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君:踐行蒙古馬精神,奮力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2023-11-06   大邑檢察

原標題:李永君:踐行蒙古馬精神,奮力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踐行蒙古馬精神

奮力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專訪二級大檢察官,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永君

《一個「小院大作為」的好典型》《從「嫩芽」到「常青樹」》《「試碳」興安》……履新8個月時間裡,二級大檢察官,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永君始終筆耕不輟,盡情書寫對檢察工作的深入思考。

恰逢第一批主題教育圓滿結束,經過洗禮後的內蒙古檢察機關,如同酣暢透雨過後的草原,盡顯勃勃生機。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法律監督機關,內蒙古檢察機關如何持之以恆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大檢察官研討班重要部署,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記者就此對李永君進行了專訪。

9月3日至5日,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永君(左二)深入鄂爾多斯市縣兩級檢察機關調研指導檢察工作。

記者:自從到任內蒙古,您實地調研了10盟市28旗(區)37個檢察院,內蒙古檢察工作帶給您哪些直觀感受?您又如何將其轉化為推進工作發展的現實動力?

李永君:內蒙古一直被譽為「模範自治區」,它成立自治區的時間比新中國成立時間還要早,雖然是邊疆民族地區,但其地處華北,接近京畿,有著比較厚實的經濟基礎與和諧的民族關係,這些外部環境優勢都是內蒙古檢察工作得以良好開展的基礎。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內蒙古東西距離4000多公里,東中西部工作各有特點,工作思路一經確定,就不能隨便「翻燒餅」。內蒙古檢察機關有著光榮傳統,創造過工作亮點,也湧現過檢察英模。但通過深入調研了解,我發現這支隊伍在精神狀態、工作理念、運行機制、能力素質上與先進地區都存在差距,其中思想差距是最大、最要命的差距。思想問題不解決,工作就難以提檔升級,檢察工作現代化更是無從談起。

如何創造出與內蒙古自身條件相匹配的優良業績?如何推進內蒙古檢察工作現代化?我們按照最高檢新一屆黨組的工作布局,認真謀劃內蒙古檢察工作,提出「1231」工作思路,要求自治區檢察機關「提振精神、提升業績、提高能力」,踐行「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深入實施「六大統一行動」和「四大提升工程」,實現「力爭上遊、確保中游、防止下游」的目標,以檢察工作現代化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記者:年中召開的大檢察官研討班繪就了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的藍圖,內蒙古檢察機關將如何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不折不扣抓好落實?

李永君:這次大檢察官研討班舉辦在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破題之年。應勇檢察長在研討班上的講話站位高、思慮深、落點實,為我們錨定了奮鬥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們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檢察官研討班的部署要求上來,深入開展並持續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個新時代新征程檢察機關政治底色打造得更加鮮明。把牢「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核心,把講政治與講法治統一起來,深入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決定》,努力推進法治內蒙古建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不斷提升檢察工作現代化水平。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內蒙古,五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對內蒙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請您談一談,內蒙古檢察機關將如何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

李永君:在今年全區檢察長會議上,我們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完成好「兩件大事」確定為2023年工作的「一條主線」,凡是總書記的指示、最高檢的要求、地方政府的需求、群眾的渴求,我們當竭盡全力、孜孜以求加以落實。

我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促進民族團結作為司法辦案、普法宣傳的目標追求,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運用檢察建議、公開聽證等方式參與社會治理。為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我們開展「促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統一行動」,明確17項工作舉措,確定了「上半年消滅盟市空白院,下半年消滅旗縣空白院」的目標任務。今年前8個月,全區啟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案件170件,是去年辦案總量的3.7倍。全區三級檢察院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上下齊心攻堅克難的氛圍已經形成。

為了服務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我們部署開展「全區沿邊口岸檢察統一行動」,組織20個沿邊口岸檢察院,在打擊犯罪、保護生態、服務企業、司法協助等方面加強合作,形成合力。我們還策劃「沿邊口岸檢察大家談」系列講座,有針對性地對下指導、答疑釋惑。

面對生態檢察的必談問題,我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開展山林、河湖、草原「生態檢察三大協作統一行動」,築牢我國北方重要安全屏障,目前山林、河湖、草原保護領域已立案公益訴訟1023件。我們還將全力參與「三北」工程攻堅戰,堅決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打好科爾沁和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助力荒漠化治理。

記者:「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成為檢察工作適應時代發展新需求的必然選擇,對此您有哪些思考?

李永君:應勇檢察長在大檢察官研討班上指出的民事檢察「不專」「不會」、行政檢察「不敢」「不力」、公益訴訟檢察「不精」、檢察偵查「不強」等問題,可謂一針見血,這些問題在內蒙古檢察機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通過調研,我發現內蒙古檢察機關存在的更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有:刑事檢察「三高兩低」(無罪判決率、免處刑罰率、撤回起訴率高,監督立案率、抗訴採納率低)、民事檢察「三低兩少」(民事裁判監督率、提抗案件採納率、抗訴改變率低,有影響的典型案件少、有影響的工作亮點少)、行政檢察「有高原無高峰」。這些問題都是法律監督「要命」的短板問題,是制約檢察辦案質效的突出問題,必須解決。

為此,我們部署了問題治理「三大統一行動」,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把「有質量的數量」和「有數量的質量」統一到更加注重質量上,力求從根子上提高辦案質效。但解決突出問題並非一蹴而就,高質效辦案也非一朝一夕,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才能聚沙成塔,通過8個多月來的不懈努力,「四大檢察」辦案質效均得到顯著提高,主要質效指標也明顯向好。

記者:「案多人少」一直被很多地區視為制約發展的瓶頸,這個矛盾如何破解,內蒙古檢察機關在隊伍建設方面作了哪些探索?

李永君:「案多人少」問題存在已久,成因複雜,有辦案量大、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也有素質薄弱不能幹、熱情不高不願乾的問題。我在調研中發現,專司刑罰執行監督職責的小黑河地區檢察院,雖然是市級院建制,但人員只有42名,卻負責6所監獄的駐所檢察工作。他們沒有向上級伸手要編要人,而是堅持「力量不足、精神彌補」,以不足全區刑事執行檢察條線5%的人員,辦理了全區超40%的「減假暫」案件,生動詮釋了「小院也能大作為」。

實踐表明,日益增長的工作量與人少又無法增編補員的現實難題並非無解,現實之路就是內部挖掘、做存量文章,千方百計提高單兵素質,充分煥發個體能量、激發工作熱情,讓每個檢察人員都能「個頂個」。為此,我們大力推進「檢察隊伍素質能力提升工程」,除了實施全員全年全科「三全式」培訓和真案真庭真人「三真式」實訓,還在完善本地化的考評機制上下功夫,激勵檢察人員實幹爭先。現在全區已舉辦實體培訓近2000期8萬餘人次;5名檢察人員在全國競賽中獲獎,其中1人獲評全國檢察業務標兵,4人獲評檢察業務能手,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區194人通過法考,創歷史新高。但從全國看內蒙古,要走出檢察隊伍建設窪地,學習提高的任務將是長期的,我們將持續努力。

(檢察日報 於瑩瑩 劉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