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Jim博士探討「吳友平8」老師所在意的事情:何院士無資本背景

2023-02-19     作家方曉莉

原標題:與Jim博士探討「吳友平8」老師所在意的事情:何院士無資本背景

(來源:梨清璇,《與Jim博士探討「吳友平8」老師所在意的事情:何院士無資本背景》,本文已獲轉載權,感謝分享。)

昨日忽見「@吳友平8」老師與「@Jim博士」的對答,撇開Jim所說的「調侃」董宇輝(近來大家都知道,小董的確在新東方有他的魅力,也獲得了很多粉絲們的喜愛,他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以及「輝瑞新冠藥」等內容,可能有些觀點並非您所認同的,或者說是您認為,任何所言都需要證據,對於一切在您看來不足以擁有充分證據,甚至可能與您的理論或者調查所得相悖的言論,很難去予以苟同!

從這點上來說,您退出吳老師的「有文化的讀書人」小組是避免輿論干擾,雖不便於直接去說小組當中不同觀點,但也並不希望因此受到影響,而繼續在司馬南之事上,對一些做法,予以批評和指正!

事實上,您在本質上與吳老師是有相同之處的:那就是你們眼裡都揉不下一粒沙子,您的表現是在客觀證據!而吳老師的表現則是在於人,當然他也看客觀證據,但並不一定有很多時間都去看客觀證據,所以多數時候,他採取段子形式,提出自己看法。

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中立之人,其客觀性在於立場,別看他批評司馬南,他都是就事論事,而這一次您與他的觀點之所以發生衝突,其實並不在於他是惡劣的侮辱您……我相信這不是他本意。

而在於,可能您還沒理解您倆矛盾衝突在哪裡!

本人同時作為吳老師的粉絲和您的粉絲,不得不為吳老師說幾句話!

(吳老師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喜歡說段子。)

第一,吳老師他並不知道,「@張洪林醫學博士在頭條」(張老師)的文章是張博士自己親自動手寫,甚至在有些地方轉化格式當中,他因為不太會,也是別人幫忙……但實際上此後,他再自己編輯,包括艾特人等,此前也是不懂的,通過詢問他人幫助而得,可以看出,張博士不但這把歲數非常注重保養,喜歡運動,也很樂於接受年輕人的方式,去學習一些新事物和新觀點,他是能夠看到輿論之影響,受何院士之委託而站出來,毫無私心的,正如Jim博士的正本清源一樣,令人可敬!

(來源:張洪林醫學博士在頭條,《《何祚庥院士專業科研重要貢獻成果簡介》補註》)

(來源:張洪林醫學博士在頭條,《老頑童我特別喜歡與網爆攻擊我的網民調侃》)

但是,難道吳老師不值得支持嗎?他同樣很可敬!別看他雖然獲得的資料不多,但很多時候,即便客觀資料不足,他有的觀點是非常犀利,所以這是我們之所以認同那是他的段子的原因。既然是段子,一定有真有假……當然我不否認,當時意氣之爭,其實是有原因的!

吳老師提出兩點,一是您與「@德青觀察」天天打嘴仗!……其實那件事,我還真關注了。德青觀察當時的確有提及您「美分」(這顯然不符合事實,如果真的是美分,那只怕早就幫助司馬南了,因為這樣更方便去吸粉,另外在美國買其他小房子麼!但您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對方所言是自己「直播吃手機」:其實可以看出,別看德青觀察經常在說這類事情,其實他說的也不止您一個人,還有一大堆人,他天天表達看法的,但只有您一個人,去進行了實名舉報。

他當時表示「直播吃手機」:是用網民很喜歡的一個調侃,但由於他說您「美分」則對您是一種人身上的傷害,如果不是由於愛國,您也不會回來,所以您也很難過。

更不願意因為反對司馬南一些做法,尤其輿論當中論據不夠充分而導致他的粉絲蔓延,千篇一律謾罵,汙衊您是美分,1450或者270,而導致德青觀察也如此對您?您自然是實名舉報過了,但德青觀察我相信他肯定認為自己只是說出現象,你咋舉報了呢?……這跟其他大V一樣,但他可能沒意思到這對一個愛國者,尤其國外回來創業的愛國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根據Jim的主頁顯示,其人兩次實名舉報了德青觀察,不過第一次實名舉報和第二次實名舉報期間,是否又受到了什麼刺激?)

