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田排長消滅215個美軍,全排零傷亡,秘訣是人手一把小鐵鍬

2024-01-02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郭忠田排長消滅215個美軍,全排零傷亡,秘訣是人手一把小鐵鍬

1950年,隨著毛主席的一聲令下,數十萬志願軍跨過中朝邊境,進入朝鮮開始了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作戰行動。

這場戰役爆發之後,嘲笑、諷刺的聲音瞬間如潮水一般湧入了中國,因為在不少人看來,當時新中國僅僅是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國家,並且還沒有從戰爭中完全恢復過來。

而反觀美國,早已經成為了能夠和蘇聯對抗的軍事大國,這樣兩個實力相差懸殊的國家,中國又怎麼會是美國的對手呢?

因此他們毫不客氣地嘲諷我國完全是自不量力。

然而雙方在朝鮮戰場上照面不久之後,美軍就在戰場上吃了虧,他們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所向披靡,反而被打的節節敗退,直接損失了215名士兵。

而我軍在這場戰役中甚至沒有任何傷亡,這則消息迅速震驚了全世界。

不少人對此產生疑問,志願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面對強大的美國,他們為何能夠沒有任何傷亡就消滅了美軍215人?

而作為曾經親自帶領團隊取得勝利的郭忠田排長道出了其中的「秘訣」:「每次作戰的時候,我都會要求每一位將士準備一個小鐵鍬,這次戰役我們就是靠著這個小鐵鍬獲得勝利的。」

1950年對於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來說無疑是最難過的一年,剛剛從戰爭中脫困的民眾們還沒能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美國的戰機就趁著侵略朝鮮的時候,不斷地入侵我國邊境,一再挑動我國的底線。

忍無可忍之下,毛主席當即作出了出兵援朝朝鮮的決定。

10月19日晚上,彭德懷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親自帶領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39、40、42軍以及兩個師、一個高射炮團和兩個兵工團奔赴朝鮮戰場。

數十萬將士們喊著「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口號,唱著嘹亮的軍歌跨過鴨綠江,到達朝鮮境內。

對於我國來說,這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美國擁有著當時號稱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蘇聯抗衡幾十年依舊不落下風,而我國卻是一個剛剛成立一年時間的新政權。

各項繁雜的事務、經濟的發展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恢復,甚至連民眾們的溫飽都還是個大問題,面對拿著各種先進器械和武器裝備的美國,我國使用的還是從戰場上淘汰下來的各國的舊武器。

那是我國當時能夠拿出來的最好的裝備,卻被各國嘲諷我國志願軍拿的武器是「萬國造」。

但即便如此,我國的志願軍依舊前仆後繼地奔赴朝鮮戰場,想要為保家衛國出一份力。

10月25日,入朝僅6天時間,志願軍就主動發起了第一次戰役,由於這次戰役發起的比較突然,再加上美軍嚴重低估了我軍的作戰能力,因此他們在我軍的圍攻下很快就節節敗退,退到了清川江以南,使得「聯合國軍」成為了全世界的笑話。

