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展性教育吵上熱搜:我們對性教育的理解,真的太狹隘!

2023-03-02     丁香媽媽

原標題:幼兒園開展性教育吵上熱搜:我們對性教育的理解,真的太狹隘!

今天,一則關於「幼兒園實施全面性教育」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圖片來源:網絡

起因是在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陳瑋提出的 #在幼兒園實施全面性教育# 提議引發了爭議。

人大代表陳瑋建議:性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全面性教育應利用好幼兒園這一關鍵窗口期。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建議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評論區也不乏大量反對聲音,很多評論都表示 「幼兒園開始性教育太早了」「完全沒有必要」「幼兒園小朋友聽不懂」……

圖片來源:網絡

甚至還有評論聲音表示, 「孩子早熟怎麼辦?」「會不會讓孩子好奇,更早接觸性行為?」

圖片來源:網絡

從這些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對性教育的認知,仍然停留在「性行為教育」上,性教育的相關話題也都是「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禁忌話題」。

丁香媽媽的評論區就曾有家長留言表示,自己在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時候,受到了家人的誤解或阻撓。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

我們這些年一直在努力科普性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家長也都在積極實踐中,但反對的言論還是不絕於耳,讓人嘆息。

性教育 ≠ 性行為教育

很多人對於性教育的理解 太過狹隘

我們來看看這些反對的聲音,大概分為三種:

觀點一:性教育是性行為教育,會讓孩子對性行為更感興趣

這種觀點其實就是混淆了性教育和性行為教育的邊界,把性教育當成「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就不可控制。

這其實是大人對於性教育的無知的表現。

對於小孩子來說,性教育不是簡單性行為教育,或者我們小時候經歷的生理衛生知識課。

給孩子做早期性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他們學會正確認識身體,學會正確看待男女關係,如何尊重異性,以及學會隱私是什麼,怎麼保護自己。

它最重要意義其實是對孩子價值觀的教育,讓孩子懂得平等、懂得尊重,這樣的價值觀將會陪伴孩子一生,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觀點二:孩子還小,沒必要開始性教育

這樣的理解也是錯誤的。

寶寶在 1 歲~2 歲左右就已經能區別男人、女人的樣子了,2 歲開始好奇兩性間不同的身體特徵,3 歲以後,隨著對性認知的進一步發展,孩子可能會對他人的隱私部位感到害羞或者不自然,產生羞恥感。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小,迴避和孩子談論性,他們會覺得這些是不好的事情,而且對隱私的保護的認知也不夠。

當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時候,他們會不知道怎麼和爸爸媽媽說,甚至不敢告訴爸爸媽媽;這也是很多兒童性侵事件發現時候已經很晚了的原因。

性教育要趁早開始,讓孩子從小意識到,性是一件自然的、普通的事情,並不是一件羞恥的、骯髒的事情,是可以和爸爸媽媽溝通的事情。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觀點三:性教育會引起孩子早熟

這是掩耳盜鈴。

我們身邊真的有很多人會認為孩子對性一無所知,孩子在他們眼中永遠純潔得像一張白紙。

其實孩子知道的遠遠比你想像中的多得多。

我們缺乏性教育,但卻從來不缺乏獲取性內容的渠道。

廣告、網頁各種信息裡面都會有些性相關內容,孩子們都看在眼裡,只是他也不好意思問。

我們的迴避,會讓他們好奇,更何況,就算你不說,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總會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答案。

性教育不會讓孩子變得早熟、更加隨便,反而能讓孩子更加懂得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幼兒園就應該開始性教育

而且越早越好

回到人大代表的建議中,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進行性教育知識適當普及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女童保護」統計,2021 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 223 起,受害人數 569 人(未表明具體人數的案例中。)

受害人年齡分布上,223 起案例中,表明受害兒童年齡的有 157 起;表述為「未成年」「幼女」「兒童」的有 66 起,按照一般學齡段來看, 受害人年齡為中小學學齡段的案例為 127 起,占比 80.90%。

圖片來源:女童保護

223 起案例中表明人際關係的有 198 起; 在 198 起案例中,熟人作案 160起,占比 80.80%;從「女童保護」近幾年來發布的報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

圖片來源:女童保護

我們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可不會嫌孩子小。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保護孩子的關鍵一課,宜早不宜遲。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孩子的性教育學校教育很重要

家長更是第一責任人

對於幼兒園開展性教育之外,家長更應該作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特點,做好性教育。

寶寶在 1 歲~2 歲左右,就已經開始能區別爸爸和媽媽裸體的區別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性別的差異能有簡單的區分和認識,這叫做性差異的認知。

寶寶 3 歲以後,隨著對性認知的進一步發展,孩子可能會對他人的隱私部位感到害羞或者不自然,這時候的寶寶已經產生了羞恥感。

這個時候,父母和異性孩子相處時就要開始逐漸建立界限,注重孩子對隱私的認知,並開始教育孩子人跟人之間接觸的度在哪裡,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除了我們上面說到的這些,廣義的性教育其實包含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性別教育和兩性之間的社會教育等等,家長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我們按不同年齡總結清單,大家可以保存起來,逐步進行: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本文專家

胡佳威

合作專家

兒童性教育專家

中國性學會青少年專委會成員

左飛

審核專家

家庭教育諮詢師

策劃製作

策劃:蘭蘭

監製:大力、阿童木

排版:月餅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ccf4a45b400c688017e228bed06cd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