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普洱茶製作步驟全過程!

2022-04-09     生茶張

原標題:【圖文詳解】普洱茶製作步驟全過程!

普洱茶是雲南特有的地理標誌產品,以符合普洱茶產地環境條件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藝生產,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

普洱茶的製作過程中要經過鮮葉採摘、萎凋、殺青、揉捻、毛茶乾燥、蒸壓成型等過程,此文生茶張為你介紹的普洱茶的生產流程。

真正的雲南普洱茶,必須同時滿足4個條件:

一是原料出產範圍——雲南特有的;二是原料品種——雲南大葉種曬青茶;三是工藝——特定的加工工藝生產;四是品質——具有獨特的品質特徵。

1、鮮葉採摘

普洱茶的採茶季節分為春秋兩季,四月份的春茶品質最高。二十四節氣中立秋至白露這段時間採摘的為秋茶,又叫谷花茶或者白露茶。

普洱茶的採摘標準和其他茶類有些區別,我們平時所熟知的綠茶、紅茶以芽頭居多為上品。而普洱生茶的採摘標準以一芽二葉為主,普洱熟茶才會以芽頭為上品。

上山採茶的最佳時間為晴天的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為宜。因為此時茶樹的光合作用最強,內含物相對豐富。

採摘的原料沒有過多的露水,不會影響後期加工。

2、萎凋

普洱茶採摘完成後,要儘快背下山,因為如果在背簍中放置的時間過長茶葉自身會有發酵,在接下來的殺青後會產生紅邊現象,對口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把採摘的鮮葉均勻攤曬在竹蓆或者竹匾上。

攤晾萎凋只是物理變化,目的是揮發掉茶葉上所含的水分,也使茶葉變軟,利於下一步的殺青。

萎凋主要將鮮葉水分含量減低,可柔軟葉質與降低殺青溫度,同時揮發掉青草氣,利於發展茶香。

在旱季自然陰乾萎凋,在雨季則以熱風萎凋。

3、殺青

殺青,是普洱茶制茶關鍵工藝之一,即通過高溫的方式,破壞鮮葉中的氧化酶的活性,以抑制茶多酚氧化。

目前普洱茶的殺青很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統手工殺青,另一種是機器殺青。

主要方式為鍋炒或滾筒式,其溫度應該在攝氏180度以下,全程6分鐘左右,溫度與時間都需依實際投茶量、茶青嫩度、水分含量等等因素做調整。

完成後,正常茶青葉色由鮮綠轉為深綠或墨綠,殺青完後,仍是將茶葉攤涼,準備進行揉捻。

綠茶殺青目的在於停止發酵,而普洱茶則只需使發酵減緩速度。

殺青有幾個作用:

一是可以除去鮮葉的青草氣,促進茶葉香氣的形成;二是可以去除一部分水分,使葉片由硬變得柔軟;三是殺青還能夠使茶葉的內含物轉換為其所歸屬的茶類制茶所特有的品質。

4、揉捻

揉捻是普洱茶鮮葉殺青之後的製作工序,即藉助外力使茶菁成條,同時破壞茶鮮葉細胞組織,使茶葉內含物質附著於茶菁表面的過程。

揉捻需掌握「老葉熱揉、嫩葉冷揉、老葉重揉、嫩葉輕揉」的原則。就個人制茶的經驗來看,普洱茶需要重揉,而且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進行復揉。

而「復揉」的目的,實際上是對第一次「自然接種」的補充,目的是使普洱茶初級氧化完成得更為徹底。

普洱茶的揉捻工藝與成品茶品質關係緊密聯繫,不管是干茶成色,內質滋味、香氣、口感還是後期陳化都影響重大,只有根據茶鮮葉的老嫩等特點,掌握好揉捻的程度、輕重等更多的細節問題,才能造就一款高品質普洱茶。

5、毛茶乾燥(曬青毛茶)

利用陽光將揉捻後的茶菁攤開,曬至茶葉含水量約為百分之十左右;沒有陽光時也可用烘乾的方式處理,不過利用陽光曬乾的茶葉有其特殊的香味。

這是早期普洱茶味道特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以「曬乾而不能曬燥」為原則。

如果幹燥不完全,將會使茶青過度發酵,甚至可能發霉現象。乾燥完全的滇青毛茶,色墨綠或深綠,葉身較薄者為略帶黃綠色。此即俗稱「曬青毛茶」。

6、蒸壓成型

把曬乾的茶葉用蒸汽蒸濕,放在不同模具里壓成形,形成壓製成型有別於散茶的獨特香味。蒸壓前須測定每批預製茶含水率並計算確定稱茶量。

7、乾燥攤晾

將緊壓成型後的普洱茶攤開自然風乾,時間約2天,或是正反面日曬二小時後,再陰乾一天。

剛製成的茶品水分含量通常在9%以上,而在靜置存放二日左右後,水分含量會漸減(蒸發)到9%左右;但在自然環境存放後,茶品中的水分含量會隨環境變化而增減。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2eb2c6591aa348bdfca325b40e19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