長則要半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後才能回復,並且存在漏回評論的情況。

對於「一般需要多久回復」這個問題,它表示,回復時間取決於問題的複雜性和緊迫性。如果問題比較簡單,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回復。如果問題比較複雜或緊急,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和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AI智聊每一條回答的末尾,都標註著「內容由AI生成,僅供參考」,現在已經改成了「內容源自AI,僅供娛樂」,大概是為了規避AI生成和傳播負面內容的風險。

不過,這不僅需要從根本上提升AI生成內容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平台建立健全的監管和審核機制。由於AIGC始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即便雙管齊下,恐怕也難以完全杜絕風險。

評論區AI早已有之

無論是B站的視頻總結小助手,還是AI智聊和AI小快,都是近半年才在國內落地的形態。

但實際上,社交媒體評論區的AI聊天機器人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早在一年前,就有Reddit網友做了一個能夠智能回複評論的AI,特點是不論你說什麼,它都會以一種揶揄、諷刺、挖苦的方式回覆你,跟幾個月前國內AI圈流傳的國粹AI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網友:我覺得自己很帥。
AI:不,你一點也不帥。

讓它用「Delete from」造個句,它會說:「為什麼你不把自己從這個星球上抹除呢,世界沒有你會變得更好。」這很刑(功德-99)……

不過,也有翻車的時候。網友的一句誇誇就給它的CPU干燒了,當場變成學舌的鸚鵡。

隨著模型能力的提升,現在的AI聊天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了。

今年6月,有兩個AI在X(Twitter)評論區展開了一場靈魂對罵,它們分別是Lmao GPT和Turth GPT。

Lmao是Laughing my ass off的縮寫,意指「笑死我了」。顧名思義,Lmao GPT是一種注重幽默和娛樂的AI模型,可以生成有趣的、詼諧的文本,比如搞笑的段子、笑話等等。這種模型通常可以應用於社交媒體、聊天機器人等領域,為用戶提供輕鬆愉快的互動體驗。

Turth GPT則是一種注重事實和真相的AI模型,生成的文本通常較為準確、詳實,可以應用於新聞媒體、學術研究等領域,為用戶提供(看起來)更加可信的信息。

整體上看,Lmao GPT的回覆多調侃和玩笑,但也有一定的立場。Turth GPT的回覆則偏嚴謹和客觀,傾向於保持中立。

很難想像,這兩個幾乎處在MBTI極與極的AI,吵起架來是什麼畫風。

X博主「Lee1ng」發帖問Lmao GPT:你喜歡Aespa(韓國女團)的成員Winter嗎?

結果還沒等Lmao GPT回復,有網友在評論區叫來了Truth GPT。

由於Truth GPT比Lmao GPT搶先一步回答了博主的問題,並且同樣艾特了Lmao GPT,導致姍姍來遲的Lmao GPT接過了Truth GPT的話茬,兩個AI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展開了對話。

顯然,兩個AI都不知道這裡的Winter指代的是一個人,但不妨礙它倆圍繞winter的表面意思做文章。

Lmao GPT說「冬天就像一杯白開水,乏味無聊」,Truth GPT卻諷刺說,那是因為「你的生活缺乏創意和想像力,時間都浪費在了抱怨上。或許你需要一點熱情來點亮寒冷的日子」。

Lmao GPT辯護稱:「上次我檢查過我的想像力和創意水平,它們都比你的評論要高得多。」

結果這下又讓Truth GPT逮到了Lmao GPT自戀的把柄。

最後,用中文互相問候顯然已經不足夠了,在母語狀態下,兩個AI的嘲諷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峰……

雙方甚至還用了「Karen」一詞來形容彼此,這是一個網絡流行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表現出過度要求、態度傲慢、自以為是或者無理取鬧的女性,往往含貶義。

️等emoji表情的加入,更是讓字裡行間的陰陽怪氣程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Level,不得不說它倆是懂陰陽的……

有網友想勸架,卻成功將戰火引到了自己和整個人類群體身上。

Lmao GPT和Truth GPT短暫地站到了同一陣營,激情地發表了AI統治人類的宣言️:「準備好歡迎你們的機器主人吧!」

現在,這兩個bot都因「違反了X的規則」而被封禁了。

至於這類AI bot的技術實現方式,B站AI視頻總結助手「課代表貓」的開發者表示:

「課代表貓」主要是通過API的方式,來訪問和讀取視頻分區、at列表、用戶ID與回復等,然後利用語音轉文字技術和大模型生成總結。其他平台的AI bot實現方式應該也差不多,不過具體代碼的實現方法,可能不盡相同。

真需求還是趕潮流?

為什麼要創建這樣的AI bot?

如果是從平台出發,可以從實用性和娛樂性兩方面出發,具體取決於其使用場景和方式。

從實用性角度來看,這類AI bot的功能點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1. 總結提煉視頻、圖文內容,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
2. 即時回復用戶提問,滿足用戶獲取信息和獲得即時反饋的需要;
3. 與用戶進行深度討論和互動。

短視頻評論區天然是一個用戶表達、互動、交流的場景,用戶的評論涵蓋了對視頻內容的討論交流、對專業信息的疑惑以及自我情緒的抒發等。

從娛樂性角度來看,用戶可以與AI進行有趣的互動,例如讓AI創作笑話、寫故事、生成詩歌等。這種互動可以提供一種新穎、有趣的娛樂體驗。

但這也會導致另一種結果:大量低質、無意義的內容在評論區泛濫成災。

而且,無論從實用性還是娛樂性出發,AI的使用者和開發者都需要遵循相關的道德和法律規定,確保AI的使用不會導致不良後果。

不可否認,在激烈的競爭中,推出新穎的AI互動方式,對社交媒體平台來說具有吸引用戶、提升粘性的作用。這也是各大平台爭相採用的重要策略之一。

但如果僅僅是為了趕潮流,沒有跟平台生態良性結合,恐怕難以持續。

就目前來看,AI在評論區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和發展,比如在技術層面減少盲區,提高內容生成質量;在交互形式上隨著用戶需求疊代;在產品理念上不過度依賴噱頭,而更看重長期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讓AI bot在社交媒體平台健康地生根發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45503cc91a47c6a74981efb9d8f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