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實習記者 李京益
「我去過黃河沿線的很多地方,但老牛灣、乾坤灣是我認為最好的,非常漂亮、非常壯觀,給人以無限的驚喜和想像。」近日,在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縣,欣賞了乾坤灣和老牛灣的壯美後,湖北省文聯名譽主席、茅盾及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醒龍深有感觸。
8月5日至11日,由省文旅廳主辦的第九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採風活動在忻州市舉行。12名作家深入忻州市五台山、雁門關、老牛灣等近20個景區景點,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採風。
剛到忻州的晚上,作家們便來到了近年來人氣爆棚的忻州古城。「去過全國很多地方的古城,忻州古城最為與眾不同,明顯能感受到忻州市在古城的傳承和保護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參觀了忻州古城內的遺山(元好問)祠和秀容書院後,《散文海外版》編輯部副主任、執行總編王燕表示。
五台縣是革命老區,也是開國元帥徐向前的故鄉。「徐向前元帥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這種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聆聽了徐向前元帥的生平事跡和傳奇故事後,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軍事文學委員會主任、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本次採風團團長徐貴祥動情地說。
五台山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作家一行在此參觀了五爺廟、顯通寺、菩薩頂,體驗了這裡濃厚的佛教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觀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殿堂式木結構建築——佛光寺後,山西省文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葛水平深有感觸地說:「佛光寺被梁思成譽為『中國建築第一瑰寶』,歷史價值非常高,整個唐代的建築保存了90%以上。我覺得佛光寺應該讓全世界知道。」
「昔別雁門關,今戌龍庭前……」這是李白描寫雁門關的詩句。站在雄偉的雁門關長城上,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西安市作協名譽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吳克敬「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他表示,歷史上雁門關曾發生過2000次以上的戰爭,就其歷史意義和歷史價值來說,在全國可謂首屈一指。
代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除雁門關外,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代州文廟及「聲聞四達」「威鎮三關」的邊靖樓。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任李曉東被代州文廟恢宏的氣勢所折服,表示一定要為代州文廟好好地寫篇文章。遼寧省作協原副主席、大連市作協原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素素則認為,代縣這座小城太美了,讓人留戀不舍。
行程中,作家們還在寧武縣參觀了素有「華夏第一冰洞」之稱的萬年冰洞、建在懸崖絕壁上的懸空村,在河曲縣參觀了當年山西人走西口的主要通道之一西口古渡等。
本次採風活動從巍巍太行到湯湯黃河,從佛教聖地到邊塞雄關,短短一周時間內,忻州秀美的自然風光,滄桑的文物古建,豐富多彩的邊塞文化、佛教文化及紅色旅遊文化,給作家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大家紛紛感嘆本次活動不虛此行,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忻州乃至三晉大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助力山西文旅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