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若問外國女性最羨慕中國女性哪一點,那「老人給帶娃」一定能坐上頭把交椅的位置,只因為大多數外國人都不具備這種中國式特權。在國內,老一輩給子女帶娃似乎是兩代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到了階段父母自動會出現,三年後,收穫孫輩的依賴和子女的感謝,然後功成身退。
然而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父母都心甘情願帶孩子的,起碼我家那位不是。
隨著二胎的出生,我引以為傲的「獨立帶娃」終於破功,不得不好聲好氣邀請婆家幫忙,誰知對方果斷拒絕,表示「幫不幫子女帶娃,都要落一身埋怨,所以我才不帶!」這話讓我很奇怪,老公是獨生子,家裡沒有其他孫輩,婆婆何出此言呢?
經過細細詢問,婆婆這才說出理由,原是跟她的好閨蜜王阿姨的經歷有關。
帶孩子,被嫌棄不科學
作為一名充滿奉獻精神的傳統女性,王阿姨一向熱衷於為子女的人生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從兒媳懷孕那天起,她就住到了兒子家裡,幫著做家務和帶寶寶。本想著能收穫兒媳的一分感謝,沒想到對方根本沒有感恩心理,反而把「奶奶照顧親孫子」視為理所當然。
不僅日常花銷不管不顧,全讓王阿姨負責,連孩子的吃穿,也多是王阿姨自掏腰包。
這也就算了,在對孩子的照顧過程中,小兩口還動不動挑三揀四,說什麼王阿姨的方法比較落伍,時不時就讓王阿姨學習新的育兒知識。這讓她心裡很不舒服,自己都快六十歲的人了,怎麼還要像個小娃娃一般學習呢?
於是,兩代人之間就結下了矛盾點,互相覺得對方不上心,以至於王阿姨委屈難過,直接撒手不管回老家了,並且決心不再幫子女帶娃。然而令王阿姨沒想到的是,不帶娃也未必就能平安無事了。
不帶孩子,被子女指責
這次的王阿姨吸取教訓,堅決不幫小兒子帶娃,本以為這下能相安無事,沒想到小兒子一家三口居然鬧到了曾祖父母那裡,打著的名號正是「老兩口毫不儘自己爺爺奶奶的義務」,給老大家照顧孩子了,不給他們照顧,太過偏心。
一句話把王阿姨氣得不行,覺得自己照顧不好要落一身埋怨,如今不照顧了,照樣擋不住子女有意見。這要是換做她們那個年代,誰敢這樣對老一輩有所要求呢?
一個問題扎了心,時代變化巨大,受影響的不過始終是他們這一代人罷了。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