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草原南部,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人口6.9萬,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180公里,是京北最近的典型草原牧區,其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綠色物產,便捷的區位交通,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優越的投資環境都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勢顯著
生態資源優勢明顯。正藍旗地處內蒙古四大沙地之一渾善達克沙地腹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體系完備,是距京津冀地區最近的天然草原牧場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地理坐標位於北緯42°至45°之間的黃金畜牧帶,是純天然「奶罐」「肉庫」。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正藍旗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180公里,處於東北、京津冀和呼包鄂經濟圈疊加輻射區域。境內公鐵縱橫交錯,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後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60公里,太錫鐵路建成後正藍旗至北京的鐵路通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新建民用運輸機場前期工作持續推進,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便利條件。
人文資源優勢明顯。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坐落境內,歷史氣息與人文底蘊深邃厚重,開發潛力巨大,四季游、全域游的產業格局正在加速形成。2020年,正藍旗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千里風景大道非遺支線」重要節點旗縣。
創業環境優勢明顯。正藍旗黨委、政府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做到定人、定向、定量、定責,努力營造重商、親商、愛商、護商的濃厚氛圍,切實為項目招得進、落得下、實施好提供政策保障。
合作領域和共贏空間廣闊
正藍旗資源稟賦得天獨厚,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和自治區加快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戰略定位高度契合,為承接政策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四五」以來,正藍旗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所謀劃制定的全旗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及政策措施,突出重點領域、優勢產業和產業發展方向專項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推動全旗開放型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肉牛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項目。正藍旗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達63.7萬頭只,其中,牛存欄32.2萬頭,良改比重達96%。認定家庭牧場271家,建成規模化養殖廠14處,育肥規模達2萬頭,多家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後落戶,已初步構建成了「繁育、育種、育肥、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良種肉牛全產業鏈。肉牛規模育肥、品牌建設、精深加工及鮮骨、油脂、血液綜合加工利用等項目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奶食品精深加工項目。正藍旗是中國「察干伊德文化」之鄉,奶豆腐(浩乳德)和奶皮子(烏日穆)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傳統奶製品製作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有奶業生產企業6家,傳統奶製品生產小微企業94家,正在規劃的「奶食品產業園」將極大地促進傳統奶製品行業集聚發展,奶源基地建設和傳統乳製品提檔升級等項目優勢顯著。
現代能源經濟項目。正藍旗現有新能源發電裝機55萬千瓦,已有百萬千瓦風電場等多個新能源項目在建,建成後可新增裝機134萬千瓦,風機組裝及配套項目已落地,在風機整機、太陽能組件、核心零部件生產和新能源設備運維服務等延鏈補鏈方面具有廣闊的空間。
蒙古包生產加工項目。蒙古包手工製作是正藍旗起步最早、發展年限最長的「老字號」加工產業,擁有穩定的品牌及市場支撐,目前正藍旗正在全力打造全國知名蒙古包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已建設可容納30家加工蒙古包及附屬產品企業的蒙古包產業園,發展前景廣闊。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上都發電廠建成投產以來,年發電量近160億度,現有粉煤灰堆存量達560萬噸、脫硫石膏320萬噸、爐渣250萬噸,且每年可新產生粉煤灰120萬噸、脫硫石膏60萬噸、爐渣30萬噸,固廢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發展項目,推進「煤電—建材—新材料」循環產業鏈發展極具發展前景。
商貿、物流集散等服務業項目。正藍旗境內國道、省道縱橫交錯,過境集通鐵路形成正藍旗至錦州港、錫多鐵路形成正藍旗至天津港和曹妃甸共三條通疆達海的通道。隨著立體交通網絡格局的逐步形成和優勢產業提檔升級,交通物流需求與日俱增,冷鏈物流和公路、鐵路多式聯運等綜合性物流和現代化物流倉儲設施項目等產業發展條件較好。
文化旅遊、康養、宜居特色城鎮項目。正藍旗是世界草原文化的標誌地,是中國草原文化的傳承區,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坐落於此,遺址景區已成功入選《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名錄》,列為自治區14個創建全區品牌旅遊景區,正在全力打造國家5A級景區。正藍旗境內集中了草原、沙地、疏林、湖泊等眾多自然景觀類型。金蓮川草原位於灤河上游的上都河兩岸,史上有「八百里金蓮川」之稱,一年一度的金蓮川賞花節更是讓這裡成為聞名四方的旅遊目的地和避暑聖地。渾善達克沙地是中國 著名的有水沙地,擁有古榆、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觀,有「花園沙漠」的美譽。獨特的氣候條件形成了優美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多元文化。近年來,正藍旗全力培育全域旅遊、發展四季旅遊、提升對外知名度,圍繞「元上都」和「渾善達克」核心文旅品牌,打造了金蓮川賞花節、貴由赤長跑賽、渾善達克徒步穿越、渾善達克冬季那達慕等系列精品活動,設計了渾善達克沙地漫遊之旅、金蓮川賞花之旅、察哈爾盟第一個黨支部紅色之旅3條各具特色的旅遊線路,推動品牌商業化運作進程,帶動相關產業迅速發展。今後,正藍旗將進一步挖掘在文化旅遊業、康養、宜居城鎮領域等方面建設發展潛力,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資源優勢,堅持規劃引領,整合草原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紅色旅遊和冰雪旅遊五大元素,打造主題突出、宣傳面廣、認可度高的旅遊目的地品牌,構建輕投入、重運營的產業發展格局,積極創建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將正藍旗打造成為知名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打造營商環境更為優越
「十四五」以來,正藍旗圍繞「一個目標」、建設「兩鏈兩區」、培育「五項特色產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聯地區形象」的發展理念,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實施「專精特新」和中小企業培育工程,落實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等政策措施,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著力構建新型政商關係,壓實包聯服務責任,健全政企協商、局企溝通、銀企對接、企業互助機制,切實讓企業在正藍旗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發展。
加強組織領導,夯實招商力量。成立了全旗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招商引資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制定了《正藍旗以更優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按月調度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持續加大營商環境階段性工作成果宣傳力度,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廳率達100%,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辦理,辦理環節和時限壓縮90%。
優化制度舉措,強化政策保障。編制出台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爭取項目資金考核獎勵辦法》《2022年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制定重點對接洽談項目清單,建立了處級領導牽頭抓招商引資工作、「一企一專班」包聯機制,主要領導月調度、分管領導周調度,全程參與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各環節,為招商引資提供有力保障。
抓實抓細謀劃,推動項目落地。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抓手,進一步理清自身優勢條件、產業發展基礎,找准區域定位、功能定位、產業定位,牢牢把握「十四五」期間政策方向、產業導向、資金投向,主動承接和融入京津冀產業轉移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發展格局,加快引進一批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基地型、規模型綠色產業鏈項目,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在正藍旗聚集,實現由「通道」向「落地」轉換。
今天的正藍旗,現代畜牧業、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等產業都具備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正在通過持續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優化政務服務,為投資項目提供最優越的優惠政策、最便捷的審批服務、最寬鬆的創業環境,全面實施項目審批全流程幫辦、待辦服務,助力投資項目早日開花結果、投產達效,實現地企互惠共贏、攜手發展、共創輝煌。
(劉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