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美] 海姆·G·吉諾特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孫嘉琳
那些因為日常瑣事和責任跟孩子陷入戰爭中的父母應該承認一個事實:這場戰爭不可能贏。比起我們壓制他們,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反抗我們。即使我們贏了一場戰爭,成功地強制實施了我們的意志,但是他們可能會變得無精打采和悶悶不樂,以此來報復我們,或者變得反叛、懈怠。
那麼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聯繫。我們如何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呢?這看起來似乎不可能,但是它只不過是有點難而已,我們仍然有能力完成它, 只需要我們開始理解孩子的觀點,傾聽那些引發他們不端行為的情緒。
通過敏感的聆聽,父母可以造成孩子令人欣喜的改變。當父母看上去對孩子的情緒和觀點漠不關心時,孩子會感到失望和不滿。
舉個例子:莎娜的父親堅持要她跟家裡人一起去觀看她弟弟的橄欖球比賽,而她對橄欖球不感興趣,因此拒絕了。她的父親非常生氣,威脅說要斷絕她的零花錢。
莎娜生氣地衝出房子,覺得受到了傷害,覺得父親不再愛她了。當她的父親平靜下來之後,從莎娜的角度明白了她拒絕的理由。 父親希望的只是一家人愉快地外出,卻沒有尊重他女兒的想法。
莎娜回來後,他向莎娜道了歉,承認了讓莎娜和家人一起觀看一場可能讓莎娜不高興的比賽是沒有任何道理的。父親同時也意識到,如果莎娜最後被逼著去了,肯定會讓其他人都無法安心欣賞橄欖球比賽的。
許多父母對家庭活動、慶祝等事件都幻想著一幅理想的畫面,而忽略了一些不好的潛在因素,因此他們設計好的愉快的場合常常遭到破壞。 父母需要謹慎選擇哪些家庭活動是必須讓孩子參加的。
讓孩子覺得無助、充滿怨恨對父母也沒有任何益處,只會受罪於一個沉默的、生氣的、不開心的孩子。為什麼? 因為孩子有很多方法報復父母,哪怕他們自己要付出一點代價。
孩子有很多方法報復我們,把我們的生活攪得不愉快。 父母不關心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愚蠢的,不值得關注,會認為自己既不可愛,也沒人愛。
而那些留神傾聽孩子說話的父母,不僅聽,並且體諒孩子強烈情感的父母,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 孩子的觀點和想法是有價值的,是受到重視的。這樣的重視會帶給孩子自尊。個人價值得到承認的感覺會讓孩子更有效地處理身邊的人和事。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作者:[美] 海姆·G·吉諾特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年:2004年9月
-作者-
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後。吉諾特博士的一生並不長,他將其短短的一生致力於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他依靠聰明才智做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朗讀者-
北京小學天寧寺分校
中國網小記者 | 孫嘉琳
座右銘: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篤行之
#點擊此連結進入「1月閱聽好聲音評選」投票通道進行投票!#記得關注我們,方便您儘早得知評選結果!
21天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跟著我們參加「21天打卡」活動,活動期間堅持打卡21天者,都會收到我們送出的小禮物噢!點擊連結了解參與方式~#21天打卡活動#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