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密集發現!緊急提醒:別碰,別吃!

2024-05-09     威海新聞網

原標題:最近密集發現!緊急提醒:別碰,別吃!

最近密集發現!緊急提醒:別碰,別吃!

近期全國多地天氣多變

雨水說來就來

不少網友發現

非洲大蝸牛又開始出沒

5月6日,廣東惠州一名家住二樓的女子在社交平台發視頻稱,她下雨天時忘記關窗戶,結果出趟門回家發現廚房裡爬進來兩隻大蝸牛,其中一隻蝸牛還爬進了她的杯子裡。

有網友在評論區提醒:

這種蝸牛千萬不能摸更不能吃,

杯子也可以扔了!

這不是普通的蝸牛

其實是入侵物種

無獨有偶,

話題#廣東的蝸牛是懂躲雨的#

近日衝上熱搜。

起因是有人發布了一條廣東的蝸牛躲雨的視頻,視頻中好幾隻蝸牛「倒掛」在路燈下躲雨。不少廣東的網友評論稱,暴雨過後,有看過這種蝸牛,它們經常出現在馬路上或是草叢裡。

據廣州衛健委公眾號科普,其實這不是普通蝸牛,也不是廣東「本地」蝸牛,這是褐雲瑪瑙螺大家習慣叫它「非洲大蝸牛」,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非洲大蝸牛和本土蝸牛體型對比

它的老家在非洲東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這種大蝸牛平時喜歡躲藏在陰涼潮濕處、草木樹根下、潮濕的牆壁、陰溝等落葉腐爛的地方。但它不能在水中存活所以,一旦下大雨,低矮潮濕處易被水淹,積水驅使它們從躲藏處爬到沒水的地方,最近正是它們最活躍的時候。

非洲大蝸牛是全球百大惡性入侵物種之一,並且已經在全球眾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肆虐。在我國,它們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悄悄地擴張著「領地」。

看到它千萬別碰

別看它們長得憨憨的,其實把它們叫成「毒王」一點都不誇張。首先,它喜歡生活在各種鼠類生活的地方,經常誤食鼠類糞便,所以,身上帶著各種各樣的細菌。綠膿肝菌、變形肝菌、沙雷氏菌等致病菌在它身上見怪不怪。

用手去摸一下,輕一點可能引起皮炎,讓你的皮膚腫脹瘙癢,甚至長出水皰。嚴重一點,直接入侵免疫系統,出現發燒等症狀。

其次,它還是各種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其中最常見的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寄生蟲一旦吃進嘴裡,就會寄生在人的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讓人體持續不斷地發熱、頭痛,最後導致嗜酸性腦膜炎

哪怕不入口只是用手摸一下

都有可能中招

如果及時發現,線蟲引起的腦膜炎還能通過驅蟲和抗感染治療痊癒。一旦延誤,嚴重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看到這裡,部分人會覺得:我不吃不摸,那不就沒事了。

但蝸牛爬行時可能會留下黏液,而黏液本身就攜帶著病原體甚至它們的糞便中,依舊存活著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非洲大蝸牛爬行過的蔬菜水果、毛巾馬桶圈……都有可能殘留病原體。

如何避免被非洲大蝸牛感染?

遇到了應該怎麼辦?

如果遇到非洲大蝸牛,

請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牢記以下兩點

・瓜果蔬菜一定要處理乾淨再吃,以防食物被非洲大蝸牛污染;

・不要食用任何野生蝸牛和野生淡水蝦蟹蛙。

如果不小心摸到了它們

同樣牢記兩點

・有條件的去醫院消毒處理,沒條件的趕快回家把手仔細洗乾淨;

・一旦有發熱頭痛現象,馬上去醫院檢查是否感染寄生蟲。

平常在路上遇到了非洲大蝸牛,建議你對它們進行「人道處理」。撒上一些食鹽,非洲大蝸牛就會脫水而死。

不要覺得於心不忍,它們還有個別稱叫「田園殺手」,會危害到500多種植物20多種農作物,糞便和黏液還會造成生物污染。

請大家一定注意,

也要提醒親朋好友管住自己的手和嘴,

不能摸更不能吃!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衛健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0f161ce7194b8cc15539b8641ccf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