(德青觀察對比Jim博士的確提的不止兩條內容,但可能他的「直播吃手機」梗顯然並沒有讓Jim感受到他的幽默感,反而覺得說他美分是一種侮辱,於是將其實名舉報了。他認為這種做法涉嫌造謠。)

您在實名舉報後,的確不願意再去對德青觀察說什麼,而德青觀察被您舉報後,也深感惱怒……不知道是否覺得您過於較真了?……因為他本意也並不想直播吃手機,但沒想到您如此「較真」。他也感到很難過。

其實這裡我也想為德青觀察說幾句話,這個是真的比較少的話。

以我所見,德青觀察所批評的人和現象,數量之多,大V之眾是罕見,他在觀察一種社會現象,是他所見:但如果有跟他有相反意見,也可以直接提出來,如果沒時間,直接進行舉報,那將是德青觀察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觀德青觀察之頁面,曾被其人cue到的大V或者名人,分別有:@宋清輝、@嚴鋒、@京城老徐、孫寧不知道是不是說的「@Mr孫寧」、周波不知道是不是說的「@主持人周波」還是其他人、@蔡子博士說美國、、@馬光遠、@張維迎、#方舟子#、#徐思遠#、#王志安#、#張文宏#、@陶斯亮、@王小東說、@胡錫進、@儲殷、@黃日涵、@邵永靈、@何祚庥、@任澤平、Jim博士……等等。但目前只有Jim博士是可知的,由於被其人說成美分,直接實名舉報了。本來Jim博士排位很後面的,但沒想到他實名舉報您了,導致您開始將其排位置前。)

而您也的確並沒有和德青觀察天天打嘴仗,因為您實名舉報後,不願意再對德青觀察更多解釋。

而在吳老師那邊,其實我要說明的是,他與德青觀察一樣存在可能對您不了解的情況,對這件事一樣,他對何院士的事情,有些地方疏忽了,其實是缺乏一些信息所致,還望您諒解。

因為張洪林博士自己發文,而他是接受何院士委託去說明一下當時何院士所見,以及自己曾經的經歷,而何院士應該也是自己發的內容,但顯然由於並不如吳老師那樣嫻熟地運用手機,偶爾還會出現錯別字,被眾人所嘲笑,且發的內容不但少,並且會出現在司馬南支持者們所在陣營,跳進去解釋……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吳老師是由於不清楚張博士自己親自發文,且何院士應該也是自己發文但由於並不了解網絡輿論狀況,以及不太會操作手機所致,導致信息的疏漏,也導致吳老師在一些信息上的判斷缺乏,這是在所難免的一件事。

即便是年輕人查找信息,很多時候,也會信息疏漏的。

(來自張博士頭條)

第二點,則是何院士,是否是資本背景?並不是。

何院士並不反對中醫,而是反對偽中醫,在此前我一篇文章當中有提及。

(來源,梨清璇,《司馬南被何祚麻院士稱為「口力勞動者」後,張洪林博士予以解釋》)

且張洪林博士在何院士說司馬南「口力勞動者」後,後來張博士出來予以解釋,近期他的評論區一下湧入了一些看起來網絡「AI」痕跡比較明顯的群眾,有的賣力到一篇文章,當時評論區人數還不多,但對方一模一樣的話,發個五遍,到處懟人,其賣力之張狂,真是世所罕見!

(當然此前這類人就很賣力了,所以我們才會發現,這有點不太尋常。)

包括昨日,何院士在朋友圈又轉發了一篇文章,予以點評,之後,不知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張博士的評論區,在當時,本來「十幾個小時前」的評論,不多,這種情況下,流量慘澹,忽然之間,在朋友圈點評後,忽然之間來了大量對何院士進行攻擊性的言論,至今還能看到,一大批都是如此!

只要去對照一下就會發現,其時間之相隔,很難想像,能夠流量慘澹之下,忽然之間,來了大批專門說何院士「不是」的人!也是有點奇妙啊!

(昨天下午,何院士在朋友圈點評了一篇有關司馬南的文章。)

(這是發文時間,大概是張博士也不太懂得手機操作,一直在忙乎?……)

現在可以看到的是,當時發出去後,留言的人是很少的,今天能看到的記錄,是屬於「昨天」,但沒幾個。

(準確說,應該是十幾個小時前,已經沒什麼流量了。但為了保險起見,我說成是「大概十小時左右」。)

今天我們再過去看,一批言論都可以看出,其「專業性」是直指何院士的。

(這硬是將一個流量寡淡的文章,撐起了那麼多的「閱讀」和「評論」,且矛頭十分一致!那就是徹底否認何院士的貢獻!)

