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又和白宮演雙簧戲:剛說完美國會防衛台灣,白宮闢謠耐人尋味

2022-05-23     第一軍情

原標題:拜登又和白宮演雙簧戲:剛說完美國會防衛台灣,白宮闢謠耐人尋味

拜登又和白宮演雙簧戲:剛說完美國會防衛台灣,白宮闢謠耐人尋味

文/林文傑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在共同出席記者會時就台灣問題表態,在回答如果中國(大陸)攻擊台灣省,美國是否會防衛台灣的問題時,拜登的回答是「會」。針對拜登的回覆,路透社認為,拜登這一表態似乎背離了美國政府此前所執行的「模糊戰略」,給出了明確的表態。接著,拜登還補充說明,那種認為可以通過武力來獲取的想法,是不合適的。

這裡有兩個要點,第一,什麼是「模糊戰略」,第二,為什麼拜登要在此時明確提出會防衛台灣。所謂的「模糊戰略」,其實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模糊、模稜兩可的表態,即不明確表態要協防台灣,也不明確表明不防衛台灣。美軍的這種做法與美日、美韓合作方式有很大的區別,美韓之間有美韓共同防禦條約,也是基於美韓共同防禦基礎。

原文是韓國與美國任何一方在亞太地區受到攻擊時,另一方要給予軍事上的援助。這句話也明確表明了,不論是韓國還是美國,前提是在亞太地區受到攻擊時,另一方需要給予軍事上的援助。如果美軍在歐洲受到攻擊,那麼美韓條約是不適用的,韓國是不能以此為藉口出兵支援美軍,只有在亞太地區可行。

美日之間的美日安保條約則更加複雜,因為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與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有許多區別,加了許多限制條件,但根本宗旨是沒有變的,即美日將會共同維持與發展武力以聯合抵禦武裝攻擊,但是在被攻擊時,需要分情況。

比如,在日本領土上遭遇攻擊,美日雙方可以啟動共同防禦機制,那麼如果在日本領土之外美軍遭遇攻擊,日本可以不受憲法禁止對外出兵的限制,出兵協助美軍,但是這個條款沒有包括琉球群島。針對琉球群島被攻擊,雙方採取的措施是協商,以採取合作的措施進行應對,這就給日後發生衝突後美日如何介入,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也留下了許多說辭餘地。美日安保條約還有更加深層的意思,美軍駐紮日本,日本不得發展進攻性武器,包括帶彈射器的大型航空母艦、核潛艇。美國以此為交換條件在日本駐軍,一旦日本遭遇到攻擊,那麼美國就有義務協助日本。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採取的是模糊戰略,與美韓、美日的防禦條約不同,美國沒有明確表明要防衛台灣,也沒有明確表示不防衛台灣,製造出一副不確定的模樣,但事實上誰都明白,美軍是必然要協防台灣。

美國是否具備防衛台灣的能力?

美軍必然要協防台灣,而且還要聯合日韓一起協防,這才是美軍的真實態度。美軍在日本韓國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和攻防設施,如果解放軍發起進攻,很有可能要打擊駐日、駐韓美軍基地,這樣一來,美日安保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就起作用了,日韓將被迫也捲入戰爭,所以美國製造了許多條件,讓外界明白,台灣問題如果通過武力解決,那麼不僅僅是一個海峽上的對抗了,而是美日韓三國與中國之間的戰爭。即便如此,美國是否具備防衛台灣的能力?

美軍目前具備一定程度的協防能力,這需要看衝突發生之後的局勢,美國的策略一定是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自己的利益受損,那麼協防的尺度也會大大降低。原因在於, 第一,美軍推行的是全球戰略,美軍整體龐大,但分散到東亞就顯得兵力不夠用,美軍在東亞只有第七艦隊,以及第三艦隊勉強借用,最多只有2艘航母。美軍無法將在中東運行的一個航母打擊群也部署到東亞,這意味著美軍在地中海的威懾力就出現真空。 第二,美軍需要評估自己投入的兵力和利益之間是否差距太大,美軍決定介入的同時,也會考量付出的代價是否與自己得到了利益形成有積極意義的關聯,如果代價越大,利益太少,那麼美軍是斷然不會介入,反之,如果代價越小,利益越大,形成積極意義的關聯,那麼美軍是肯定會介入。

針對美軍這個思想包袱,解放軍在近幾年發展了反介入打擊戰法,讓美軍意識到自己投入的兵力、所付出的代價,要遠遠遠大於所得到的利益。這就是我們發展反艦彈道飛彈,對地攻擊巡航飛彈、以及各種反艦武器,甚至是發展打擊美軍高價值空中資產的原因。這是要讓美軍明白,如果介入台海,就意味著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美軍是否能承受損失1至2艘航母,這就需要美軍自己去評估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軍具備協防能力,這需要看衝突的具體進展,以及美軍是否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去做這個事。

美國接下來的戰略目的是什麼?

美國已經將主要的戰略方向轉移到東亞,接下來的戰略目的就是不斷去挑戰我們的底線,甚至是希望東亞也發生衝突。拜登這次發表重要的挑釁言論,其目的就是要激化這個矛盾,讓原本風平浪靜的東亞,變成進入風起雲湧的狀態。

從美國的角度看,俄軍這次發起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看到了利用戰爭來削弱俄羅斯的方法,可以說美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削弱了俄羅斯,俄羅斯受到西方名正言順的各種制裁,整個經濟也開始去走下坡路。美軍肯定也希望東亞也發生類似的情況,一旦出現衝突或者是局部緊張的局勢,美國就能從中得利,甚至可以賣武器給日本和韓國,甚至賣武器給台灣省,美國就能從中獲得自己的利益。

美國確實也是這麼做的,拜登發表挑釁言論之後,白宮就趕緊進行闢謠,說美國是堅持原來的政策,是不會改變的。這個闢謠其實耐人尋味,因為就在拜登表態前,當地時間20日晚,白宮發言人普萊斯發推文宣稱,美國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而是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白宮發言人普萊斯在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之前,還加上了不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這句話顯然是為拜登發表挑釁言論作為鋪墊。至於白宮進行的闢謠,說堅持原來的政策,到底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還是堅持前天晚上所說的「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而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不論白宮堅持的是哪個政策,我們都能理解到,拜登、白宮的言論在表達效果上是一致的,即會協防台灣,只是一個是個人發表的言論,一個是官方語調發表的言論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cc9d1b6ccf92fe2e71dcf873b4729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