但這次戰役也有沒有那麼順利的地方。

當時第38軍在志願軍總司令部的指揮下,負責追擊熙川江向南逃竄的敵人,他們原本計劃直接穿插軍隅里、新安州等地,從而切斷敵人的南逃之路,保證正面戰場的作戰。

然而或許是因為初到朝鮮,還不太熟悉朝鮮的形勢,他們誤將美國的一個營當成了黑人團,因此錯失了截擊美軍的良機,導致美軍一個不落的全部逃了出去。

第8軍軍長梁興初為此感到十分惱火,總司令的訓誡仿佛還在耳邊迴蕩。

「我讓你們往熙川穿插,你為什麼不給我插啊!」

梁興初心中瞬間上來了一股氣,他不服氣,他要帶領38軍證明給總司令和所有抱著期待的全國民眾們看,一次作戰失誤並不能證明什麼。

很快,他們就等來了這樣一個機會。

11月25日,在前線吃了大虧的美軍不願意就這樣吃個啞巴虧,整裝準備後,當即決定發動第二次戰役。

這次戰役沒了第一次的出其不意,就必然要在戰術上下更多功夫,更何況,這次「聯合國軍」出動的兵力比第一次戰役足足多出來幾倍。

他們在西線安排了8個師、一個旅和一個團的兵力,顯然要將主要的戰線放在西線。

而志願軍總部對於這樣的情況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將主要的戰線安排在了西線。

「聯合國軍」信心滿滿地認為,這次經過一番謹慎的不制止後,我軍面對這樣的鋼鐵之師,必然沒有勝算,這次作戰他們可謂是信心滿滿。

然而戰爭開始之後,38軍和42軍就西安殲滅了德川和寧願的兩個師,隨後又切斷了「聯合國軍」部隊的退路。

不過兩天時間,40軍就開始向球場、价川方向發起了進攻,而50軍、66軍和39軍分別向博川、安州等方向開始發起進攻。

此時截斷美軍的退路成了最緊要的任務,如若不然,他們還會像上次一樣,逃之夭夭。

身為抗美援朝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也緊緊地盯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尤其是上次曾經不小心「放跑」了美軍的第38軍。

梁興初深刻地意識到,這次戰役就是他帶領38軍「將功贖罪」的好機會,因此面對戰場嚴峻的形勢,梁興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當天黃昏時刻,戰鬥基本上已經接近了尾聲,价川的美軍無力支撐,便有打算故技重施,沿著南逃的路線撤回南韓境內。

此時一直死死地盯著戰場的彭德懷率先看出了美劇呢意圖,他當即向38軍下令:立刻插入三所里,攔截撤退美軍。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梁興初不敢大意,當即指示部隊開始向三所里穿插。

好在113師動作及時,經過14個小時的疾行,終於按時穿查到了三所里,並且和美軍騎1師打了個正著,雙方當即展開了激戰。

此時的美軍已經是慌不擇路,他們一邊向我軍的陣地發起猛攻,一邊開始尋找其他的退路。

很快,偵察參謀就發來一條新的指示:美軍有改變路線,從龍源里逃跑的跡象。

師長江潮知道他們不能再重蹈上次的覆轍,幾乎是連氣都不帶喘的喊道:「把二梯隊337團拉上去,拚死也要給我趕到龍源里,截住敵軍。」

很快,一營一連和三營八連就開始往龍源里趕過去,而郭忠田帶領的一連二排就成了打前鋒的尖刀隊。

按時趕到龍源里,打開陣地,留下美軍,一時間所有的重任全部壓在了郭忠田身上。

別人帶兵要求帶的都是武器彈藥和足夠的糧草,但郭忠田帶兵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必須要帶一把小鐵鍬。

這一路上他們邊走邊打,只要攻克一個美軍的陣地,他都會要求每個人撿一把美國的洋鍬。

當時有人提出,他們是疾行作戰,需要在限定的時間內趕到指定的地方,所以最好拋棄一些不必要的負重,比如鐵鍬。

可是郭忠田卻一口回絕了,他說:「不要小瞧了這一把鐵鍬,有時候這把鐵鍬的作用甚至能頂上一個班、一個排的戰力!」

事實證明,在那個和美軍裝備差距懸殊的戰鬥中,郭忠田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到了龍源里之後,美軍的隊伍還不見蹤影,郭忠田率先登上了主峰,拿著望遠鏡,對周圍的環境觀察了一番。

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山頭北側的一個山包,山包距離公里不過幾十米的距離,一旦打起來,他們能夠占據高地打支援,美軍的坦克又上不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同時在山包的巨石下面還有一個洞口,剛好能夠容納一個班的戰士,郭忠田當即就確定了,將他們的主戰場安排在這裡。

布置好作戰位置之後,又看了看周圍的地勢,總覺得有些不踏實,便下令道:我們在這裡挖一些防禦工事,迷惑敵人的視線。

可是此時一些將士們的眼皮都快睜不開了,他們為了按時趕到這裡,連續幾天幾也沒睡個好覺,好不容易有了能夠喘口氣的時間,都想要趁這個時間打個盹。

有人想郭忠田表達了自己不滿的情緒,郭忠田畢竟也帶兵作戰多年,自己的兵在想什麼他又怎麼會不清楚?

