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中師比旅大,師長卻不能指揮旅長?這其中關係是怎樣的?

2022-08-16     一耿歷史

原標題:部隊中師比旅大,師長卻不能指揮旅長?這其中關係是怎樣的?

小時候應該都下過軍旗,雙方從司令最大開始一直到下屬的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工兵等等,按照順序是從大到小的關係,這也是我們小時候最早普及的軍隊知識和常識,從大小關係來看,師長是比旅長要高一級的單位首長,對於比自己小的下屬旅一級的單位,應該是有指揮的權力的。

我們也一直以為,部隊其實就是按照這樣設置的,但實際上呢,部隊中每個單位的設定,都是根據戰場的實際要求來決定的,在全世界範圍內,有關部隊的設定都是符合當前國家的需求,這就出現了我們所說的師長不能指揮旅長的情況。

部隊中旅一級的單位,最早是西方國家開始這樣設置的,中國古代雖然也有旅一級設置,但是與現代軍事上的「旅」還不一樣,古代的旅是以500人為一隊,首長統稱為是旅帥,但是在現代軍事中,旅其實是有些尷尬的軍事單位,因為旅並不是屬於常設單位,一般默認師以下其實是團一級的作戰單位。

尤其是在晚清末年到民國初年,旅一級的單位通常都很混亂,大革命時期國民革命軍中就不設旅一級的作戰單位,直到大革命失敗以後,軍閥部隊之中的旅一級單位才逐漸的冒出來,每個軍隊旅的設置也不相同,如果按照三三制的原則,一般是軍下轄三個師,師下轄三個旅,但也有部分的部隊是下轄兩個旅,一般都是一些雜牌部。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統一戰線,紅軍改編成的八路軍,旅就是作為師的下轄作戰單位,每個師都含兩個旅,這個時候的旅是被默認為比師小的單位。由於民國年間的部隊制度混亂,隨著解放戰爭時期過去以後,我國的現代化軍隊建設也加快了不少,對於部隊之中常設的單位也進行了細緻的劃分,而我國旅的設置也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變化。

建國以後,除了空軍是以旅為單位設置部隊,其他部隊都是師旅混合,有些軍下轄師,有些軍下轄旅,也有師旅混合的部隊單位,而隨著現代化軍事建設的加快,旅一級的單位逐漸凸顯重要的作戰任務,一部分師改為旅一級的單位,一開始也只是針對一些作戰能力不強的單位,人員配備不齊全的單位,做針對性的改變。

但新時期的師改旅已經和過去有所不同,而是為了精兵簡政,保留部隊之中最精銳的力量,而現如今師改旅的改革還沒有進行完,因此還有不少的師級別的單位,所以其實這樣解釋大家也能夠清楚了,在新時期的部隊中,師和旅其實是沒有隸屬關係的,因此也不存在誰指揮誰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43a4a2c3bd50f8b96f811f188a561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