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輝: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0-07-23     石樓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王國輝: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一、誠實守信,敢闖敢拼,返鄉創業

王國輝,男,生於1984年10月17日,系石樓縣羅村鎮上田莊村人。2004年7月畢業於汾陽師範體育專業,2005年3月——2007年2月分別在羅村中學、華德私立學校教書。

由於家庭生活窘迫,工資低,為了減輕父母負擔,幫助弟妹們繼續上學,便辭去教育工作。於2007年3月29日來到山西惠峰門窗有限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在銷售工作6年中,我從業務員到擔任公司部門經理,期間弟妹上學的所有開支都由我負責,減輕了父母們的資金、思想負擔。我乾的特別努力也特別高興,6年的銷售經歷我悟道了做事先做人,誠實守信才是成功之道。我生活富裕了,思想觀念豐富了,可是看到自己的父母和村民務農一輩子還是老樣子,生活簡樸、起早貪黑,卻還過不上富裕的生活,看到這些,我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對,返鄉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

二、適度規模,發展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性的支持,2015年5月,我自費參加農合論壇培訓會,了解中國農業前景規劃,與農業從業者交流,並從中得出結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但是由於我國地理條件,我們干農業得適度規模經營。2018年3月我投入23萬元種植150畝玉露香梨,並與隰縣果農簽訂合作協議。2018年10月在團中央的幫助支持下在浙江麗水市參加了中國青年電商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訓練員,學習完後我收穫特別大,計劃下一步和我們縣的養殖農戶、種植農戶聯合起來共同打造一個當地的生鮮乾貨品牌,以「食當地、吃當季」的理念整合當地農產品資源來服務好我們石樓人民進一步與電子商務平台合作擴大周邊市場,來帶動石樓百姓一起致富。

1、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

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為村集體經濟創收增收。為農戶提供股份養殖和託管養殖服務,促進農戶增收致富。

養殖與銷售目標定為年存欄150頭繁育母牛,年出欄120頭牛犢,逐步擴大規模,同時和全縣養牛戶聯合起來,統一銷售,為育肥牛場提供優良品種,長期合作,讓養牛戶能賣上好價錢。

2、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林果經濟

示範種植玉露香梨150米,引導農戶改變種植觀念,例如:林果經濟種植、藥材種植來增加收入,通過秸稈打捆,減少秸稈燃燒,降低火災發生率及環境污染。

3、政策引導,做好土地託管服務

我社今年託管面積達6800餘畝,組建機械化耕、種、收隊伍,其中有20台耕地機,1台聯合收割機,1台玉米脫粒機,三輪車除草打藥機20輛。統種統防統收,解放年長人無需在田間勞動,解放小農戶外出務工增收。

與品牌化肥公司、種子公司、糧食收購商+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藉助資源優勢,進行大宗商品議價,形成農資商品統一採購,統一銷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及農民收入,節省生產資料成本及機械費用開支。

4.借平台,做電商

縣域公共品牌+合作社公眾號+農戶朋友圈的銷售模式。以一二三產融合為重點,讓每個社員農戶變成生產者,銷售者,產品代言人。

本著以上運營方式和目標,充分體現合作社的帶動力、引導力、凝聚力,為鄉村振興即產業振興發揮作用,為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發揮凝聚、帶動、引導作用,為集體經濟作出貢獻。

三、話脫貧,感黨恩,傳播正能量,思想脫貧

2016年12月份,我很幸運參加了汾陽市對口幫扶石樓縣農村黨組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培訓班,令我觸動很深,我覺得每個黨員、每個有思想的人不紙上脫貧,能以身作責,身先士卒為脫貧事業而努力奮鬥,脫貧便不是問題,小康更不是問題。我踐行會議精神於2017年1月15日,自出資金在石樓縣迎賓館組織下田莊村委村民促脫貧共謀發展座談會。座談會上主要動員貧困戶和村民向國家政策靠攏,搞集體經濟,發展專業合作社,走屬於自己村委的一條致富之路。2017年我被下田莊村委黨支部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2017年12月獲得石樓「優秀農村創業青年」榮譽稱號;2018年1月榮獲「最美石樓人」創業先鋒榮譽稱號;2018年3月榮獲「返鄉創業先鋒」榮譽稱號;2018年7月榮獲「呂梁市脫貧致富文明戶」榮譽稱號;2018年10月榮獲石樓縣「十佳科技示範戶」;2018年度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2019年4月榮獲「呂梁脫貧攻堅青年先鋒致富標兵」榮譽稱號。

四、團結脫貧,集體搞經濟,充分發揮帶動和增收效果

面對貧困戶對政府的依賴心理,我深知引導不如帶領,為了讓貧困戶和村民看到玉露香梨的經濟效益,我投入23萬元種植15畝玉露香梨帶頭示範,並於2017年10月註冊石樓縣國輝農牧專業合作社,我投資60萬元新建成養牛基地2100平方米,共有54名社員,其中有34戶貧困戶參與入社。合作社預計銷售肉牛150頭,僅此一項農民戶均收入可達1萬元。2019年在黨的政策方針下,在石樓縣委、縣政府和農經局的支持下,我合作社承擔了部分土地託管任務,通過土地託管,給100戶農戶,其中貧困戶60戶直接帶來了經濟效益,真正起到了節本增效的目的。

(1)養殖、種植方面:目前我社可固定帶動貧困戶27戶,通過項目實施,可安排20名貧困戶就業,臨時工60多名,每年可增收3000餘元/戶。

(2)土地託管方面:可為100戶農戶節省生產資料投入成本12.5萬元,通過政府補貼,為農戶節省機械投入成本31.5萬元,可為60戶貧困戶節省成本4400元/戶,可為12戶貧困農機手增收17500元/戶。通過養殖、種植產業的規模經營,土地託管服務的經營,促進了勞動就業,實現了規模化、節約化、機械化服務,解放了勞動力,提高農戶收入,真正達到了節本增效、致富的目標。

總之,擁護黨的政策方針,積極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我堅持自己的想法,實實在在的發展種養殖結合,做我們村的文明戶和行動帶頭人,為促進農村脫貧攻堅,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做時代先鋒楷模。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cenMBiuFnsJQVh4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