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在許多人的意識里,大家都認為運動是萬能的,不僅可以維持體重,還可以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壽等。
在許多養生文章當中都有提到過運動的好處,不管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只要適當運動就能夠得到改善,運動好像變成了萬能藥。
但是中醫專家卻認為運動也要分年齡,並不是哪一個年齡段的人都適合去做運動。
有一些人在年輕時不運動,老了以後身體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疾病卻去拚命鍛鍊,這樣反而會容易把自己的身體給弄垮。
所以許多中醫認為人在40歲之前可以多運動,但是過了40歲之後就要選擇靜養,不要拚命的去鍛鍊了,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其實這樣的說法太絕對化,不算是非常靠譜的說法,運動鍛鍊是不分年齡的,是否可以鍛鍊或者是是否需要鍛鍊,也要看個人的身體狀態。
再就是運動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種類的運動對應的人群也是不一樣的。若是僅僅從年齡上進行區分,這樣不太準確,而且太絕對。
況且現如今人均壽命每年都在增長,從周圍人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人已經到了60歲完全看不出衰老,身體狀態依舊不錯。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不堅持鍛鍊的話,或許就是在浪費時間了,也錯過了保養的一個好機會。
並且關於老年人適當運動的好處,很多研究都給出了相關證明,有很多研究表明進入到中老年階段,合理運動有助於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
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可以有效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所以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要可以站得起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都可以適當的去運動,對於那些身體柔弱無法進行強烈運動的人,也可以選擇一些低強度的運動。
長壽的發生就不僅僅只是單一因素促成的,許多百歲老人之所以長壽,與基因、飲食以及心態這三個因素有關。
基因
有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百歲老人的父母期壽齡大於80歲占比在65%以上,外公外婆壽齡90歲以上的占比16.1%,爺爺奶奶壽齡大於90的占比13.8%。
這些數值都要比正常人群要高,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出長壽老人和基因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心態
在百歲老人的身上還有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他們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夠想得開,並且對自己很自信並不會固執,對於人生的態度也是十分寬容的。
飲食
百歲老人在飲食上也有很多的共同點,雖然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都變好了,但是他們依舊保持著清淡飲食的習慣。
在主食的選擇上也多以大豆,玉米,土豆等粗糧為主,平時愛吃豆製品,除此之外吃肉的話只吃新鮮的肉,不新鮮的食材幾乎不吃。
促成百歲老人長壽的原因當中,除了基因是我們普通人沒有辦法模仿的另外兩個因素,我們大家都能夠做到,如果你想要長壽的話,不妨從現在做起。
若是老年人患有基礎疾病,運動的方式一定要以不威脅身體健康為主,根據自己的病情狀態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
心血管患者
心血管患者不能進行高強度運動,應該以中等強度和低強度的運動為主,這樣不會使血壓升高,也能夠有效避免腦溢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
最好是在下午四到六點去運動,在吃完飯、喝完酒以及情緒激動以後的情況下不要運動。
糖尿病患者
清晨是血糖最低的一個時間段,如果在早上運動的話,糖尿病患者就會容易發生低血糖問題,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一定要避開清晨。
關節病患者
關節病患者不能進行下蹲等運動,否則就會容易加重膝關節損傷。
除此之外,在運動時也需要佩戴好護膝,不要進行運動量太大的運動。
除了有明顯的疾病患者以外,其餘老年人在運動時,首先要保持低強度的運動原則。
老年人的身體指標不像年輕時那樣運動強度一定要適中,而且運動以後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也可以隨時作出調整。
另外老年人的運動不但要堅持,而且也要注意頻率適當,每周至少參加3~5次運動,如果身體沒有明顯的不適變化,就要長期堅持下去。
最後,運動的節奏千萬不要太猛,避免劇烈的深蹲和彎腰等大幅度的動作,要學會腹式呼吸。
結語:運動其實是越早開始越好的,一直有運動習慣的人,他們的身體會更加健康,也會比別人更顯年輕態,所以大家在運動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長久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夠給身體健康帶來益處。
#夏方養生指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280bdda0aa3bbcec72b751ce93d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