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出土稀世珍品:上古「雙性別」陶壺,專家:中華文明來自西方

2023-12-05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甘肅出土稀世珍品:上古「雙性別」陶壺,專家:中華文明來自西方

甘肅出土稀世珍品:上古「雙性」陶壺,專家:華夏文明來自西方

身為炎黃子孫,我們無人不被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所吸引,人們在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的同時,同樣也樹立了深深的愛國情懷。

但是如今有位西方專家說,中國的考古研究是從西方得來的,考古研究並不是我國本身所具有的,這個人就是安特生,他究竟為何這樣說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一探究竟。

在很多人看來,中華文明是從中原地區發展起來的,但事實上經過各種考古研究發現,中華文明的淵源不僅僅存在於中原地區,包括長江地區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區。

而這個專家曾經在中國發現了上古的馬家窯文化遺址,以及仰韶文化遺址,他在上世紀中期的時候,特意來中國進行考古調查。在甘肅的馬家窯村,偶然的發現了一個遠古遺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馬家窯遺址是在甘肅發現的,可是這個遺址也並不只是在甘肅的境內。對於上古遺址,它還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曾經在青海就出土了一個上古的文物「裸體雙性浮雕彩陶壺」。這件距今已經6000多年的彩陶壺可謂是集藝術與手法於一身,將裸體雙性這個關鍵詞發揮到了極致。

而後人對於雙性這個詞的理解還是比較多的,有的人覺得是男性社會的折射,有的人覺得是代表著我國古代的陰陽思想。彩陶壺以男女同體為主要構圖,體現著兩性的深刻意義,在遠古時期,兩性通常是天與地的溝通媒介,可以把人們的訴求向神靈傳達。對於兩性構圖的不同說法,也有人認為是單獨的女性崇拜,但無論它的寓意究竟是什麼,它都是罕見的藝術佳作。

而這個西方考古專家,因為曾經發現過仰韶文化遺址,所以有的人也稱他為「仰韶文化之父」,而有的人卻認為他是「西方殖民的幫凶」。

因為他始終相信中華的文明是來自於西方的,他的依據就是:他所發現的馬家窯文化,從青藏地區到中原地帶都是有所分布的,而且據他所說,從時間上看,青海要早於甘肅一帶。換句話說在青海挖出「兩性浮雕彩陶壺」之後,得出了華夏文明是從西方來的結論。

但是由於後來的考古研究日漸成熟,人們發現,位於中原地區的馬家窯文化要比青海地區的馬家窯文化早1000多年,而且甘肅出土的彩陶也要比青海出土的雙性彩陶壺早了幾百年。這也就論證了中華的文明是從中原地區向西不斷延伸發展的,從此也徹底的推倒了安特生的結論,同時也為中華文明正了名。

對於安特生這種混淆視聽的說法,最終還是被事實所推翻了,小編認為考古還是要以事實為依據比較好,過度的推測,只會砸了自己的招牌。但是通過這件事,也更加的加深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件好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af906a39ffc9a45efd104dd79bdf3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