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做了30年班主任,我用這3招
讓學生愛上班級、自覺學習
作者|於潔
一直浸潤在友善的氛圍中,人的內心就會產生很大的愉悅感,哪怕學習生活很是勞累,也能做到累並快樂著。
於潔:所有的成功必定來自長期的熱愛與堅持
於潔:課比天大,不驚不擾——「靜下來」是教師的另一種修煉
我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做了30多年班主任。如果不是化學老師和我散步時無意中說的一句話提到「友善」,我還真沒有往「友善」這個詞語去想我的班級。
以往同事們對我們班級的評價大多是「班風班紀很好,學生對老師很好」。
快20年了,曾經和我搭班過的英語老師回想起她當年懷孕,我們班學生把她當國寶照顧時的情景,還會熱淚盈眶。
化學老師來自另一所學校,到我所在的這所學校輪崗一年,和我搭班。她說:「在我們班裡上課很舒服,心裡很寧靜,沒想到班級文化會有這麼大的作用。」
教室文化構建的內涵、價值和路徑
1
一間教室營造的美好生長環境
東西方向的教室,早晨朝陽刺眼,傍晚落日刺眼。如果拉上原有的厚窗簾,刺眼的光線是擋住了,但讓人心情很壓抑,藍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微微的秋風,良辰美景都無法享受。
因此,我自己裝配了白色的紗簾,既能擋住秋陽,又不遮擋美景。柔和的光線透進來,心一下子變得溫柔淡定了。
原本教室里除了課桌椅和講台幾乎啥也沒有,但想到學生都是讀初三的少年人了,多少有點小隱私(如女生的護理用品),我就定做了一排帶鎖的箱櫃,每人一格,藍色和明黃色相間,配合著課桌椅和講台邊一米多高的黃色向日葵裝飾,在白色地板和白色紗簾的映襯下,整個教室明亮雅潔。
學生說,去別的教室里考試後總想著趕緊回來,坐在其他教室里會很想念我們自己的教室。
我想,學生之所以想念,除了班級的色彩和諧明亮給人舒適感,還有這個教室處處散發著友善的氣息——
一抬頭,黑板左側就是一天的課表,當天的值日班長工工整整地填寫,方便學生看一眼就知道下一節是什麼課。
清早到教室,學習委員已經用1、2、3、4、5在黑板上羅列了要交的作業項目,學生只要按照這個次序,把作業本從我送給他們的每人一個的作業袋裡取出來放在桌子左上角,就會有相應的負責人來收走,不用自己交,更不用擔心作業本上交後不翼而飛。
每天早晨,學生在小紙片上解答完兩道數學方程式後,走到教室邊上的空置區,就會有英語小老師帶著他們朗讀當天要默寫的單詞和句子。
學生要是早晨急急忙忙來不及吃早飯,也不用著急,教室後面的柜子上有個臨時救急早餐箱,裡面有餅乾、麵包等各種食物,只管拿了吃,不用擔心吃光了會斷貨,家長們一個個會自覺接龍購買後送過來。
傍晚延時服務的最後20分鐘,時間開放,學生如果有不會做的題目,可以自由向同學請教。
如果傍晚放學時下雨,學生卻沒有帶傘,不用著急,一次性雨衣就放在走廊里等著他們取用,男孩黃色、女孩粉色。
下雨天,濕淋淋的傘怎麼處理,走廊一隅就是傘架,只管放進去。
學生要是不小心擦破了一點皮,盆景邊上的小籃子裡就有一次性創可貼,拿一片一貼就沒事啦。
之前疫情時期,口罩必不可少,萬一一個口罩污染了沒有多帶怎麼辦?箱柜上有備用口罩,上面還印著「弘毅」兩個字。
課間任課教師來找學生面批作業,不用低頭彎腰勞累,門外放著桌凳,師生篤定坐下來慢慢交流。
……
如果你是學生,是不是也會留戀這個班級處處散發的溫暖友好的氣息?我就是這樣的班主任,把自己讀書時夢想中班級的樣子搬到了現在的教室里。
如何締造一間完美的教室?——新教育「締造完美教室」的本質要素
如何締造完美的教室環境文化?
