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2000年4月網際網路泡沫破滅、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及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之外,又一次快速回調10%的暴跌。
2月25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 (新華社記者 張墨成/圖)
疫情「黑天鵝」引發全球股市震盪。
2020年2月27日晚間,美國三大股指跌幅均超4%——道指跌近1200點、跌幅4.42%;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61%,創201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跌幅4.42%,自2019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3000點。
近4個交易日內(24日—27日),僅美股市值就蒸發了4.7萬億美元(約33萬億人民幣)。
歐洲股指同樣全線走低。北京時間27日晚間,德國DAX指數跌3.19%報12367.46點;法國CAC40指數跌3.32%報5495.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3.37%報6831.92點。
受外圍市場影響,2月28日,滬指也收跌3.7%,失守2900點。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在2月27日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IMF可能在下一次全球經濟展望中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上周六,IMF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還維持在3.3%左右(低去年0.1個百分點)。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表示,截至日內瓦時間27日早晨6點,中國境外共有44個國家出現總計3474例新冠肺炎病例,伊朗、義大利、韓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較為嚴重。譚德塞稱,現在中國以外地區才是最大擔憂。
繼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周四單邊向下的力量才真正「發威」。
據道瓊斯指數分析,北京時間2月27日,三大股指當天均創下歷史最大單日點數跌幅,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還創下了2011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標普500指數收盤較2月19日觸及的紀錄高位低12%,11個板塊全軍覆沒。房地產、科技和能源板塊跌幅均超5%,原先受疫情影響利好的醫療保健股和工業類股跌幅都超過3%。
據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的觀察,這是繼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2000年4月網際網路泡沫破滅、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及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之外,又一次快速回調10%的暴跌。
他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由於許多重倉股跌幅超過10%,許多大基金將被迫減持,以降低組合風險,並應對贖回的壓力,這個過程將導致連續超賣,而機器交易更加劇了拋壓。
糟糕的市場表現讓華爾街如臨大敵,避險情緒不斷升溫,恐慌指數VIX指數漲近30%,創2011年9月以來新高。VIX指數主要體現了市場拋售股票的速度。
一個明顯的跡象是,投資者們正逃離股票這類風險資產,湧向了美國長期國債。最新數據顯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下1.3%的歷史新低。
巨額的交易量甚至讓交易所都崩潰了。
因成交量過大而出現技術問題,加拿大多倫多證交所在官方推特上表示,交易者目前無法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SX創業交易所以及TSX Alpha交易所上買入、修改或取消開放訂單。投資者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擔憂導致全球市場交易量超出平均水平。
油價同樣因「疫」下滑,NYMEX原油期貨在27日收跌4.9%報46.34美元/桶。一位資深期貨交易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月中旬,OPEC就曾確認將召開會議,以討論公共衛生事件衝擊燃料需求以及進一步的減產舉措,這原本能夠減緩疫情對於油價下跌的影響。
如今油價的進一步下跌表明,市場擔憂疫情大範圍擴散會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致使更多國家不得不停產停工,這直接打擊了原油作為生產資料的需求,「即便上游減產,也無法遏制市場的看跌情緒,減產這一消息被對沖了」。
美銀美林在最新的報告中,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調降至2.8%,為2009年以來最低預期。美銀美林警告稱,儘管2.8%的距離真正的經濟衰退2%這一數字還有距離,但這一預測意味著全球增長呈U形軌跡,而不是最初大家預期的V形反轉。
深受供應鏈危機困擾,此次領跌美股的多隻權重股均為科技類股票。
Wind數據顯示,僅2月19日—2月26日的一周內,科技股中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蘋果、Facebook、亞馬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別下跌9.69%、9.66%、8.49%、9.99%和8.76%。從市值來看,五家大型科技股市值共抹去5541.03億美元。
科技新秀特斯拉的表現同樣不如人意,在近三周內,股價已從歷史高位969.99美元下跌至最新的679美元,跌幅已達30%。黑天鵝事件的蔓延讓投資者擔心特斯拉的需求及產能。
蘋果在2月警告稱,由於產量下降及風險因素導致的需求下降,公司今年不太可能達到1月底設定的銷售目標。
蘋果產業鏈下游的組裝工廠正在努力復工。2月20日,富士康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該公司在保護員工安全為第一優先、復工流程合法合規的原則下,中國大陸主要廠區的復工進度會較為謹慎,對於全年營收確實會有負面影響。
鄭州富士康是富士康在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第一批覆工人員在2月17日開始上崗,復工人員為5500多名,而在旺季時期,此事業處的員工有七八萬人,復工率不足10%。
就在中國疫情逐步緩和,半導體下游生產逐漸恢復之時,處於產業上游與中游的日本和韓國,疫情卻愈演愈烈。
中信建投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在材料領域,一直處於高度壟斷地位,尤其是生產柔性屏的FPI膜、光刻膠、高純度氫氟酸,這三個領域日本的全球市占率均超過70%。韓國則在存儲面板元器件等領域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疫情擴散如果影響產能供應,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相關產品緊缺。
韓國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和慶尚北道,坐落著三星集團,因此被稱作韓國的製造業中心。2月22日,三星一家智慧型手機工廠有一名員工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隨後三星電子暫時關閉了這家工廠。
此前不久,韓國存儲晶片企業SK海力士也表示,該公司一名新員工曾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公司出於最安全考慮,所有與該員工有接觸的人員全部隔離,共計八百多名。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韓國疫情升級對全球供應鏈尤其是電子產業鏈的擾動值得關注。此前韓國製造業受中國需求下降影響,2月前20天韓國日均出口同比負增長9%。中國製造業開工不足,也導致韓國部分企業如現代汽車因零部件不足停產。這一背景下,疫情無疑會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
《經濟學人》形容,這場疫情將那些擁有全球供應鏈的公司殺了個「措手不及」。由於大型公司旨在降低成本的策略令它們的庫存極少,很難抵禦類似供應鏈的風險,而且如今全球的產業鏈條「環環相扣」,一個工廠停工則有可能導致之後數個環節的工廠停產,最終導致終端產品也無法面世。
全球市場巨震,市場交易員們已經開始與各自央行「對賭」。
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FedWatch預計,美聯儲年內降息或達3次。3月份降息25基點的可能性為68%;第二次降息在4月份的可能性接近50%,最遲在6月份可能性則為74%;12月份進行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為63.5%。
前美聯儲理事沃什(Kevin Warsh)公開呼籲美聯儲採取行動。他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構成了重大風險。這是一個意外的衝擊,美聯儲應該領導世界各國央行立即採取行動。沃什建議美聯儲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聯合降息25個百分點。
但美聯儲理事理察·克拉里達表示反對,他說,美聯儲正在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但目前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勁,現在判讀疫情對美國意味著什麼還為時過早。
儘管美股已損失近5萬億美元,但相比自2018年聖誕夜開始上漲的8.2萬億美元,仍屬於回調範疇。同時美國2020年1月的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22.5萬個,失業率3.6%,1月份就業增長高於2019年全年17.5萬人的月均數值。
目前,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等主要央行均表態對疫情持續關注,但不會改變利率預期。
南方周末記者 徐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