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功勞簿上的五虎大將戰績:趙雲三勝半負張飛三勝一敗,關羽馬超幾勝幾敗?

2023-12-11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劉備功勞簿上的五虎大將戰績:趙雲三勝半負張飛三勝一敗,關羽馬超幾勝幾敗?

蜀漢五虎大將和曹魏五子良將、江表十二虎臣一樣,都是《三國志》明確記載的人物,而且都是分組列傳。不承認劉備有五虎上將,就不能說曹操有五子良將、孫權有十二虎臣。

說蜀漢只有四虎,那是易某人的「創新」,把郭嘉吹成「宇宙第一謀士」,也是某些網文的傑作,事實上郭嘉不但跟諸葛亮沒法兒比,跟荀彧、荀攸、賈詡也不是一個檔次。

《三國志》對蜀漢五虎大將的特點總結得很是精確: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並有國士之風;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基本相當於西漢開國元勛灌嬰和夏侯嬰。

如果把蜀漢五虎上將分成三個檔次,那麼關羽張飛是與劉備「恩若兄弟」的原始股東,馬超是後來加盟的一方諸侯,趙雲和黃忠則是衝鋒陷陣的悍將。

關羽張飛是劉備的起家班底,趙雲入伙的時間也比較早,而黃忠和馬超不但歸隊時間較晚,而且死得也比較早,在劉備集團的戰功,還真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黃忠陣斬夏侯淵,馬超兵敗下辨,連累得張飛的履歷表上也添了一次敗績。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依據《三國志》《華陽國志》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史料、地方志,來看一看與《三國演義》描述不一樣的蜀漢五虎大將:趙雲四戰三勝半負,張飛三勝一敗,關羽、馬超、黃忠戰績如何?

有人說趙雲是文官而非武將,但是《三國志》寫得很明白:他是劉備強摯壯猛的爪牙,給劉備管過騎兵、當過牙門將軍、留營司馬,也就是騎兵司令和禁衛軍統領、荊州保安司令,他基本相當於嘉靖皇帝身邊的錦衣衛首領陸炳,或者是老蔣手下的軍統局副局長戴笠。

趙雲是有過單獨帶兵經歷的,而且前三次帶兵都打贏了:劉備入川受阻,急招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征虜將軍張飛、牙門將軍馳援,「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兩戰全勝;漢水之戰,黃忠劫糧遇伏,趙雲救出黃忠,又用「空營計」嚇退並擊敗曹操率領的主力,「公(曹操)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趙雲在劉備活著的時候,三戰全勝,贏得了常勝將軍、虎威將軍的美名,但是跟著諸葛亮初次北伐,卻碰了一個硬釘子,打了半場敗仗。

趙雲此戰只能算半敗,是因為他帶領的是少數疑兵,面對的卻是曹魏大將軍曹真親率的主力——張郃帶領偏師迎戰諸葛亮和馬謖的主力,諸葛亮本想「田忌賽馬」,結果卻成了兩線全輸。

這裡順便說一句:諸葛亮初出祁山、馬謖失街亭,都跟在荊州訓練水軍準備打孫權的司馬懿沒有關係,當時曹魏的總指揮是曹真曹子丹:「諸葛亮圍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魏明帝曹叡)遣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亮出軍,揚聲由斜穀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蜀漢疑兵打不過曹軍主力,而且根本就不能打,所以趙雲一看疑兵露餡,就趕緊親自斷後撤兵,人馬損失輕微,輜重也沒有丟失,所以這一仗只能算半敗——如果換一個不穩當的將領,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箕谷之戰並沒有真正打起來,雙方勢力懸殊,能跑掉就算不虧,所以我們盤點史料中的趙雲戰績,只能說三勝半敗,這個戰績,雖然不如張飛在宕渠、蒙頭、盪石一線擊敗張郃那麼顯赫,但是也足以讓趙雲躋身五虎行列了。

張飛入川,與諸葛亮、趙雲兵分三路,趙雲拿下江陽、犍為兩郡,張飛攻克巴郡抓獲將軍嚴顏,這樁功勞不比趙雲連下兩城小。

張飛在漢中打得順風順水,別看張郃後來很囂張地欺負諸葛亮和馬謖,張飛活著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張郃出頭的機會。

張飛有勇有謀,劉備稱帝後讓張飛領司隸校尉,就說明張飛當特務也很夠格:司隸校尉是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察官,手下有一千二百名特種部隊,基本相當於東西廠廠公、錦衣衛都指揮使、九門提督三任一肩挑。

張飛在長坂橋前單槍匹馬嚇退曹軍,保護了即將被追上的劉備,圓滿地完成了斷後任務,這場完勝的意義,就在於沒有張飛故布疑陣虛張聲勢,後來的赤壁之戰根本就不能發生了。

張飛最後的敗績,是吃了馬超的掛落:他倆聯手進軍下辨,被曹洪曹休叔侄擊退,還折損了大將吳蘭和任夔。

張郃的綜合能力強於曹洪,張飛能把張郃打得棄馬緣山而逃,卻奈何不得曹洪曹休,一般因素是馬超「數奇」:馬超很勇悍,名氣也很大,但就是沒打過像樣的勝仗,投降劉備後,也就是打過下辨一仗,然後就銷聲匿跡了,所以馬超在劉備集團的勝績為零——他只有一次真正帶兵作戰的機會還輸了,往後劉備也不敢用他了。

馬超在潼關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把許褚累得脫掉盔甲,那都是小說虛構,即使是真的,也跟劉備沒有關係——當時馬超是韓馬聯軍統帥之一,有自己的軍隊和地盤,根本就不會鳥劉備。

劉備加封馬超,有點千金買馬骨的意思:像馬超這樣不孝不義且窮途末路的人在我這裡都能封侯拜將,別的小軍閥還不蜂擁而來?

馬超的很多戰功都是羅貫中虛構,羅貫中還特意把馬騰被誅三族放在了馬超起兵反叛之前,顛倒時間順序和因果關係,為馬超圈了很多粉,但是真正看過三國史料的,對馬超都不會有好印象:前有呂布,後有馬超,呂布殺義父,馬超坑親爹,果然是一路貨色!

馬超在劉備麾下沒有打過勝仗,關羽曾經「絕北道」卻不曾守華容,所以義釋曹操也是假的,過五關斬六將也是假的,斬顏良是真的,誅文丑存疑,但是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在劉備眼裡卻不是功而是過——關羽斬顏良的時候,劉備還在袁紹那裡混飯吃,文丑被殺時,跟劉備是搭檔:「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丑,再戰,禽紹大將,紹軍大震。」

關羽斬顏良替曹操建功,卻將劉備置於危險境地,這可能是因為當時通訊不發達,關羽沒有得到劉備就在袁軍的情報,眼神不好,也沒看見劉備和文丑並馬而行——這是替關羽辯解,筆者這樣說的時候,也有點虧心。

不管怎麼說,關羽都是一位名將,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這一樁大功勞,任何人都不能抹殺,只可惜關羽被呂蒙偷家、戰友叛變、徐晃打劫,襄樊之戰先勝後敗,最後連荊州都丟了,所以關羽在劉備建立基業後立過怎樣的戰功,大規模作戰幾勝幾敗,還真不好評說。

筆者不好評說,而且可能遺漏了某位虎將的戰功,所以最後的結論,還得由讀者諸君來下:在您看來,在劉備的功勞簿上,關羽和馬超應該記錄幾勝幾敗?要是按戰役或戰鬥勝敗排座次,蜀漢五虎上將的前三名應該是誰?關羽和馬超應該位列第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