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名校陷阱!廈門已有幾十名家長被騙,涉案金額百萬!

2022-10-19     廈門吃貨王

原標題:提防名校陷阱!廈門已有幾十名家長被騙,涉案金額百萬!

100個廈門人

第028期

他們是廢棄飲料

一群活力四射的廈門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為讓孩子上個好學校

很多家長都操碎了心

「我認識校領導,

只需要打一筆錢就能幫你轉到名校。」

來源:網絡

聽到這樣的話

有多少家長動心了呢?

廈門一家長就被所謂的「幫轉名校」

給!騙!慘!了!

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

警醒所有家長都好好看看吧!!!

PART 01

「我有轉學的捷徑」

家長交了轉學費被騙

近期

翔安法院審結了一起謊稱

可以轉學、辦證、提升學歷的詐騙案

曹某是翔安一家教育機構的負責人,通過教育培訓他結識了很多學生家長。2020年他的機構出現了資金周轉問題,曹某就想到, 用可以幫忙轉學到重點學校為幌子向家長騙取「轉學費」。

平時跟學生家長聊天溝通的過程當中,他就不時地透露說自己有這種轉學的資源,或者是說有提升學歷的資源。學生家長就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相信他,慢慢地有人就想給他轉錢。

去年7月曹某認識了被害人陳某,承諾可以幫陳某的孩子轉到重點中學。為了打消陳某的疑慮,曹某還向她推薦了一個自稱是某學校教導主任的微信號。 讓陳某和這名教導主任具體對接,實際上這個微信號是曹某的小號。

偽裝成是一些學校的老師、教育局的領導,學校的校長這些身份,然後自己跟自己的微信小號聊天,再把這些聊天記錄的截圖發給這些被害人,就是這些學生家長,取得他們的信任。

收到「轉學費」後,曹某就想方設法拖延為陳某孩子辦理轉學的時間。 他先是假扮教導主任、校長等謊稱要為孩子安排班級,讓陳某以為進入了轉學申請流程。

直到去年10月底,曹某以「自己酒後把校長給打了」為由表示無法幫陳某辦成孩子的入學事宜。在陳某不斷催討下,曹某僅退還了4700元。

去年12月,曹某向翔安警方投案自首。

經查明,2017年曹某就在外地以幫學生轉學等理由行騙。當年就被公安抓獲退還部分受害人錢款後被取保候審。

直到2020年,曹某在廈門又開始用同樣的伎倆行騙。 曹某在兩地作案行騙,總共騙取了20名被害人43萬餘元。

/法院審理後認為/

被告人曹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他人錢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最終,曹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兩萬元,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

/法官提醒/

「名校」雖好,但關鍵還是在於孩子自身的努力以及父母的言傳身教,需要辦理轉學的家長,一定要通過學校、官方信息平台等正規渠道了解轉學條件,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切勿輕信騙子「有關係 要交錢」的騙局。

類似的騙局

並非第一次在廈門發生

...

PART 02

「我是老師,有關係幫你孩子轉學」

一句話,幾十名家長被騙

買賣學位詐騙案

37名家長被騙,涉案135萬餘元

據了解,柳某的家屬在廈門市集美區一學校附近開設校外輔導培訓機構,柳某以該教育機構為幌子, 謊稱「有關係」可以辦理外地戶口上公辦學校,2018年8月,以此騙取被害人盧某某共計人民幣32000元。

來源:網絡

直至2021年9月開學,柳某也未幫盧某某辦成其孩子的入學事宜,陸續退還人民幣12000元後,此事便不了了之。

2019年7月至12月期間,被告人柳某再次以類似的理由, 騙取韋某某等五名被害人人民幣17000元至39000元不等。

2020年,柳某又陸續以上述理由, 騙取31名被害人,共120多萬元錢款。

來源:網絡

經查,柳某根本沒有任何所謂的「關係」,雖有大學文憑,但一直無業,收了被害人錢款後根本沒有開展任何幫助入學、轉學的工作。其經辦的學生沒有一人入讀或轉學,詐騙所得贓款全部被其用於個人消費、償還債務及網絡賭博等。

/湖裡法院一審判決/

被告人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責令其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

謊稱幫忙轉學

廈門一教師被判刑

2019年7月至8月期間,被告人熊某在廈門海滄區某村附近,利用其為廈門市某小學教師的身份,謊稱可以幫助孩子到自己任教的廈門某小學就學。

期間,熊某還要求被害人徐某支付5000元處理關係,被害人徐某稱等小孩上學後再轉,後因事情敗露未轉帳。據悉,熊某將所騙錢款用於償還高利貸、信用卡債及個人消費。案發後,熊某退還全部款項並取得諒解。

/湖裡法院一審判決/

PART 03

上學找門路

當心「賠了孩子又折銀子」

每年暑假,不少適齡孩子的家長就開始忙著打聽公辦中小學的入學政策,或是想要轉學去所謂更好的名校就讀,一些不符合政策要求者,就開始想辦法「找門路」,騙子們便瞅准了可乘之機,謊稱自己「有門路」,詐騙屢屢得手。

來源:網絡

按說每年都有許多類似案例爆出,為何還是頻頻有人陷入此類騙局?實踐中,此類案件詐騙者常常利用家長對當地入學政策不了解,及想要讓孩子上公辦學校或名校的急切心理,就算之後家長起疑, 騙子先找各種理由拖延時間,拖不下去了便以「今年特別嚴格所以沒能辦成」之類的理由搪塞,再退還一點點錢給家長,家長自知此類「疏通關係」屬灰色地帶,只好啞巴吃黃蓮。本案中被告人柳某2018年即開始行騙,但早期被騙家長也只是催著柳某還錢而沒去報案,直到2020年才案發。

來源:網絡

而要真正有效遏制此類騙局,還需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輔以更通俗易懂的政策宣講,確保讓學生和家長能夠了解信息明確政策,知曉「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二是公安部門應加大打擊力度,對那些企圖以此詐騙的不法之徒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讓其付出應有的代價; 三是作為學生家長,應加強自我防騙意識,多關注官方渠道發布的信息,不要迷信「找關係」,遇上類似騙局時,不妨多自問一句「會不會是騙子」,以免落入陷阱。

不管是辦理入學還是轉學

都要符合相關的政策規定

千萬不要輕信旁門左道

謹防上當受騙

若一旦發現被騙

要及時撥打報警電話

讓騙子受到法律制裁

▍整合來源: 廈門廣電、海滄法院、湖裡法院以及網絡, 編輯:陳狐狸

▍所有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法務支持:瞿燕飛律師/王欣律師 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

先看後贊,人生燦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e8e6877e0a0ef7da8eea4652c5a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