他並沒有在這個時候批評將士們,而是先安撫了他們的情緒,緊接著又說道:「毛主席說打仗有矛就有盾,美國佬有矛,咱們修工事就是造盾的,盾造好了,打起仗來就能少流血,少死人,只要能用上一次,就夠回本了。」

在郭忠田的鼓勵下,將士們又逐漸打起了精神,開始了熱火朝天的修築工事,一直到第二天天色快亮的時候,他們才在郭忠田的指示下,修建好了工事。

眾人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準備迎接美軍的到來。

然而正當他們休息的時候,一直在陣地上走來走去的郭忠田忽然又將他們叫了起來:「兄弟們,咱們到對面的山頭上再造一些假工事吧,等美國佬來了,咱們就跟他們來個真假美猴王。」

儘管眾人已經是疲憊不堪,但是他們還是在排長的指示下,跑到了對面的山頭,完成了又一個虛假的防禦工事。

防禦工作終於做完了,此時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郭忠田看著準備完善的陣地,剛準備鬆一口氣,就看到了從三所里方向開著車慢慢行駛過來的美軍部隊。

郭忠田看準時機,命六班班長張祥忠打響了第一槍,隨著為首的車輛因為油箱爆燃被迫停止,郭忠田當即一聲令下,讓四班的將士們發起了衝鋒。

他們一邊追趕瘋狂竄逃的美軍,一邊搶奪美軍的物資。

將這些人解決之後,重頭戲開始來了,郭忠田遠遠就聽見美軍坦克的聲音,他們趕忙躲起來,準備再度發起進攻。

但誰知,郭忠田忽然下達了一個命令,那就是不允許打坦克,放坦克過去。

原來他意識到如果此時貿然打坦克,他們勢必會損耗更大,甚至有可能在這裡陷入僵局,畢竟他們根本沒有能夠反制坦克的兵器,不如乾脆將坦克放過去,集中精力對付後面的卡車部隊,這樣還能給他們造成一種這裡沒有埋伏的信號。

果不其然,50多輛坦克順利度過這裡之後,後續的炮車、卡車載著滿滿的物資和士兵緩緩地向這裡行駛了過來。

郭忠田看準時機,一聲令下,大量的子彈和炮彈就傾瀉而下,烏泱泱的人群瞬間倒下了一大片。

美軍被嚇得四處逃竄找掩體,隊伍也因為前面的阻礙不得不暫時停了下來。

雙方激戰了片刻,戰場才暫時平靜了下來。

但郭忠田片刻不敢放鬆警惕,因為他知道這平靜只是暫時的,美國一定還有別的手段。

果不其然,下午兩點左右,天空中忽然響起了一陣轟鳴聲,美軍竟然派來了空軍進行支援。

隨著大量的炮彈落下,美軍在陣地上轟炸了半個多小時才潸然離去。而此時郭忠田卻躲在戰壕里發笑,因為美軍轟炸的根本不是他們,而是此前為了迷惑視線挖建的假戰壕!

美軍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費盡力氣的反攻,竟然沒能傷到我軍將士分毫,自己反而折損了200多人,只好夾著尾巴倉皇逃跑了。

這次戰鬥打響了郭忠田英雄排的稱號,38軍也隨著這場戰役的勝利徹底出了一口惡氣。

而郭忠田後來在戰鬥中的表現依舊不俗,為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a2c5d2033bc9194135da80ccb8f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