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音樂劇《劇院魅影》的三組卡司|華麗、鬼魅、浪漫至死

2023-06-01     有染

原標題:評·音樂劇《劇院魅影》的三組卡司|華麗、鬼魅、浪漫至死

劇照 王犁

在我的觀眾視角世界裡: 「劇院魅影的世界」是一個精緻的八音盒。

從第一次在倫敦西區看原版,到後來看上海引進的巡演版,或是我看過的電影等任何表演媒介中,它始終如一地奇幻、浪漫、美好。

當這個「八音盒」上足鏈條,盒蓋打開,一場極致的音樂、舞蹈、表演、特效機關,就如齒輪運轉,井然有序地逐一上演。

八音盒裡的小人偶,兩位主演:魅影和克里斯汀,是盒子裡最精緻而莊重的存在,一黑一白,承載著這部舞台巔峰佳作的靈魂。

在首輪音樂劇《劇院魅影》中文版上海站,即將收官的時候,我籍著看了該作品不下10場演出的契機,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三組卡司帶給我的感受。

對魅影與小C (克里斯汀)演繹的想法

音樂劇《劇院魅影》原著中的人物塑造已經是經典,拿到這樣的殿堂劇本,演員做到「滿分還原」是首要的功課,其次才是「創新、融合個人的表演」,否則,觀眾就會看到不倫不類的魅影和小C。

就如同《鐵達尼號》,你大概不會期待在熒幕上看見「各式各樣的肉絲和傑克」。當然,中文版的意義肯定不是充當「字幕君」,單純改個語言方便國內巡演。製作方也一定有它們製作中文版的理想和抱負,想帶給大家不一樣的「中文經典」。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演員遇到《劇院魅影》這樣的作品時,「做自己」和「stick to the 」,二者之間的比重百分比,應該是幾比幾呢?

劇照 映洲

我個人覺得,《劇院魅影》並不是一個非常適合讓演員「做自己」的作品,就如我開篇所說,它是一個經典八音盒,只要把導演所需的要求做到90分以上,角色所呈現出的作品已足夠精彩、且給第一次看劇的觀眾留下一生的深刻印象。這也是該作經久不衰、全球化傳播的意義。

做自己& 做好原版考卷」,這兩件事上,六位主卡都分別完成了多少?這可能是我們去感悟中文版演員表現力的一個理性角度。

我認為,原版考卷是基礎,你如果能說自己在原版考卷上已經拿了90+分,那我覺得,接下來,你才能去增加「自己」,而不是還沒有很像魅影或小c的時候,就急著增加「自我發揮」的部分。畢竟,這是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的《劇院魅影》的御用演員需要權衡清楚的事情。

劇照 智芝

問題就在於,「原版答卷」真的那麼容易完成嗎?

當然不是。它比起「做自己」要難上好幾倍,並不是你記熟了固定的調度、固定的動作、固定的腔調,保證唱歌不跑調,就算是完成了答卷,那可太敷衍了。

魅影與小C,這兩個靈魂角色,對演員的聲線、演唱功底,聲音情感的轉化、表演的情感動機、角色本身的氣勢、氣質、都有非常非常高的要求。不走音、按部就班,只能在原版考卷上打到60分。

那麼還沒做到90分,怎麼可以急著「發揮自己」呢?

個人對卡司的感受 (按觀演順序)

何亮辰

4月30日的帶妝彩排場,也就是中文版Phantom的首批觀眾里,我在其中。當晚的魅影是何亮辰。

其實看到幕休的時候詢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是他。上半場帶著分不清演員是誰的狀態去看錶演,感受也相對客觀。當時的第一感受:這就是「中文魅影」呀。

