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好萊塢著實有些技窮,各大老IP不斷地推出續集、前傳、番外。
《驚心食人族》剛剛「重生」,《月光光心慌慌》又要迎來不知多少次「終結」。
實力演繹神馬叫做,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與此同時,某位滿臉扎滿釘子的亞文化視覺符號,也迎來了自己的第12部「新作」。
鑒於「她」的歷史地位,不管好看與否,終歸還是要說道說道的——
養鬼吃人
Hellraiser
1987年,首部《養鬼吃人》上映。
整部影片以血腥暴力的視覺風格,以及對身體痛感的狂熱描繪,一度成為那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恐怖片之首。
導演克萊夫·巴克在涉足影視之前,更響亮的名號是作家以及畫家。
邪君介紹過的《血書》和《午夜食人列車》,同樣是出自他老人家的筆下。
按照「官方」的說法,克萊夫·巴克腦中的黑色幻想,強調的不只是瘋狂、顛覆、破碎、墮落等主題。
他就好像一個苦行僧,主張的是藉助肉體的痛苦達到靈魂的救贖。
鮮血和殘破的軀體只是一種符號,象徵著恐懼、慾望等這些人類最原始的情感。
具體到《養鬼吃人》系列,核心是一個能打開地獄之門的「魔方」——哀痛之盒(Lament Configuration)。
只要你能正確地拼砌它,並向它獻祭人類的鮮血,地獄之門就會向你敞開。
「釘子頭」(Hellraiser)直譯應該是「地獄使者」,祂們會從天而降,滿足哀痛之盒持有人的特定願望。
劇情如何先按下不表,影片的一系列設定那是相當講究。
打孔、針刺、剝皮,痛感帶來快感,稍加聯想不就是BDSM嗎~
詭異的「釘子頭」能風靡三十餘年,對影視、漫畫、時尚、潮玩、遊戲等諸多領域產生極大影響,絕對不是巧合。
說回這次的新版。
是是非非同樣由哀痛之盒而起。
某位大富豪費盡千心取得此物,隨即便根據傳說開始向其獻祭。
他的手段十分下作,無外乎是利用金錢誘騙少男少女解謎「魔方」。
等對方自以為可以不勞而獲時,卻已然被哀痛之盒汲取了鮮血。
異次元的大門即刻洞開,「地獄使者」在享用完6個祭品後, 「慷慨」地滿足了大富豪的一個願望。
大富豪具體許了什麼願,我們無從知曉。
只是從那以後,他便人間蒸發再也未曾露面。
時間來到6年之後。
女主萊莉(敖德薩·阿德隆),是個「五毒俱全」的問題少女。
她不顧哥哥阻攔,又交往了一個帥氣的前癮君子男友崔弗(德魯·斯塔基)。
遊手好閒的兩人突發奇想,決定去某座廢棄倉庫淘些值錢物件。
然而好不容易打開一個保險柜,裡面卻只有一枚破破爛爛的木頭箱子。
沒錯,箱中所盛之物,正是傳說中的哀痛之盒。
萊莉大失所望,將其收入囊中,打算去古董鑑定師那裡碰碰運氣。
喜聞樂見的是,她在把玩時毫不意外地觸發了機關。
雖然從哀痛之盒彈出的刀片並未汲取到她的鮮血;
但「地獄使者」還是從天而降,向她發出了「加入我們」的邀約。
言下之意,萊莉現在已經是哀痛之盒的新主人了。
她必須替哀痛之盒尋找6個祭品,以獲得來自地獄的強制性「恩賜」……
萊莉以為是自己醉酒出現了幻覺,並未放在心上。
而她的哥哥可就莫名遭了殃……
哥哥在無意被「魔方」所傷後人間蒸發,萊莉終於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她趕緊叫男友崔弗查清楚倉庫以及保險柜的主人,大富豪痴迷「邪術」並神秘失蹤的故事這才浮出水面。
要想救回自己的哥哥,萊莉恐怕只能去大富豪的失落古宅探險一番了。
遍布機關陷阱、充滿幾何分形的異世界,當然也是《養鬼吃人》藝術設定的關鍵部分。
不過嘛,後面萊莉和小夥伴們的「闖關」過程,還是難免落入了俗套。
可以劇透的是,大富豪顯然沒有真正的失蹤。
厭倦了世間榮華富貴的他,當年選擇的獎勵是感官享受。
豈料「地獄使者」對享受的理解和人類並不相同。
祂們把一個機械裝置插入大富豪的胸腔,從神經層面折磨他的每一寸肌體。
用最強的痛感來創造最大的「快感」……
大富豪無福消受,又沒法反抗,所以才暫時蟄伏,以期用新的祭品讓「地獄使者」替他解除「恩賜」。
這方面的寓意倒是頗為直白——
慾望之外只會是愈發膨脹的野心,而野心的終點唯有無盡的痛苦。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結尾處還有一段由人轉化為「釘子頭」的全過程。
痛,實在是太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