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揭開中年人的隱痛:「家散了」,都是從「媽沒了」開始的!

2022-02-21     大俠探劇

原標題:這部電影揭開中年人的隱痛:「家散了」,都是從「媽沒了」開始的!

01 媽沒了

在柞樹村,東北吉林,冬天的早晨不管天氣多冷,也不管是否下雪,每天都有一個中年人叼著煙從村頭走到村尾。口中還念念有詞:文武香貴,一二四五。

這位中年男子名叫王吉祥,在他的家族中排行老三,十多年前他生病時燒壞了大腦,成為了一名智力遲鈍的痴呆症患者。

本來,他是整個家庭的頂樑柱。40年前,他憑著自己的能力走出農村,站在國企里,幫助兄弟姐妹紮根城市。

當他弟弟的工作被分配到很遠的地方時,王吉祥要求他調到附近的家中。

二哥無路可走,所以王吉祥帶他去盤錦做生意。

當最大的孩子上學有困難時,王吉祥將兩個孩子的戶口遷入了城市。

那些年,王吉祥是老王家族的大英雄,老太太也視他為全家的驕傲,一家人盡了他的一生。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他丟了官職,丟了工作,還離婚了。他14歲的女兒麗麗被判給女方。

一夜之間,王吉祥什麼都沒了,頂樑柱成了家裡的累贅。

正是這位老太太把他帶回了柞樹村,並和二哥二嫂一起照顧他的生活。當王吉祥生病時,他的脾氣會突然變得暴躁。媽媽在身邊,他的情緒會穩定很多。

「武文桂香」是他排名「1245」的兄弟姐妹的名字,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口頭禪。《常回家看看》是他最喜歡的歌。

儘管人已經糊塗了,在他潛意識裡,還是把一家人的團聚記在心中,惦記著兄弟姊妹。

這樣的生活過了10多年。大冬天的,老太太不小心摔倒了,導致身上其他舊病。時間不多了。

四方流散的孩子重新團聚,處理母親的後事,10多年未歸的麗麗,也回來了。

葬禮那天,孩子們在送葬隊伍中痛哭流涕。不允許王吉祥去送葬,怕他情緒失控,增添麻煩。

所有人都認為王吉祥的智力無法理解這件事,但是當她聽到妹妹哭著喊著「再也沒有媽媽」的時候,王吉祥臉上寫滿了痛苦,眼淚止不住地流。

老人走了,家要散了。

02 一段「家醜」

除夕夜,兄弟姐妹一起聚餐。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母親不在的情況下吃團圓飯。

大家都在說現場,客套,恭維,話題突然轉到了現實的方向:誰來接盤繼續照顧王吉祥?

桌子突然陷入了沉默。

二哥想讓麗麗去接他,但是麗麗太忙了,沒時間照顧他。

有人建議送他去養老院,但大哥和四姐很看重友情,不想讓他受苦。

二嫂聽出了這個意思,要求他的家人繼續接手。突然他生氣了,吵著要離婚。

每個人都在談論他們在為家庭做什麼。

的貢獻,吵成一團。本來和和美美的團圓飯不歡而散,沒有一個人願意收留王吉祥。對此渾然不知的王吉祥,還在隔壁屋念叨著「文武香貴」。

這是一段真實事件,是喜劇演員大鵬的一段「家醜」,他毫不掩飾地將其拍成了故事短片《吉祥》。

這也是無數中國家庭里,中年人的隱痛:在多兄妹的家庭中,親情的分崩離析,都是從「媽沒了」開始的。

爭吵之下,大家還是沒能定出方案。短片的結尾,也沒有交代最後的結果。

王吉祥還是一個人走在路上,畫面中只有他、天地和白皚皚的雪,他自顧自地走著,處於家庭矛盾風暴眼的他似乎和這些紛爭沒有關係。

畫面一轉,進入記錄視角的《如意》篇,我們才徹底弄清這是怎麼一回事。

大鵬的媽媽,就是王吉祥的妹妹,王吉香。

原本大鵬的計劃,是過年之前為姥姥拍一部短片,記錄一下老太太是怎麼過年的,臨近年關老太太在忙什麼啊,會不會有朋友來串門啊,拍一個東北的年味。

拍攝團隊特地提前來磨合了半個月,可姥姥的意外摔倒,讓這件事「失控」了。

他決定把拍攝對象,由姥姥轉移成三舅王吉祥,為了讓故事更完整,他找來全片唯一的一個演員劉陸,來扮演10年沒回來過的「麗麗」。

可拍攝過程中,真「麗麗」回來了。

年夜飯的爭吵,讓攝像團隊被迫中止,「誰去調解一下,別真打起來了。」

假「麗麗」動情哭泣,真「麗麗」刷著手機一臉冷漠。

假「麗麗」問真「麗麗」:我還是不理解為什麼10年不回來?

真「麗麗」只是抱臂沉默。

或許對於麗麗來說,離異家庭的隱痛,從父母一方離開時,就因缺失而麻木。

03解不開的結

在鄉土社會當中,我們祖祖輩輩都會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即使父母老去,但是兄弟姐妹們依然不會相隔太遠。

以前的兄弟分家,基本上就是把祖上的那些土地,再重新分配,或者去不遠處再開荒一塊地。

可現在不同了,城市化的加快,加速了人口流動,親戚朋友基本上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聚到一起,平時很少有時間相聚。

這就是「現代社會,老人走了家就散了」的癥結所在。

可我們「中國式親情」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爭吵過後,儘管芥蒂和裂痕仍然存在,大家似乎總能在失序過後重新找回微妙的平衡,並藉此繼續生活下去。

在影片《吉祥如意》的後續採訪中,大鵬也回答了觀眾最關心的問題,三舅王吉祥的最終去處。

攝製組以通化為圓心,找了好多周邊的養老院,拍了很多照片,列出來各家的明細表,拿到了文、武、香、貴的面前。沒有一個家人同意讓三舅走。

雖然大家吵了無數次,但真正把「送去養老院」的選擇甩到他們面前了,沒有一個家人忍心。

現在四個兄弟姊妹,每人負責3個月來照顧三舅,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三舅被照顧得很好,他們變成了姥姥。」

家庭是講情勝過講理的地方,道理誰都明白,終究是拗不過一個「情」字。王吉祥是累贅,可卻是家人狠不了心丟掉的累贅。

有很多家庭都有「王吉祥」這樣的存在,他們或是先天缺陷,或是後天事故,都依附於家族生存。父母老去,兄弟姊妹接力了父母的照顧,不管貧富都會把他帶著一起生活,這是我們本能的天然決定,也是中國式的「紐帶親情」。

比起西方親情的疏離關係,很難講哪種形式更優越。但在中國關係里,「家庭」確實給了我們一個底盤:撐不住了,就回家。

希望在外拼搏的每一個你,都能吉祥如意,常回家看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d078c8cb675e99722c6c7e09ade4a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