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肝大王」被發現,並非酒,提醒:若想肝功好,2種食物要少吃

2022-08-06     金蘭中醫學社

原標題:「爛肝大王」被發現,並非酒,提醒:若想肝功好,2種食物要少吃

說到肝臟,它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其實是不言而喻的。

肝臟不僅能夠幫助將「侵入」體內的毒素進行分解並代謝排出,同時對於營養成分的吸收和利用,也能發揮很好的輔助作用。

然而肝臟卻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器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若忽略了對它的呵護,就可能會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受傷」。

而就飲食來說,若是我們養成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就會直接造成肝臟受損,因此,合理飲食,及時調整飲食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哪些食物,被人體攝入後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呢?

其實「爛肝大王」或並非酒,而是這2類食物,建議大家最好少吃。

1.泡發時間過長的木耳

木耳是許多人都喜歡吃的一類食物,它的功效也比較多,能夠幫助人體清除並排出體內的毒素,也正因如此,人們也將木耳形象地比喻為「人體的清道夫」,不僅如此,木耳所含有的營養成分也是十分豐富的。

但大家都知道,通常人們在食用木耳之前,都會先將木耳放在水中進行泡發,待其「膨脹」後再進行烹飪,可若想吃木耳吃得健康,那麼就一定要把握好泡發木耳的時長。

否則,木耳就很容易變成對身體健康有威脅性的「毒害物質」,一般來說,木耳泡發的時長最好不超過一個小時。

當然了,生活中還有不少人喜歡一次性泡很多木耳,然後儲存起來,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食用。

但其實這樣做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長期食用泡發過久的木耳,會增加木耳中毒害物質的滋生,尤其是一種名為米酵菌酸的物質,會使肝臟活性降低並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使肝臟功能出現紊亂,如果長期食用,是很容易使人體產生病變的。

2.受潮發霉的大米

一般來說,如果大米儲存的時間太長,或者其儲存環境比較陰暗潮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大米就容易出現長蟲、發霉的現象,並且還會生成一種致癌性極強的物質——黃麴黴毒素。

而這一毒素也被稱為是一級致癌物質,哪怕人體只是攝入了二十微克,也可能會增加人體發生肝癌的風險。

所以,若是大家在生活中發現,家裡的大米有霉變的情況,最好不要因為心疼而選擇清洗後接著食用,為了自身的健康,一定要立即丟掉,以免增加身體患癌的風險。

除此之外,大家在生活中也要學會留意一些身體上的細節,比如,若是經常出現小便顏色濃黃、牙齦頻繁出血,或者口腔臭味明顯等情況,那麼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這些情況或都與肝臟功能受損存在一定關聯,若能及早就醫檢查,或許就能夠儘快發現疾病,並及時開展治療。

【本圖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子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09db995fdc7b93d3fba889fabb2b0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