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為什麼要棄保?原因很扎心,也很現實!

2024-09-26     平說財經張平

近些年,在崗職工都積極繳納社保。在招聘時,求職者除了解工資收入,還要詢問用人單位是否會替自己繳納社保。不同的是,靈活就業人員卻都選擇棄保。資料顯示,國內有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員只有5272萬人。這意味著,只有四分之一的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了社保。所謂靈活就業人員,就是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的群體。

而針對大量靈活就業人員選擇棄保的情況,很多網友感到難以理解。因為靈活就業人員與在崗職工相比,更需要一份社會保障。而一旦靈活就業人員選擇棄保,那就意味著,這些人將來連一點社會保障都沒有了。事實上,大量靈活就業人員選擇棄保,也有自己的難言苦衷,看完了之後就會覺得既扎心,又很現實!

第一,繳費金額自己擔,社保費用年年漲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由於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所以就要100%繳納社保,這樣的繳納社保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此外,現在社保費用年年都在上漲,原因是社保繳費是按社會平均工資比例進行繳費的。而社會平均工資漲了,社保費用也要同步上調。而在現實中,多數靈活就業人員收入減少,本來繳納社保的壓力就很大,再加上社保費用年年上漲。於是,很多靈活就業人員就只能選擇棄保。

第二,全額繳納社保,獲得保障卻很少

在崗職工在繳納社保之後,可以享受到醫療、養老、失業、生育、工傷等五大保障。而靈活就業人員卻只能享受到醫療、養老這二大保障。試想,靈活就業人員要全額繳納社保,換來的社保待遇卻遠不如在崗職工多。難道靈活就業人員就沒有失業和工傷等問題嗎?而在這種情況下,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

第三,如果提早去世,只能拿到40%的退款

按照相關規定,如果靈活就業人員在法定退休年齡到來之前,就已經提前去世。那繼承人只能領到40%個人帳戶裡面的資金。另外60%統籌帳戶的資金就退不了了,這就讓靈活就業人員覺得自己很吃虧。舉個例子,靈活就業人員老王,50多歲就去世了。老王之前繳納的社保費用總共加起來是10萬元,現在老王的家人卻只能拿到其40%個人帳戶里的4萬元,另外6萬元劃入統籌帳戶的繳費就無法退回了。

第四,繳費壓力大,領取養老金還不多

現如今,靈活就業人員要全額繳納社保,這個繳費的壓力是很大的。此外,靈活就業人員由於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所以他們繳納社保是斷斷續續的。正因如此,多數靈活就業人員不僅繳納社保是按最低標準繳費,而且社保繳費年限能達到15年最低標準就算很好了。

但既便如此,等靈活就業人員退休之後,發現每月的養老金也只有1-2000元。這在三四線城市生活日子都過得緊巴巴,就更別提在大城市生活了。所以,很多靈活就業人員看來:在繳費壓力大,退休後養老金數量又不多的情況,還不如自己存錢養老更實在一些。

第五,繳納社保,要想回本比較難

通常靈活就業人員如果是在60歲退休,那基本上要到68歲左右才能回本。這意味著,靈活就業人員必須要活到68歲以上才有得賺。而現如今,延遲退休來了,如果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長至63歲。

這意味著靈活就業人員要活到72歲以上才能回本。而在現實生活中,人活到70歲以上的機率是50%,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人是活不到70歲。而很多靈活就業人員覺得在延遲退休的情況下,繳納社保要想回本比較難,萬一活不到70歲以上,就很吃虧了。

現在有大量靈活就業人員選擇棄保,這對於他們個人和社保基金來說,都不是好事情。對此,我們提出三項建議y:首先,對於收入減少或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應該允許他們暫停繳納社保,等到收入恢復了,再繼續繳納社保;

再者,給靈活就業人員劃出更多繳納社保的檔次,這樣每個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檔次繳費。最後,讓靈活就業人員與在崗職工享受到同樣的社保待遇,把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給補上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af0096a4df62b8e17861dadc7f324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