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楠
近段時間,「全國性咽喉炎」、「集體性咽喉炎」在多個社交平台都登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這種咽喉炎主打就是:嗓子干、喉嚨疼、咳嗽聲不斷......
到底這是怎麼回事,正好家醫君看到了廣州市疾控的專業解讀。
01
季節變化、開學是感染增加因素
根據廣州市內綜合性醫院、兒童專科醫院的統計,近期就診的呼吸道感染、發熱患者有所上升,主要占據比例的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
專家提醒,每逢天氣多變、季節轉換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加上開學和即將到來的國慶使人員流動性、聚集性增加,建議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及時接種疫苗、科學按需戴口罩。
02
大部分「咽喉炎」是呼吸道感染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的現象,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但病原體不太一樣。
這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傳染性,主要表現為發燒、咽痛、咳嗽、鼻塞、流涕,且普遍有咽痛、咽癢的症狀。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疑難感染診療中心主任彭劼表示,近期是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共同流行的情況,以病毒感染為主。
專家提醒,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在症狀上差異性並不明顯、因人而異,例如同樣是咽喉痛的症狀,不同的患者病因也可能並一樣。一般來說,醫院會結合血常規檢查、抗原檢測和臨床症狀來逐一排查、綜合分析判斷病因。
03
如何區分病毒感染、
細菌感染和季節性過敏?
1.病毒感染
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內的病毒感染,都會導致咽痛、發燒、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由於病毒感染具有傳染性,容易出現聚集發病。
在我國,不同地區所流行的病原體不同。夏秋之交,多地處於流感頻發季,如上海地區流感病例數量增長較快,但北方地區相對發生率較低;八月份,全國多地有新增的新冠感染病例,但九月份發病率已經下降。
專家表示,很難從症狀本身判斷感染了哪一種病原體,大多數情況下對症治療即可。
同時,伴隨著開學季,學生和教職員工中出現了比較多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因為具有傳染性,所以會聚集發病,一個班或一個辦公室中多人發病,出現相似的症狀。
2.細菌感染
少數咽痛是細菌感染所致,比較常見的是鏈球菌感染,容易引起扁桃體發炎、化膿,導致明顯咽痛。
另外,病毒和細菌可能發生疊加感染,一般是病毒先來,細菌後到。還有的病原體會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例如支原體感染,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支原體肺炎。
3.季節性過敏
有些人會在春季或秋季對灰塵、花粉、寵物皮屑或黴菌過敏,出現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瘙癢等症狀,有時也表現為咽喉疼痛。
區分過敏導致的咽痛,可以根據持續時間長短判斷。相比病毒性與細菌性來說,過敏導致的咽痛持續時間較長,且不會出現發燒症狀。
專家表示,季節交替疊加開學後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的機率就會增加,要預防,還是要靠大家都已非常熟悉的三個「守門員」:到人口密集的公眾場合,要戴口罩,勤洗手;家裡要經常開窗通風;在流感高發季節到來前接種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
這樣過性生活,讓子宮和前列腺很受傷!擴散,現在知道還不晚!
老年人「夫妻生活」,多久一次才算正常?保持適當,好處多多
冰箱裡的肉凍多久就不能吃了?過了這個時間,看著再新鮮也建議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