2
把接收到的友善投射出去
當一個學生生活在一個環境舒心、做事方便的教室里,他一定渴望身邊的那群人友善地接納他。
為了滿足學生這樣的內心需求,我設計了「每日一記」「任課老師誇誇你」「小夥伴幫幫你」「你的努力被看見」「盲袋忙拆」,只有學生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每日一記」是師生文字互動的載體,基本格式由我設計好後,交給網店印刷成漂亮的小冊子,學生人手一本,每本小冊子可以寫兩個月的日記。我每天都會閱讀每個學生的喜怒哀樂,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出現在「每日一記」的評語中。
「老師,我爸又喝醉酒了,又咳又吐,讓人擔心。他不喝酒的時候其實還挺好的,一喝酒就變了個人,見到狗都恨不得要和它打架,我要是說句啥,他就要罵我、打我。」學生委屈地向我傾訴。
「看得出,你還挺擔心你爸爸的,畢竟你爸爸人到中年了,喝酒傷身。下次你爸爸喝醉酒,你儘量在自己房間裡別出來,不要惹惱他,等他酒醒了再和他好好說話。」
我教她保護好自己。同時,我把女孩的前半段話「我爸又喝醉酒了,又咳又吐,讓人擔心。他不喝酒的時候其實還挺好的」用微信發給她爸爸,同時友善提醒:「你女兒很愛你哦,中年人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別讓孩子為你擔心呀。」對方不好意思地回復我:「謝謝老師!」
「任課老師誇誇你」主要是夸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在我設計的「誇誇紙」上,任課教師會書寫「默寫滿分,你的努力值得尊敬」「上課發言積極,緊跟老師」等鼓勵的話,並署名、蓋章,學生便開始比誰能集滿所有任課教師的「誇誇紙」。這些「誇誇紙」都被學生裝入教室走廊上每人一個的成長袋裡。
「小夥伴幫幫你」主要是利用班會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只要有學生在日記里傾訴煩惱,我都會將其設計成小夥伴一起來幫幫他的環節。如,小晨在日記里苦惱地告訴我:「成績越來越差了,周圍的人都在進步,我心裡很著急,其實我也想提高成績的,可是一團亂麻,不知道從哪裡做起。」我徵得小晨的同意,在班會上設計了「來幫幫小晨」的「你一句我一句」環節。學生朝夕相處,對小晨情況的了解遠遠超過教師。你看——
「小晨對我說,他每天回家都累得很,回到家吃了晚飯就睡覺。我在想,這一睡,等醒過來都要晚上八九點鐘了,再起來做作業,就會做到很晚,根本沒辦法認真完成,效率其實很低。而且睡得晚,第二天上課會打瞌睡,這樣就沒法認真聽,做作業當然就吃力了,這就是惡性循環。」
「小晨忙於應付作業,沒有認真完成口頭的朗讀、背誦,第二天默寫就很差,課間就要重新默寫,這樣自己就會很累,沒有學習的成就感。如果他複習好了,默寫滿分,那麼就算累也是很開心、很有成就感的。」
「小晨總覺得自己很糟糕,我覺得他不應該給自己負面暗示。他只要真的認真,還是可以做出一些題目的。」
……
小晨連連點頭,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真是一針見血,同學們的意見都很真誠,非常感謝他們。」
「你的努力被看見」這幾個字貼在教室外的牆壁上,那裡有全班每個學生的姓名貼,各科的默寫滿分紙,會被學生貼在自己的姓名貼位置上,有很多學生已經有了厚厚一沓,看著特別有成就感。任課教師有時也會去翻看,喊一聲:「某某,厲害呀,有這麼多滿分紙了呀!」走廊里來往的師生常常為這些滿分紙注目、駐足,也給了學生很大的榮譽感。
「盲袋忙拆」是學生特別喜歡的一件趣事。類似於糖果大小的一個盲袋,拆開來是一個指甲大小的「動物」,用學生的話來說是「丑萌丑萌的」「軟萌軟萌的」「可可愛愛的」。學生每次拆開盲袋都會得到一個驚喜。很多學生已經用滿分次數兌換了很多動物盲袋,家裡的書桌一角就是小小的「動物園」。
「老師,我抽到一個獨角獸!我查過了,獨角獸代表的是高貴純潔,是神話傳說里的生物。」「老師,我抽到的這隻貓和我們家養的真貓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個子小,這也太巧了吧!」「老師,我想考某某中學,聽說學校里有黑天鵝,沒想到我今天居然抽中了一隻黑天鵝!」
鄭英:看見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孤品
鄭英:孩子們的隱蔽痛點,我們是否懂得?
