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稱謳歌被曝將退出中國,之後維修保養交給廣汽本田來負責。部分謳歌經銷商在朋友圈甩賣庫存!退出那肯定是賣得不好,謳歌的銷量可以說是慘不忍睹,比如2021年廣汽謳歌全年上險輛只有6544輛。
和主流豪華品牌沒得比,二線中雷克薩斯為22.7萬輛、凱迪拉克為23.31萬輛,沃爾沃則是17.14萬輛。在如此龐大的中國市場,一個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汽車品牌,一年賣6k輛,新勢力造車都嫌不夠吃。
我查了查全國有49家謳歌經銷商,平均每家店一年賣133台,也就是每個月賣11、12台的水平,咋養得活4S店大幾十號人呢。別說掙錢了,因為熱愛賣謳歌得貸款上班。
賣得不好原因在哪呢?無非就兩個,產品不行,營銷不行。
我覺得這些年一個新品牌成功的範例就是領克,產品沒多少硬傷,營銷水平更是厲害,二者相輔相成。截止到今年1月,領克已經銷售了66.88萬輛,同樣是3缸的03能月銷破萬賣出去,你讓福克斯上哪說理去。
而極氪的問題恰巧是營銷團隊早期太猛了,拉高了我們的預期、軟體優化速度沒跟上,一時負面滿天飛,只待萬能的OTA。
謳歌這幾年在國內基本沒有什麼引人入勝的營銷動作,把NSX引入中國市場寄希望於提升品牌形象。但這款車最為津津樂道的則是中間搞過一次官降,好傢夥,直接從289萬元砍掉100萬。只賣189萬元。
更誇張的是支持凈車價5%的超低首付,也就是首付9.5萬。再次好傢夥,本來打算全款提飛度,一不留神直接成為NSX車主,這輩子算是交給謳歌了。
另外謳歌這個品牌對於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存在意義是什麼或者是標籤是什麼,你可以說本田省油,買發動機送車。
謳歌呢?更高級的本田?也沒和本田有什麼本質的差異,甚至內飾沒冠道豪華感強。
包括謳歌自己找的代言人或者是品牌大使什麼的,都是熱衷於找一些成功有內涵的中年大叔。 比如怪才導演姜文、作家馮唐,試想這二位換到奔馳、雷克薩斯、路虎是不是更適合。
提出所謂「以性能論豪華」的品牌主張,最後呈現給消費者的就是全系部分車型上了所謂A-Spec套件。整體來看依舊是不怎麼豪華,不怎麼運動。手上的王牌SH-AWD技術如何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話題?也沒下功夫,遠沒有奧迪的quattro深入人心。
再說產品層面,當品牌做不到像奔馳那樣的影響力,就只能靠產品說話。謳歌現在能賣的就是CDX和RDX。CDX來自於繽智同平台,沒錯,它是一款指導價22.98萬元起還是扭力梁的豪華品牌緊湊級SUV。
有人說2660mm的軸距都敢叫緊湊級,你是沒看現如今豐田威颯2690mm的軸距就是中型SUV,CDX定位緊湊級也算是謙虛了。
扭力梁不是問題,而且它自帶一套目前本田在中國市場獨一份的動力組合,那就是1.5T+8速濕式雙離合。它16年上市的時候,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奔馳GLA、英菲尼迪Qx30,CDX還是特點鮮明且豪華品牌中相對有點性價比。
銷量表現不溫不火,核心原因在於它定位就是小車,也不可能成為絕對走量的車型。 另外一款RDX,當年我們還是拍過一條趣味說車的《看銷售如何忽悠你買走一輛豪車》。
拋開品牌和設計層面,RDX在硬體層面確實是可以寶馬X3一較高下,好開,自家10AT變速箱確實是比冠道上那個ZF 9AT好用。然後彎道利器SH-AWD加持下,這是一台能打動駕駛者的車。
也有缺點,偏愛高轉的2.0T發動機,綜合11L/100km的油耗。雖然不太可能對車主生活產生影響,和X3 30i那種9L左右的水平還是有差距,另外風噪和發動機噪聲又比較突出。你就會質疑本田打造這個豪華品牌至少在中國市場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
按照「以性能論豪華」標準來說,RDX性能沒有那麼極致,豪華也不強,再加上品牌劣勢。就像我說的,可能你曾經對RDX心動過,但理性思考買主流的車型靠譜些。如今看來,你會慶幸你的選擇,果然謳歌給不了天長地久。
謳歌如果真的離開,一點也不可惜。有車也不知道咋賣、海外新車型導入速度緩慢,謳歌在新能源市場裡也沒排兵布陣。謳歌肯定是迷茫的,沒搞清楚玩法,也不願意徹底本土化。
面對中國市場這個十字路口顯然退出就等於及時止損,把舞台全力讓給本田才是正道。也為後來的捷尼賽思等品牌提個醒,沒有做好準備就別瞎折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adaf447ae0ecc682e480b9c019f1b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