何亮辰 劇照 天然

何的氣勢、唱法都很神似西區原版的魅影。魅影雖面容醜陋,但面具之上,他是一個注重自己顏值、禮儀修養和學問的「紳士」,不發瘋的時候,是非常decent的男人。而何亮辰的走位風格、有這樣的大氣。一張開嗓,「細如囈語,廣可沖天破雲」的渾厚、空間感就到位了。瞬間,我就相信了他就是掌控劇院的幽靈。這大概是因為何在義大利的歌劇學習經歷,令他的聲音格外有層次和衝破力。

表演上,悲情脆弱、情緒發狂的處理,何的魅影仍在把握「得體」的度,但其實我覺得,可以再暗黑、再摧毀、再癲狂、再深情一些。沒有將人物的「邊緣」挖到極致。

阿雲嘎

阿雲嘎是資深的舞台演員,也是在劇目上演前,我最信任的魅影。看了3場嘎魅影,我覺得他把魅影性格里「愛玩」的特質發揮最突出。

魅影是個長期獨居的大小孩,對純粹的追求導致他有一顆近乎童真的純真之心,是藝術家的魅力氣質,愛玩是必然。嘎老師的魅影就是如此。吩咐劇院經理做事的唱段中玩味地唱出了綿羊音、逗弄眾人;出場後的走位風格,可用花俏來形容。舞台上的「嘎魅影」興奮、激情四射,同時也情緒敏感,悵然若失。嘎老師把情感的張力完全打開了。

阿雲嘎 劇照 天然

然而相對缺乏的,可能是對原著角色的一種共情。魅影雖有趣癲狂,但總歸,他是如此的微弱、如此的藏匿。收放自如中的「收」,「嘎魅影」仿佛沒有收回來。「嘎魅影」的腦電波仿佛也一直在影響著角色,3場魅影3種感覺。

「今天他比較調皮、那天他好像比較憤怒、上一次他比較憂鬱。」大概就是這樣跳躍又不安寧的感受。

但無可置疑的是,阿雲嘎的演繹想賦予中國魅影一些新突破,這種突破仍在實驗、前行。

劉令飛

劉令飛的表演,我感覺到了無限的誠意和傾情。傾情是劉師傅對作品的一貫作風。

劉的魅影,每一個自己設計的小動作非常多,我甚至能想像到他在家摸索角色時候的樣子,舞台上他與小C的互動給我感覺是最有「吸力」的,彼此的交流更細膩豐富。

劉令飛 劇照 王犁

《劇院魅影》對於劉令飛而言,最大的挑戰無疑是將魅影和他以往的一些「招牌狂人角色」拉開區別。他演過很多瘋狂人物,在那麼多「瘋男人」中,魅影無疑是瘋魔的巔峰…除了瘋狂之外,他還會給魅影加註一些什麼新成分,這值得每個觀眾自己親臨去感受。劉的舞台,總是喜歡留存這樣的「空白」去和觀眾神交。

看他的魅影,我時刻都能感覺到他很想衝破固有表演方式的個人情緒。常規調度對舞台經驗豐富的他而言遊刃有餘,他始終在找尋自己對魅影的解讀。這份努力非常顯現。

楊陳秀一

克里斯汀這個人物,聲音的出彩其實是大於表演的出彩的。她是韋伯理想的音樂天使,是女神般的存在。演好小C的一個核心就是,天籟之音的氣質。所以對於女演員而言,我會比較在意演唱的表演力。

楊陳秀一的聲喉非常穩、音也准,但每次沖高音的時候,略有一些 「上去了就下不來」的緊繃感,令觀眾容易產生焦慮。切換不太靈活、鳥兒般那種蜿蜒的變化不足,美聲的痕跡沒有很好地與音樂劇演唱融合,或者說,融合得還不夠自然。咬字太板正而帶了點厚實感。

楊陳秀一 劇照 尹雪峰

表演上,楊的靈動、年輕、可愛,使她演出了小C的懵懂和乖。然而經歷世事之後的成熟感轉換不夠明顯。也不懂為什麼,她對魅影憤怒時要那麼地咬牙切齒,有些用力過猛。

聲音的歌劇感,給她角色的演繹補足了很多分。

也是我認為,三個小C中,最接近原版克里斯汀人物氣質的一個。看得出來,楊陳秀一在台下的關注點大概完全放在外方導演的要求里,功課完成優秀。但表演和聲音一樣,二者都還略生硬,不放鬆。