3
在和諧的環境中,分泌更多生長因子
教室環境能給予人安全感、舒適感,班級需要是有愛、有趣的群體氛圍,而班主任自身給予學生個體的友善同樣必不可少。
小焱在日記里說,自己因為口腔潰瘍,嘴巴喝水吃飯都有點痛。考慮到小焱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家裡和他一起生活的老人也年紀大了,我買了藥給他。小焱在第二天的日記里寫道:「一位老師能夠把學生無意中的一句話放在心上並專門買藥,我真的沒有想到。我不是個善於言語表達的人,可是我想說:老師,我愛您。」
小馬成績很差,我擔心他會氣餒厭學,就在日記里告訴他:「我覺得你腰板挺直,從來不彎腰駝背,就憑這一點,我就覺得你已經勝過很多男孩子了。一個身正的人,一定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所以我看好你,期待你。」第二天,小馬的日記本封面上多了一行字:「認真踏實過好每一天。」他也開始行動了,坐在他身邊的小傑說:「他像變了個人,居然開始認真上課了。」
小文是個「氣短」的女生,讀書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昨天還發狠說要努力,今天上課就偷偷吃東西、看小說。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厲聲批評,而是悄悄地找她談話:「你的日記我很喜歡看的,文字很有靈氣。我一直想好好培養你的寫作能力,可是你的很多功課都不行,我不敢占用你的時間。我心裡真的很想和你多聊聊寫作,我是把你當成一名才女的……」小文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我會這樣評價她、期待她。她後來說:「老師,我每次想要偷懶時,總會想起您說的『才女』兩個字,都不想偷懶了,我不能辜負它。」
……
放學時,我站在門邊,和學生揮手微笑說再見;走在路上手裡搬著東西時,學生跑過來說「老師,我來」;每次我喊一聲「我需要三個志願者幫忙搬東西」,班級里總會「高手林立」;其他班教師來借班上課,課後總會感慨「你的學生那麼熱情,拚命幫襯我把課上好。」
很多教師問我:「初三了,為什麼你們班學生每天都那麼陽光燦爛?」我想說:生活在友善的班集體里的孩子,一定是陽光燦爛的。
這個友善的班集體,確保了學生生理上的需求(如應急早餐)、安全上的需求(如沒有人欺凌)、感情上的需求(如「每日一記」里與教師的心靈溝通)、被尊重的需求(如教師、同學都盡力互相幫助,沒有諷刺、挖苦、打擊)、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我的努力被看見」)。
人在某一低層次的需求相對滿足後,就會向更高層次發展,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就成為發展的內驅力。
這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一直浸潤在友善的氛圍中,人的內心就會產生很大的愉悅感,哪怕學習生活很是勞累,也能做到累並快樂著。
來源|「於潔沙龍」微信公眾號原文刊發於《福建教育》、作者,於潔,江蘇省崑山市葛江中學。守望新教育。
教室文化構建的內涵、價值和路徑
新教育實驗的完美教室——匯聚偉大事物,呵護每個生命,擦亮每個日子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生命敘事集錦|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向上成長,向新而行,向世界開一朵屬於自己的花
營造書香校園|美文案例集錦——閱讀改變人生,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教師生命成長與專業發展美文案例合集——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特別推薦:新課標、新課改、新教法學習資料合集——仰望星空,守望田野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