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為什麼給自己的五個徒弟都剃了光頭?

2020-09-27     包翠紅聊生活

原標題:釋迦摩尼為什麼給自己的五個徒弟都剃了光頭?

佛教起源於印度......好了,不廢話,先來說說和尚為什麼要剃光頭。

在佛教中,頭髮被認為是是煩惱和慾望,虛榮和感情,既然要出家就要斬掉這些感情和虛榮,慾望就更不能有了,佛教本來就是禁慾的教派,如此才能達到沒有「煩惱」的境界。

其實仔細想想,他們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我國早就有先賢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且把它寫進了詩中:「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可見只要有煩惱的事情總離不開頭髮,那「三千丈」的頭髮還不如說是三千丈的愁緒,當真是應該剪了,可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怎能說剪就剪?

佛家有這麼一種說法,據說釋迦摩尼給他五個徒弟講道的時候便將五個徒弟的頭髮給剪了,而且是親自操刀,不得不說釋迦摩尼確實有其不可一世的智慧,在「洗腦」的時候剪了別人頭髮,口說不行還要有實際行動,語言與動作相輔相成,更加能達到「洗腦」的效果。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具體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當時的印度教派林立,佛教也只是萬千「洗腦公司」里的一個,由於市場競爭過大,每個教派都是想破了腦袋來博別人的眼球,等等,腦袋?

此時有人靈光一閃,眼前靈光划過,宛如天邊流星,又如一顆明晃晃的腦袋,一個偉大的舉措已經在其腦海中成型,這個「項目」不但能夠達到博人眼球的效果,甚至連廣告費都能省了,而且不需要任何的投資,完全可以親自動手解決,如果成為會員甚至可以享受單人vip包廂剃頭的服務,從此光頭便成為了佛教的象徵,而且效果顯而易見,佛教帶著這份「時尚」很快便席捲全球,來到了一個位於東方的偉大國度。

佛教於漢朝傳入中國,又在唐朝發揚光大盛極一時,可以這麼說,印度人創造了佛教,中國人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可印度並沒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種說法,古代的中國卻不一樣。

可以想像佛教在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並不受人待見,為何到了唐朝盛極一時?有一種說法是由於武則天的政治原因,統治者發話了,底下的百姓莫敢不從,而且佛教確實有其一定的洗腦能力,當然不可否認其中的智慧。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出家的都是「方外」人士,他們區別於平常的百姓,往大了說就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往小了說就是不受世俗所管制的一種人,時間長了當和尚剃頭也就司空見慣了,沒人再去管和尚剪光頭是對是錯,就像沒人管他們念經是一個道理,因為它已經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樣,成為了一種意識形態,兩者已經達到了一種平行的高度,誰也不受誰的約束。

自古盛世出和尚,亂世出道士,其實中國的佛教是在道教影響下的另一種產物,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你真正了解印度佛教的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08GznQBLq-Ct6CZR_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