然後你可以看到一大片,專門針對何院士的理論,且顯得好像還很「專業」,但針對性特彆強的一批人的言論。

無怪乎張博士在那邊還置頂了評論,他居然連置頂也會了,這司馬南恩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可以看到張博士留言的時間,差不多也是那個時候。正是那波襲擊到來的時候。)

(這波襲擊,差不多是在何院士朋友圈點評後的事情。他是下午發的朋友圈。不知道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

當然,根據我們所知道的,當年張洪林博士轉化了司馬南後,將其從江湖偽氣功師變成反偽氣功師,不僅帶他參加每個月一次的聚會(反偽氣功團隊聚會),甚至到外面參加會議活動,他也要帶著司馬南去。

張博士給司馬南介紹了不少朋友,包括何院士在內!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張照片,大家都覺得,這張洪林博士也無非與司馬南平起平坐,而不會想到,司馬南是受張洪林博士提攜,是司馬南的恩人吧?……其實這張合影,最中間的是敬永祥先生,當時他是客人,所以張洪林博士將他安排在C位。

所以的確,張洪林博士是想方設法幫助司馬南,並且讓他出現在更多地方和場合,為反偽氣功作貢獻。)

所以,可以說,其實原本司馬南是一個江湖偽氣功師,按照Jim此前所提,他善於表演,有「尖刀抵喉開石」、「烈焰入口」、「口叼鋼車」、「口力碎香蕉」等……

而張博士看中司馬南的才華,其天縱之姿,因此將其轉化,並且吸收到自己的隊伍里來,介紹自己的朋友,期間,司馬南可能曾經還有些游移不定,猶豫,不知道是當時缺錢,還是有自己的一些顧慮,但最終被張博士被說服了!

但僅僅說服是不夠的,為了讓司馬南徹底走出泥潭,張博士不惜血本,開始介紹他進入自己隊伍,然後讓他去表演一番,然後自己再去說理論……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司馬南覺得我可以單幹?……

(來源:張洪林博士的網絡文章,《我轉化司馬南的故事》。
此文成稿於1996年,主要內容發在1996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正本清源 還氣功本來面目》書中,原標題為:「化敵為友司馬南」。
也可以從司馬南其他作品當中發現張博士如何轉化的一些痕跡,但更多在張博士此文中,可以看到當時一些過程。)

總而言之,即便張博士介紹他參加一些官方活動,也吸納他進入隊伍……但不知道為何,後來世人只知司馬南,而不知張洪林,以及其他當時官方付出的人,當時官方團隊的付出與官方支持的力度。

至於何院士,原本是張博士引薦給司馬南認識的,結果……忽然之間,在大家印象中,其人是由於司馬南而出名的,而張博士變成了蹭司馬南流量,跟何院士一樣想當「網紅」:沒有司馬南,哪有如今網民知道你們的邏輯?司馬南粉絲們紛紛予以攻訐。

至於于敏之說,也開始了,其實也很奇怪,咱普通人,老百姓有幾個知道于敏的?也好奇司馬南粉絲的學歷,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保持著全然的一致節奏,令人咋舌!

那麼,何院士到底是不是資本呢?

其實這裡,我也對Jim博士,說一句,何院士的確不是資本背景!

第一是何院士親自問其兒子求證,其兒子與聯想並無代理關係;

第二是項立剛的態度!項立剛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認為他是一個「刀口舔火」的人,別看滿臉風光,亦有心中說不出的苦楚!

他能力挺聯想,為何不力挺此時為聯想說話的何院士?……當然何院士所說,是他當時所見。

他為什麼這麼做?……很簡單,項立剛無利不起早!當有利益的時候,聯想柳傳志,是一個做實業的人,那年頭,做實業不簡單嘛!我也知道……雖然被網友罵出翔,但他的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那到了何院士,卻又是另外一番說話?可以看一下他的圖,為了表示公正,我將項立剛截圖與何院士當時所言一起發出來。

再來看何院士原本發言是怎麼樣的?……

其實項立剛從未改變,還是一貫「投機主義者」的方向。

何院士所說,是認為華為不能夠像當初于敏和自己一樣努力去做研究,一切從自己國家利益出發!但是華為那邊,他很擔心是直接拿來的數據,可能並不能夠經得起考驗!

所以想要反駁何院士,你可以就事論事的說,憑什麼華為做不到?……當然我們也不了解華為如今研究到了什麼程度,但並不是說,何院士在這件事上,他發表了意見就被必須被打成「反對華為」而「pua中國」之標籤,給他扣上這樣的帽子,你是在「pua」何院士了,以往「pua」粉絲而已……你不是讓你的粉絲們強迫接受你對聯想的一系列看法呢?如今還是一樣,無非是覺得華為或者你所提及的方向給你能夠帶來更大好處,忽然之間,聯想怎麼樣,你不必說麼,前面已經示好,但關鍵何院士,是沒有資本背景的,難道不是嗎?……

所以項立剛之說,也是立足於何院士他真的沒有資本背景。

否則何以給何院士扣上這麼大一頂帽子呢?

