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漫迷們每年4月、10月苦等日漫新番的時候,大概都在心裡默默替國漫加過一句戲,什麼時候國漫能有這樣令人期待的新番列表就好了。
時光荏苒,國漫群星璀璨的時代或許已經來了。
《詭秘之主》《劍來》……
這是國漫群星璀璨的時代
作為資深動漫迷,我準時蹲守了騰訊視頻動漫大賞2023年發布會的直播,能感受主辦方暗戳戳藏了很多心思。
比如下午兩點前,會場還像漂浮在夜空,僅有星軌來勾勒出光亮,兩點後,這片空間被各種登場的作品點亮,在動漫豐富的「多元宇宙」里跳躍穿行。
在看到《詭秘之主》PV的時候,我確實有種震撼的感覺,第一反應是「不是吧,這麼複雜的IP也能漫改嗎?要素過多毀IP啊」……
但預告片里「詭秘」的味兒真的很對:多雨的魯恩城市、紅月照耀下詭異的薄霧、非凡世界中扭曲纏繞的符號與異像、閃現而過的諸途徑非凡者戰鬥,還有藏在背後的國家、王權與諸神爭端……
作為近年來網文的優秀之作,《詭秘之主》一直被認為是王炸IP。
它能夠駕馭複雜的戰略和心理描寫,能夠構建起複雜的世界觀,畫面製作的精美程度也能與優質的故事內容相匹配,這是動畫工業成熟的標誌。
這次亮相的王炸IP不止一個,烽火戲諸侯的《劍來》被稱為網文中的「意識流」。
「籠中雀,水中月,我有一劍,覆海升天」,《劍來》動畫出鞘預告發布,同樣讓我感覺驚喜,水墨風的打鬥頗能表達武俠中「劍氣」的意味。
要在大量古龍式的心理描寫中暗線起伏,一個個小故事構成的主線劇情抽絲剝繭,在「中國風懸疑」的外殼下描摹出國人心中孤舟仗劍、快意恩仇的江湖。
這一部的改編難度,一點也不比《詭秘之主》小。
論起來,《詭秘之主》《劍來》都算是比較近的作品了。
我們在發布會上還能看到很多熟悉的「老面孔」,《遮天》《斗破蒼穹》《惡魔法則》《仙逆》,還有更古早的《誅仙》……
隨便哪一部原著小說網文世界都是擲地有聲的名字,甚至是可以上網絡文學史的。
已經出到第七部的《畫江湖之不良人》,也是國漫的老牌IP了。
國產動漫製作的畫面技術已經站上一個台階,只要解決人設、故事的磨合,國漫崛起的日子,或許比我們所有人想像的都要近一些。
開眼界,第一部AI輔助動畫也來了!
片單中,我還看到了國內首部人工智慧輔助動畫,《魔游紀人工智慧輔助篇》的預告片。
故事說的是在幻想的九州大陸上,有異人和常人兩族同存,而少年「江流兒」因為天入上古秘寶,成為雙方爭奪的目標。
為了活命,「江流兒」與三名夥伴共同踏上了探險、救世、尋寶的西遊之旅。看了一下預告片,畫面精緻生動,看不出AI操刀的違和感。
之前我們聊過幾次AI焦慮事件,有人對AI的發展抱有戒心,可事實是,在AI技術輔助下,網文小說漫改效率提升了20%以上,越來越緊湊。
新時代的國漫要騰飛,還是少不了技術基礎支持的,騰訊視頻燃動宇宙工作室群不斷探索,就在技術浪潮的更迭中保持了高速成長的節奏。
對於漫迷來說,這或許不是最好的時代,但一定是個最令人懷有期望的時代。
曾幾何時,提起中國動畫,人們只會嘆息上影的水墨時代已經過去,日漫橫壓所有國創的時候,大家嘴上罵著「不爭氣」,誰心裡不是期待著能有「靈性奇幻,中國製造」的好作品呢?
國漫或許並沒有像一部分人期待的那樣,迅速成長為參天大樹,但這許多年來,它一直在吸收養分,默默成長。
即使最挑剔的漫迷也得承認,國創從只靠情懷加分,到畫面被人認可,再到現在嘗試逐步解決「故事核」的問題,它肯定是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
向古人「借了一劍」,國漫還在默默成長
這一大批IP作品中有兩個大亮點,一個是網文這個深不見底的素材池,充滿原創的活力,這和當年的日本輕小說一樣,可以為動漫創作提供無限的靈感和寶藏的。
另一個值得欣喜的地方,是「中國風」繼續吹拂。
已經成為時代記憶的水墨動畫,早就為國漫打上某種文化烙印,陪伴我們童年的《仙劍》系列IP依然在活躍,《仙逆》中的十二重樓修煉體系、《天龍八部》的武俠內核與歷史上的胡漢矛盾仙、《鬼吹燈》在靈異以外的諸多傳統文化細節……它們實際上是同一個文化實體的不同側面。
而當我們審視《一人之下》這樣的優秀作品的時候,會發現它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真切地從傳統文化和現代內容工業體系中都汲取了營養。
看上去喪兮兮有點像街溜子的王也是武當道士,繼承了八奇技中的風后奇門;張楚嵐、張錫林背後是「道高龍虎低頭」的天師道祖庭,清純學妹柳妍妍則來自湘西趕屍家族……
所以不需要太多特別提示,中國觀眾的目光自然能夠穿透這些年輕人略帶無厘頭的大鬧和玩世不恭的人設,認識到這是一個穿行在那些源遠流長的古老傳說中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故事。
即使是故事中的配角,也都可以挖出一些「厚實」的背景,東北出馬仙、神算諸葛家族,隨時可以開始支線劇情。
可以說《一人之下》這個奇幻背景下的懸疑+熱血的故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半在人間」的真實設定,才有了與現實聯結的接口,能夠使觀眾瞬間入戲,產生共情。
類似的,我還期待《眷思量第二季》《谷圍南亭》《一念永恆》《白日夢短片集》……
從根本上說,這些仙俠/武俠作品改編有一種特別的文化價值,它源自於人們對「文化本土」的認同,對中國元素的眷戀與情懷。
江湖夜雨十年燈,傳統文化題材可以被視為一種「題材紅利」,但它也不止是一種紅利。
用網文小說里的話說,這大概算是當代文化內容產業向古人「借了一劍」,文明古國的文化認同,是中國文創的天然優勢。
借來萬古英雄劍,劈波斬浪立潮頭,這不好麼?
結 語:
國漫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不僅和平台、作者有關,更與消費者和輿論有關。我們自己的動漫多到看不過來,很久以前,不少漫迷都做過這樣的夢。
可當這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許多人又生出許多不滿意來……當然,可以批評,合理的批評能幫助國漫走得更穩更遠。
可是當夢境來臨的時候,想想一路篳路藍縷走來的國漫有多難,想想為愛發電的前輩有過的付出,難道不該對國漫多一些溫情與寬容麼?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大夢新覺,繁花過眼,有那麼多動畫看的日子,感覺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