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改造了我司商務小土豆,小土豆本人覺得改造後很清爽可人,比較滿意。但是有不少同學在下面留言說:
「 我們上班不能穿弔帶 」
「 這樣穿太暴露了,沒法上班 」
……
確實,我們是新媒體行業,對著裝要求更為寬鬆一些。
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的就職單位,對於著裝要求比較嚴格,比如說機關單位、醫院、學校等,在選擇衣服方面需要更加規範些了。
對於我所處的新媒體行業來說,我平時上班就是為了穿得好看,掩飾身材缺陷,揚長避短,選擇一些時髦亮眼的單品。
但是對於上面那部分同學來說,她們上班穿搭更重要在於體現職業的「專業性」。也就是說,她們的穿搭,需要為工作服務,需要塑造一個professional的形象。
比如,在醫院工作的醫生需要穿白大褂,這樣的著裝可以彰顯他們的專業性。普通老百姓一眼就能認出來,他們是什麼職業的。
劇集《急診科醫生》
所以說,這部分同學的上班穿搭是會區別於日常著裝的,那要怎麼穿呢?
專業度
要穿出一種「我來上班了」的感覺,絕對要拋棄衣櫃里的T恤、背心、短褲、破洞褲,這些單品基本上都是休閒風,與職場格格不入。
這些單品會降低你的工作專業程度,可能你是一個很有實力的人,但是穿上T恤短褲後,給人第一印象的偏吊兒郎當,對你的信賴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但專業度還有另外一個層面,那就是不能過分強調外表。你是來工作的,不是來走秀的,穿搭儘量做到簡單美即可,層層疊疊套單品可不妥。
版型不拖沓
除了避免層疊單品堆積之外,在單品的選擇上,儘量選擇剪裁版型乾脆一點的,不是拖沓款。
舉個例子,拿經典款白襯衫來說,微微修身款的白襯衫最適合職場。
過於修身顯得太女性化,過於寬鬆的襯衫在風格上會趨向於休閒風。而且穿起來整個上半身鼓鼓的,稍顯累贅。
如果再加上荷葉邊、喇叭袖等等複雜繁瑣的元素,看上去時髦度提高了,專業度下降了。
過於時尚
下身look也一樣,直筒褲永遠是best choice。但是近幾年來蠻流行闊腿褲的,只要選擇垂直向下剪裁的直筒闊腿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喇叭褲、緊身褲等其他版型的褲子,可以放到休息日再穿。
裙裝的選擇也很有訣竅。我們可以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發現,上班一族的女生裙子,大部分都是以鉛筆裙、包臀裙為主。
日劇中會偶爾出現直筒的裙子,但是很少出現過多的A字裙、蓬蓬裙、傘裙等單品。
原因是一樣的,收緊或筆直的狀態更加內斂穩重,往外擴散的裙子比較張揚時髦。
強調腰線
我們在日常穿著中也會注重打造腰線這一點,但是在職場中,腰線不僅僅是讓你的身材比例看上去好一些,它更重要的是打造比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簡單舉例,下面兩圖的穿搭接近,都是選擇襯衫+黑色西褲的穿搭,但是一個選擇把襯衫扎進褲子裡面,另外一個選擇把襯衫放在外面披著。
紮起來vs放出去
一個看上去很乾脆利落,仿佛下一秒可以主持重大會議;另一個看上去像是在逛街,被相機無意中拍下來一樣,手裡拿杯星巴克會更合適些。
這就是在職場穿搭中,腰線起到的作用。
那肯定會有人說,可以利用之前說的腰封、腰帶等單品塑造腰線嗎?我覺得儘量避免讓腰封出現在職場穿搭中。
畢竟這個元素比較前衛時髦,在生活中不算常見,比較特殊。會降低你的專業度,提升你的休閒度。
至於腰帶方面,儘量選擇簡單的款式為主。
顏色不搶眼
選擇低調一點顏色的單品,相信是大部分職場人的共識了。畢竟我們不可能穿得花枝招展地去上班,那也會降低我們的專業度。
以黑白灰為主的power suit一直是經典的職場霸氣穿搭, 這三個顏色皆為中性色,沒有或熱情或冷艷的含義。通過穿搭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嚴謹、理智、客觀。
大部分官方制服都是這幾個顏色,足以證明它的professional程度。不過我們日常上班不需要那麼拘謹,可以把取色範圍擴大一些。
比如說這兩年大火的莫蘭迪色系,裸粉、駝棕等顏色看上去更暗、更素一些,比較低調不搶眼,但也不會像黑白灰那麼沉悶。
倘若真的想要穿一些紅色綠色紫色等鮮艷色彩,可以選擇在明度與飽和度上偏低的紅綠色。
酒紅、墨綠、煙紫色等顏色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在一整套look中,一旦選擇了有點鮮艷的顏色,其餘的單品顏色儘量往黑白灰上靠,平衡「專業感」。
圖案簡單不誇張
通常來說,我會建議大家選擇純色單品去提高職場專業度,但偶爾也可以嘗試一下小花紋。
比如說小波點,所占面積比較小的波點單品,讓你的穿搭看上去不再枯燥。即使是在機關單位上班,也是能穿出去的安全套裝。
格子也是個不錯的職場圖案設計,雖然說瘋狂上熱搜的格子襯衫有點像程式設計師的衣服,但格子外套、格子西裝還蠻能體現專業度的。
只要把格子格紋和底色等顏色控制在2~3以內就可以了,多的話會顯得比較花哨。
還有一個經典的圖案元素就是條紋啦。細條紋襯衫也是職場經典單品之一,穿上去有一種「銀行從業人員」的感覺有沒有,特別正經。
條紋之間間隔越細越專業,越寬則會顯得比較偏街頭休閒風。
波點、格子、條紋這三個圖案元素都是比較「性冷淡」的中性圖案,它們不會表達出過分熱情、濃烈的情感出來。
相反的,碎花、豹紋、扎染等圖案元素能表達出不一樣的情緒出來,這樣的單品穿在身上有一種不太正式的感覺。應該把它們放到平日穿搭。
經典例子
接下來舉例幾個比較合適的影視作品穿搭,我覺得她們的穿搭都蠻值得借鑑的。
不會像韓劇那樣誇張,更貼近生活,更貼近於常人。
姚晨在《都挺好》這部劇中的穿搭就很pro、很專業,擁有女強人的幹練感之餘,也不會在時尚度上輸了陣腳。
雖然衣服單品儘量以黑白灰為主,但是配飾比較豐富。精緻的鎖骨鏈、手錶、比較俏皮的絲巾都是她的職場穿搭致勝法寶。
不過姚晨的職場定位在30+,年輕一點的女孩可以學一下文詠珊。
文詠珊在《只為遇見你》中的職場穿搭也蠻值得借鑑的,大部分單品偏簡約大方風格。但是她本人長相比較甜美,所以在小細節上處理得更年輕化些。
比如說領口微開,也會選擇甜一點的裸粉、莫蘭迪等顏色的單品,還蠻適合25~30歲之間的女孩子借鑑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關於機關單位、事業單位、教職工等穿搭建議中,「穿得好看」並不是我強調的重點,「專業度」才是我強調的重點。
在這些崗位上就業,不僅僅是專業技能要求高,個人形象要求也會偏高。畢竟你代表的是某個單位、某所學校的形象,穿得太邋遢可能會讓社會群眾的產生反差感。
當然現在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包容了,審美也趨向多元化,在80後90後逐漸取得話語權後,可能整體著裝環境會更加寬鬆,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