前面說過,何院士並非反中醫,而是偽中醫,這是我作為一名中醫愛好者,也看到許多現象是庸醫所為,也發現許多人,並不是真正關心病人的看法,否則,何以幸災樂禍呢?……真正的中醫,當他們發現有人家中病人由於中醫誤診而死亡,導致一輩子盯著中醫庸醫,偽中醫而憎恨之,他們內心是很痛心的。

真正的中醫急人所難,當發現你眼下有困難,更希望幫助解決下之境,因為中醫是仁慈的。

他不會幸災樂禍。

更不會無中生有,或者將本身何院士那樣遭遇的人,本身一個受害者,偽中醫受害者,渲染成一個毒瘤一般的人物。

真正的中醫永遠給人一線生機,因為他們知道天道所難,人道所及,他們也知道,世人所見,多為妄象,而妄象不可取也!

所以,這裡我鄭重告訴Jim博士以及「吳友平8」老師等人,何院士並無資本背景,否則以項立剛的作態,又何至於給他扣上「PUA 中國」的帽子呢?……即便聯想不敵華為,但何院士果真與聯想有說不清的關係,項立剛也絕對不會如此拂人面子!

因為這是他的投機之道!

所以,綜上所述,吳老師與Jim博士您的矛盾在於:吳老師由於何院士和張博士那邊信息疏忽所致,有的信息大家也不清楚,而導致網絡輿論信息複雜,而吳老師並不知道,張老師是自己親自發文,並且請教他人如何用頭條,而何院士應也是自己所發,所以內容偶有錯別字,甚至進入司馬南粉絲大營,為眾人所奚落!

他們對網絡的判定自然不如Jim博士和吳老師,如今緊跟司馬南上網形勢,他們也算瘋狂了一把,只不過面臨的代價也是巨大的,誰都知道,他們不會為了當網紅如此,否則當年不會那麼介紹司馬南與抬舉他。

他們的站出來,也是站在他們的層面,去說出他們的體會和想法,已經說成自己曾經經歷的故事。

至於項立剛給何院士扣的帽子,大可不必,一切以商業利益化為足,那良心又何在呢?……

任何事情,應該實事求是,全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討好別人,而對他人一些觀點性的看法進行節奏和帽子,這哪裡是正義人所為呢?……我之所以如此這麼說,在於我認為項立剛老師,即便喜歡投機利益,但內心多少,也是嚮往情懷的人!

所以此事過了。

而何院士並無資本背景,也不了解如今網絡輿論形勢,即便朋友圈進行點評,而張博士評論區依舊融入新軍,這些事情,又哪裡是他能夠抵抗得了的呢?但凡有一絲資本力量,也不至於如此無法招架。

至於司馬南所為,或者司馬南粉絲所為,我們並不曉得,但我可以認為的,那就是司馬南曾經接受了張博士以及何院士的恩情,即便今後觀點不同,各有其主,但做人、待事,還是良知為要。

畢竟在他們心目中,你從來是一個天真之人,而沒有將你定性成一個邪惡之人。

很多人會謾罵何院士,消遣張博士,但唯獨你司馬南不能,借他人之口,也不行。因為這違背了尊師重道之責。

且,即便他人存在過錯,包括恩師,一切也是就事論事,又哪裡是以輿論之立場,而無視於真相的節奏呢?……何院士與張博士至今也沒有直接再說你司馬南的不是,但難道不是一次又一次水軍一般的攻陷,令他們感到惶然若失嗎?

也許他們從未得到你的真心,所以他們的失望,在所難免。

而你司馬南畢竟憑藉張博士以及何院士,得以進入反偽科學介面,而被不少人認為與科學界人物掛鉤,而失去何院士之立場,你今後如何立足?……

切莫與方舟子一樣,重蹈覆轍!

以上所言,也是懇請Jim博士能夠考慮到,畢竟網絡形勢複雜,可求同存異,此外,吳老師與你之言,在不明白矛盾焦點的情形下,你們以彼此習慣的方式而傷害了彼此。

我希望你們能夠前嫌盡棄!

因為任何人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說話,但是,如果一個人忽略了矛盾焦點,那麼最後彼此都會傷害對方。

而這裡將矛盾焦點予以說明,希望能夠解開你們的疑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27c5b1a9d182664544609913f6a4d19.html



事實與人生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