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戰死於漢中之戰,劉備損失了哪些武將?說出來真是顏面盡失

2022-08-09     適應生活

原標題:夏侯淵戰死於漢中之戰,劉備損失了哪些武將?說出來真是顏面盡失

文:文史棧橋【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關注】

漢中之戰,是三國時期曹操和劉備為爭奪漢中而引發的的一場戰役,也是三國時期最為激烈的一場持久戰。在建安二十二年,由劉備首先拉開了漢中之戰的序幕,此次戰役一直持續了近兩年,到建安二十四年才結束。

劉備與孫權在建安十三年結盟之後,發動了赤壁之戰並大敗曹操,收復了荊州等地,並且進一步攻打蜀川一帶;而與此同時,曹操擊敗了關中聯軍,開始積極攻占張魯占據的漢中一地。然而漢中與蜀中相連接,曹操攻打漢中給蜀川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此時,司馬懿開始進諫曹操,勸說曹操攻打蜀中一帶,但是此時曹操後方卻發生了動亂,於是曹操決定讓張郃帶兵進攻巴西,而夏侯淵等人則繼續鎮守漢中一地。

建安二十年時 ,孫權與關羽發生矛盾,於是孫權派人偷襲關羽鎮守的荊州一地,而後劉備又派兵支援關羽。但是與此同時張郃已經帶兵攻占到巴西內部,於是劉備又開始與孫權求和,在張郃撤兵之後,黃權又建議劉備派兵攻打漢中。

為了占領漢中之地,打贏這場屬於二人最後的戰役,劉備戰勝則可以解當年煮酒之恨,曹操戰勝則能報當年侮辱之仇。

於是為了打贏這場持久戰,雙方都派出了自己手中的精兵精將,劉備一方五虎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也都被派上了戰場,而曹操也派出了徐晃、張郃等將領。

在長達近兩年的激烈的打殺之中,夏侯淵戰死疆場,而曹操也被迫撤兵,於是漢中之戰以劉備勝利而謝幕。

在贏得勝利之後,很多人都想讓劉備稱王,但是都被劉備一一謝絕。就連諸葛亮都認為劉備應該順從民意,繼承皇帝的位置,劉備卻始終認為他本就是漢朝的臣子,又怎麼能夠稱帝呢?這樣一來,豈不是想要造反嗎?

劉備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自己的軍隊也受到了很大的創傷,民不聊生,傷財損將,而且在之前攻打張郃的時候就已經消耗了劉備近一萬精兵,這還不包括諸葛亮從成都派出的救援部隊,所以此時的劉備其實心裡有著很大的顧慮。

由於之前張郃襲擊過劉備,但黃忠在之後殺的卻是夏侯淵,所以劉備得知時非常生氣說道:「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其實劉備是不滿黃忠僅僅是殺了夏侯淵,他認為張郃才是罪魁禍首,但是這讓我們不禁疑惑,張郃到底做了什麼,讓劉備如此懷恨在心?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張郃在漢中戰役中殺害了劉備的一個重要武將。那麼這個武將到底是誰,能夠讓劉備耿耿於懷?其實在漢中之戰中,劉備手下損失的武將,對劉備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之所以不願意稱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犧牲。

當時漢中之戰極其激烈,劉備手中的雷銅、吳蘭都戰死沙場。雷銅在漢中之戰被張郃殺死,其實最開始雷銅是劉璋的手下而後投奔於劉備,但是不幸的是剛投奔劉備不久便戰死了。雷銅的死,使劉備一時間失去了益州派系的擁護 ,對劉備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國志·曹林傳》中曾記載:「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

當時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派遣吳蘭作戰,但是由於劉備戰略上的錯誤判斷,導致吳蘭喪命於漢中之戰,且吳蘭和雷銅二人在投奔劉備之前都是劉璋的手下,一時間都喪了命,直接導致劉備無法與益州派系交代,進而也失去了他們的信任。

除此之外,其實由於劉備的錯誤判斷,使得吳蘭手下的另一名武將被曹洪所斬殺,由此一來,劉備便活生生的將三名將領都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事實上,由於劉備的個人原因,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犧牲。

其實在漢中之戰中,張飛和馬超性情都較為剛烈,而劉備卻讓二人同時作戰,這肯定會造成意氣用事而引發悲劇,但是劉備當時卻沒有意識到,所以說,劉備即使贏得了漢中之戰自己也受到了打擊,所以說談到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損失的武將,不得不讓他顏面盡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322f15f9d07c80ea91769c07eb992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