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妹妹剛成團,這邊姐姐要出道,後浪來勢洶洶,前浪也不甘心就倒在沙灘上。
這不,《乘風破浪的姐姐》從開播起到現在,一直都是熱搜不斷,不少過氣的姐姐們再度翻紅,成為話題中心。
阿美今天就來為大家分析分析,《浪姐》到底為什麼能這麼火?
1、大咖雲集,造梗不斷
大咖助陣的節目非常之多,但一個全是大咖的節目可不多見。其他節目需要提前預熱造勢,《浪姐》卻是還沒開播,就已經把吃瓜群眾的胃口吊到最高。
各式各樣的梗也是層出不窮,甚至導演親自下場挑選大家心目中的姐姐人選。
雖然後來也沒談成,還被藝人工作室親自辟了謠,但這熱度炒起來了不是。
陣容從一線戲骨到台柱主持,初代偶像張含韻都已經三十加了。
說來節目組的本事也是不小,《中餐廳》里,wuli曉明被群嘲出圈,口碑是一掉再掉。
沒想到還能不計前嫌,再次出山主持芒果台節目。
不過,這一場翻身仗他打得也確實漂亮,搖身一變成端水大師,把「嘲梗」轉為「憐愛,「小明聽我的」過去了,現在是「小明歷險記」(給後期加雞腿)。
不愧是觀眾親封——選秀祖師爺。真性情真舞台,黑料紅料都夠精彩
除去過氣女星再就業,這檔節目最大的看點就是:真。
對比不修音就堪比車禍現場的妹妹們來說,姐姐們可是真跳真唱全開麥,絲毫不帶怯的。
哪怕順拐了,也是意外的可愛。
姐姐們的真性情更是為節目增色不少,
黃齡霸氣直面不紅的事實,「總比人紅歌不紅好吧」,
綺綺子也不只有傻白甜的一面,還會替不懂拒絕的隊友回絕,「她現在沒有空」,
寧靜從開始的冷酷,「我怎麼還不哭」,
到後來為了團隊灑淚。
當然,這個節目也像個娛樂圈小型修羅場,表面一團和氣,實則暗涌不斷,紅了就遭不住黑,一些姐姐們的舊料也統統被考古挖了出來。
不得不說,舞台是次要的,姐姐們的人生處處比舞台精彩。
2、花式討巧,飯圈女孩才是經濟來源
這場選秀成功的背後,節目組討巧的部分也不少。
資本眼裡最清楚,年輕女孩到哪兒都是消費主力軍,綜藝節目的製作更偏向女性胃口也合情合理,畢竟誰有消費潛力誰就是大爺。
男藝人的綜藝節目多,主要也在於市場,觀眾愛看才給了他們機會,就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樣,妹妹們看得新鮮,姐姐們才有勇敢表現的舞台。
《浪姐》毫無疑問就是這樣一檔包裝成熟的優質產品,利用熟練的飯圈語言,女團的流行趨勢,好風憑藉力,爆火出圈也就不奇怪了。
3、被嫌棄的男明星們到底做錯了啥
值得一提的是,《浪姐》剛火,孫紅雷就發微博要求再來一檔「披荊斬棘的哥哥」,
但網友並不買帳,大談姐姐們如何自律,年近半百的身材也還是纖細勻稱,皮膚還是光滑美麗。
反觀哥哥們呢,發福的發福,禿頂的禿頂,有幾個還能跟姐姐們比的?
更直觀的是在一部電影中飾演夫妻的閆妮和黃磊。
四十多歲的閆妮是這樣的,
同樣四十多的黃磊,肚子上的肉浪著實讓人不適,
眼睛瞎了。
更不用說當下市場男性綜藝的占比遠遠高於女性,憑什麼女性綜藝爆火,哥哥還要來插一腳?
由此看來,《浪姐》這檔節目的爆紅,很大程度上也是借著女性地位這一社會議題的東風。
任何事情的崛起,都有土壤,也反映出一個客觀事實:「女性權利」在網絡上一定比「男性權利」更有話題。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得巧不如學會討好。
阿美最後也想感嘆一句,能在短時間內hold住這麼一檔節目,導演組真的不容易,也欣慰咱內地綜藝節目,有這樣一檔出色的綜藝,主流倡導尊重女性,現實生活才能更好。
三十歲又怎麼樣,只要你願意,前浪還是後浪,都可以乘風破浪。
(娛樂綜藝編輯/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