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押題作文 2022年語文高考作文題目

2023-04-01     王振燁

原標題:2022高考押題作文 2022年語文高考作文題目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在上午就考完了語文,語文的作文題目也都披露出來了。相信很多高中老師和語文界的專家都在考試前押題了,不過由於作文的特殊性,隨機性,能夠壓到題目的可能性還是不大。不過大致的方向,大致的作文文體,很多老師還是能夠猜出一些。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吧。

這是全國新高考I卷的作文題,這道作文題的主要內容就是「本手」,「妙手」,「俗手」這三個圍棋上的專業術語。不過這並不是考察同學們對於圍棋的了解,在題目中,就對這三個詞語進行分析。通過對專業術語的解釋,能夠看出這是在說基礎和創新的關係。

題目意在讓同學們明白要學會打牢自身基礎,不要急於創新而忽視了基礎,只有基礎打牢才能夠實現突破,提升。在學習和做其他事情時,要避免不切實際的創新,只有基礎打牢了,才能夠提升創新的成功率。

這是比較淺顯,同學們容易想到的切入點,可能同學們還有其他的奇思妙想,這要等到滿分作文出來時才能夠知曉。對於這段材料,可以看出寫議論文和記敘文都是不錯的選擇。寫議論文的話,要抓住基礎和創新的辯證分析。寫記敘文則是可以寫自身經歷或者見聞的故事,也是圍繞基礎和創新展開,言之有理即可。

這是全國新高考II卷的作文題目,在材料中,有科學家,攝影家,建築家三種人,他們都選擇了自己熱愛的行業,也選擇了事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從而展示出開啟未來的力量。在他們的話中,也都提到了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未來,他們也將面對人生的選擇,也將會去創新發展,在創造自己美好未來的同時,為國家的未來儘自己的一份力。

對於這段材料,核心內容是現代青年與時代的聯繫,寫議論文固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個人覺得寫記敘文會更加出彩。畢竟在考場中的孩子就是材料中能夠開創未來的青年,對此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通過親身經歷以及見聞,夾敘夾議,就能夠寫出佳作。

這道作文題與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題目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浙江卷作文題目的材料中,重點詞眼就是「青年」,「創新」,給出的三個事例也都是新時代浙江青年的創新發展。中心思想就是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如何發展自己。寫記敘文和議論文都可以。

這是全國甲卷的作文題,這裡選用了四大名著《紅樓夢》中為修建好的大觀園裡面的亭子命名的情節。這個情節中先後給出了三個命名的建議。這三個命名實際時體現了,人們對於傳統文化在生活中應用的不同方式。

「翼然」取自於《醉翁亭記》,這象徵了直接引用傳統文化的直接引用,「瀉玉」是賈政和其他人根據詩句內容而化用出來的,最後採取的是賈寶玉的「沁芳」,這是一種創新,根據當時的場景,再結合傳統文化後,創作出來的。

從中能夠提煉出來的寫作核心思想,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創新,談談同學們自己的看法。

這段材料的話,相信寫記敘文會容易得多,能夠想到並且應用的論據也很豐富,這就要看同學們平時的積累了。當然,相信同學們也會有更多超出常人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

這是全國乙卷的作文題目,這道題看上去不難理解,就是圍繞我國先後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和2022年舉辦的冬奧會,談談同學們自己的看法。相信很多老師也押中了這道作文題,冬奧會剛過去不久,確實有很大的機率作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因此,在平時的作文練習中,想必也練過手,很多同學也是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篇作文沒有多少好說的,期待將來的滿分作文能夠體現出獨特的奧運風采,以及體現個人對於國家巨大變化的思考。

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題則是給出了兩個不同的題目。而且都是命題作文。其一是《學習今說》,題目中表達的中心思想也很明確,就是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論對於古今學習的看法,各類文體都適合。

其二是《在線》,即讓同學們談談在當前的環境下,對於線上的看法。這個題目寫記敘文比較合適,因為在當前的疫情下,很多事情都變成線上處理了,在生活中,同學們都是切實的經歷,根據自己的經歷來談談對線上生活的看法。

從北京卷的這兩個作文題,能夠看出,出題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繫得越來越密切了,這是一件好事,能夠讓同學們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從生活中感悟,收穫。

同樣,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題目的主題也指向了生活,所謂的「煙火氣」就是我們普通生活的寫照。當然,在題目中還提到了國家,說明家和國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體現了我們自古以來愛家愛國的思想,家和國都需要我們去珍惜,守護,奉獻,擔當。

對於這樣的材料寫議論文和記敘文都可以,不過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去嘗試嘗試散文,重點放在抒情上,對煙火氣這個概念進行延展,抒發自己對於家和國的感情。

綜上所述,就是今年高考作文題的全部了,不難看出,今年的作文出題都是越來越接近生活了,聚焦青年,聚焦時代,考察同學們對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思考。未來的出題趨勢也大抵是如此的,因此,對於還未進入高考考場的孩子來說,要更加重視生活,學會深入思考,用心去感受時代的變化,加深自己的使命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420f264d9e9858825225cd6688d50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