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2月28日 · 從九景衢鐵路到衢九鐵路

2022-12-28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12月28日 · 從九景衢鐵路到衢九鐵路

2017年12月28日,九景衢鐵路開通運營。

九景衢鐵路通車運營 圖源:新華網

2017年12月28日,九景衢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九景衢鐵路西起江西省九江市,往東經景德鎮、婺源,浙江省常山,抵達衢州市,全長334公里,設九江、湖口、都昌、鄱陽、景德鎮北、婺源、德興東、開化、常山、衢州等10個車站,運營時速200公里。鐵路於2014年1月開工建設,2017年8月開始聯調聯試。開通初期將安排旅客列車18對。

九景衢鐵路開通運營後,西與北京至九龍、武漢至九江、合肥至九江、銅陵至九江鐵路銜接,東與滬昆鐵路、建設中的衢州至寧德鐵路連通,沿途與皖贛鐵路、阜陽至景德鎮鐵路交匯,形成華中及西南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又一條鐵路便捷通道。

資料來源:新華網

九景衢鐵路客運站點示意圖 圖源:新華網

九景衢鐵路的開通,對景德鎮的意義遠大於九江,這也是它未採用兩端點城市簡稱的命名習慣,而在九江和衢州之間加入了「景」字的原因。

先來說九景衢鐵路的建設歷史。2004年1月,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正式提出九江—景德鎮—衢州鐵路,年末該鐵路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

2004至2007年間,浙江方面因工業發展需求,建設了衢州到常山的衢常鐵路,但僅開通貨運業務。

2009年11月,設計時速200公里的九景衢鐵路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2013年12月9日,婺源段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1月22日浙江段開工。2017年4月24日,九景衢鐵路正線完成鋪軌貫通。12月28日,九景衢鐵路正式通車運營。

2017年12月12日,行駛在九景衢鐵路鄱陽湖特大橋上的動車組 圖源:新華社,攝影:胡國林

對於浙江來說,九景衢鐵路打通了浙西的一個對外出口,開化縣結束不通火車的歷史,常山也首次開通客運列車,方便了兩地居民的出行。對於江西來說,九景衢鐵路的意義更加重大,它結束了都昌、鄱陽兩縣無鐵路的歷史。

鄱陽縣面積約為4100平方千米,全省排第二(第一是九江修水縣),常住人口約120萬人,全省排第三(排名一、二的是南昌縣和青山湖區)。在2021年人口普查之前,鄱陽縣一直是全省人口第一大縣。

都昌站通車儀式 圖源:快懂百科

都昌縣面積約為28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58萬人。其人口數在九江排第二(第一為修水縣)。都昌的人口密度曾經很高,是江西外出打工的最大縣之一,由於很多人移居外地,這些年來都昌的人口一直在下降。有都昌的朋友告訴我,在國家進行生育限制的那些年,都昌的人口數據並不可靠,存在著較嚴重的瞞報情況,實際人口遠超過戶籍登記數。

九景衢鐵路的開通,結束了這兩個人口大縣「地無寸鐵」的歷史。鐵路開通後的第一年,都昌縣日均開行28趟列車,全年累計發送旅客42萬人次。

這條鐵路使景德鎮終於有了動車。交通一直是阻礙贛東北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之前的高速公路建設卓有成效,但鐵路發展近乎停滯。穿越景德鎮的皖贛鐵路(蕪湖至鷹潭),歷史特別悠久(始建於1905年),修建歷史長達80年,鐵路在江西段是單軌,且長期未能進行升級改造。這條鐵路堪稱慢速之王,坐火車到黃山旅遊還不如搭乘磚機(運磚的拖拉機)。

景德鎮北站 筆者攝於2022年1月

九景衢鐵路開通後,環鄱陽湖動車圈得以建成,九江也有了到景德鎮的動車。景德鎮北站離城市中心不太遠,距離陶溪川文創街區不到7公里,坐車十幾分鐘就能到。筆者今年年初走過一趟,的確比過去方便舒適得多。

以前景德鎮坐火車到南昌要5個小時,如今時間縮短一半不止。景德鎮到九江一小時多點,九江到南昌時間也差不多,合計約2.5小時。

九景衢沿線有廬山、鄱陽湖、景德鎮、婺源等江南最優質的旅遊景點,通過鐵路的串聯,構成了贛東北名山、名湖、名城、名村的旅遊「黃金」大景區。鐵路的開通,極大地助力於江西旅遊的發展。

圖源:中央政府網

搞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九景衢鐵路被改為衢九鐵路。在它開通之日,國務院網站上新聞寫的是「九景衢」,在它開通一年後,新華社的文章也依然稱其為「九景衢」。然而,筆者查詢後發現,浙江方面的新聞一直將這條鐵路稱為「衢九」,2018年1月8日的《浙江工人日報》專版上,寫的就是「衢九鐵路」。也就是說,無論你們怎麼叫,我們浙江人就是稱它為「衢九」,最後,還是浙江人說了算了。

改名的理由是什麼?筆者沒查到明確的說法。應當說「景」加進去並不好,雖然鐵路對景德鎮很重要。這就好比京漢鐵路(清代的北京到漢口鐵路),主體在河南,但也不應該稱為京豫漢。以三個字為鐵路名,不符合大眾習慣,雖然國內也有,但很少。

《浙江工人日報》2018年1月8日

如果調整名稱,為什麼不叫「九衢」而是「衢九」?有一種說法是,基於運行技術調度的原因,為了方便上海到武漢、川渝的車次未來改走這條線後不換車次號(上行線路上的車次用單號,下行雙號)。這種說法相當沒有說服力,上下行相反的有的是,比如昌九、昌贛,一南一北兩個方向,都是「昌」打頭。

中國鐵路的命名規則很簡單,誰大誰在前面。九江、衢州都是地級市,行政級別相同。2021年,全國大中城市GDP排名,九江第72名,位居江西第3;衢州第165名,位居浙江第9。如此說來,當然應該是九衢。然而,浙江省在全國排第4,江西省排第15。如此說來,當然是衢九。

有錢就可以任性。咱們窮,認了唄。

九景衢鐵路改名為衢九鐵路,意見最大的是景德鎮人,九江人根本不在意,咱們習慣了。京九(京九鐵路本就是北京到九江)、昌九(南昌—九江)、武九(武漢—九江)、合九(合肥—九江),那些城市比咱們高,當然可以排前面。還有安九高鐵、銅九鐵路,安慶和銅陵可不如九江,想排前面就讓它們去。

這就是我比較喜歡九江人的地方,沒那么小肚雞腸,鐵路通自己家,有好處就行,要名分又能怎麼樣?GDP排名165,難道名字放前面就能升到65?

後記:又寫了一條鐵路,也是為了輕鬆點。這病真是邪門,恢復得太慢了,每天坐在電腦前,精神卻很難專注,真是太痛苦了……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