林韶

林韶的克里斯汀一出場,我好像看見了一位性格特彆強勢、又熱烈的「卡門版」火辣的小C。一說台詞又像是一個搞笑女的性格出來了。不是貶義詞,大概是演員自身的性格沒有隱藏好,有些出戲的感覺。

林韶 劇照 尹雪峰

林韶的聲線有點像莎拉布萊曼。但不知是否在排練期間對歌曲的訓練理解上有點跑偏,唱得音準和節奏也有不少錯誤。人物氣質的表演上不夠寬廣,讓我瞬間有點看「三人狗血小愛情劇「的即視感。克里斯汀的無畏和堅強都沒有表現得很好。反而像一個在感情上比較衝動的都市女孩。

然而,比較有意思的是,林韶演繹出來的克里斯汀,對魅影增加了更多的不舍和留戀、表現出了深藏的愛情,這一點,她是三位中最凸顯這一情感的小C。

魅影和克里斯汀二人仿佛是最熟悉的故友的感情、這一點只有在林韶這直白的演繹中意外地表現了出來。可能鬆散的表演反而製造出了一種直白而接地氣的效果。

潘杭葦

潘杭葦的小C,比起少女感的楊陳秀一,多了一份淑女的穩重,比起熾熱活潑的林韶又多了一份含蓄的溫柔,好像是介入其中在性格刻畫上最接近小C的一位。

潘杭葦 劇照

但聲線也因為「穩」,而缺失了一些衝破蒼穹的天籟感、高音天使的空靈感和仙氣不足。潘杭葦小C對魅影與子爵的感情也平衡得非常接近原著的表述,不偏不倚。

潘杭葦的演繹非常飽滿,也很專業,就是缺了一點神韻和氣質,可能在舞台上再「無畏一些、勇敢一些」會更閃光。

個人認為:其音樂劇舞台演繹,略帶著一些部分國內原創音樂劇的小詬病,就是太多話劇式的語言、肢體表演,其實音樂劇的氣質是沒有話劇那麼寫實的。話劇演員會刻畫很多「生活氣」的細節,這些都不太應該出現在音樂劇中。不然就會有一種「話劇+演唱」的怪異感。

劇照 尹雪峰

總體來說,音樂劇《劇院魅影》中文版非常成功地將這部世界經典之作帶給了上海的首批觀眾。

在這文化演藝作品逐漸回春的階段,帶給了喜歡看戲的觀眾們一支強心針。

它如此華麗、鬼魅、浪漫至死,六位主演和其他演員們,一同合力呈現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夜晚。

Bravo!

-劇終-

Lan

一個「愛戲如命」的人

本文落筆於上海大劇院10餘場觀看後

封面劇照攝影 尹雪峰

配圖為劇照

經授權使用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話劇《春風十里不如你》 | 他們最後的14天,就像兩人依偎在天堂

評·漢藏雙語版話劇《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評·話劇《威廉與我》|這個舞台永遠感激他來過

評·《四張機》|在黑暗中尋找光亮

評·《最後晚餐》現實主義敘事中的悲情之歌

評·話劇《單寧》|只要你不離開,我就不殺你

聊·《說唱張愛玲》|在阿那亞的海風裡,走進張愛玲的傳奇一生

評·2023靜安戲劇谷的三部國際劇目 | 我們的樂園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林懷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蔣瑞徵 | 黃俊達

沈偉 | 杜邦 | 馮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張晉浩

大劇場版《枕頭人》 | 《傾城之戀》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電波》

烏鎮戲劇節

亞洲大廈| 進念二十面體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b0447ca871fb740d42dab7e8b35ea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