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是這麼打趣自己「懶」的:
「一想到出門要洗頭,我就懶得出門了」
「懶癌晚期的我,夢想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你不要跟我比,我都懶得跟你比」
當然,這裡的「懶」,
指的只是一種壞習慣,對健康沒啥影響,
但有一種「懶」卻真是病了,
甚至不及時治療,還有生命危險!
懶得不想動,小心是「懶漢病」!
渾身酸痛、沒有力氣,不想動彈,若還伴隨發熱、出汗,就要警惕可能是得「懶漢病」了。
懶漢病,原名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由於得病後會讓人「懶得不想動」,因而形象被稱為懶漢病。
懶漢病會傳染!
可別覺得這只是個細菌感染,要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其規定為了乙類傳染病!
光說乙類大家可能沒感覺,那就得請出同屬乙類的「大咖」們了——愛滋病、淋病、梅毒、登革熱……
它有3種傳播途徑:
不過,與乙類的「大咖」們相比,懶漢病相對好一些的是,人與人之間幾乎不傳染,主要傳染源是得病的豬牛羊,它的傳播途徑有以下3種:
- 消化道。吃了有菌的東西,如生水、生乳以及未煮熟的牛羊肉等。
- 呼吸道。吸入了有菌的氣溶膠,如被污染的飛沫、塵埃等。
- 皮膚。有傷口或者血液粘膜等碰到病畜或其排泄物。
因此,從事畜牧業的人比較容易感染上懶漢病,其他人只要不吃生食,特別是生乳、未熟的牛羊肉,感染的機率還是比較低的。
但是,我們依舊要對它
保持警惕的心理
因為
懶漢病,狡猾又可怕
症狀像感冒,不容易被發現
懶漢病的症狀表現,不具備特異性,並且很多時候會被誤診為感冒。
「發熱、乏力、全身酸痛、出汗」,看著這個症狀描述,第一反應你覺得是什麼?對,就是感冒。
如果沒有特別去篩查,誰也不會想到是懶漢病。並且,它還會有長達1~4周左右的潛伏期,明明已經感染了,卻什麼症狀都沒出現。
更麻煩的是,它還會像感冒一樣「自愈」。不用吃藥,過了一段時間後,所有不適症狀就消失了,接著,過一段時間(數周或數月後)又反覆出現「發熱、乏力、全身酸痛、出汗」。讓你誤以為是又感冒了。
反覆發作,出現嚴重併發症
懶漢病,若沒被及時發現或者沒有得到規範救治,病程就會被拉長。
同時懶漢病會反覆發作或出現併發症,如關節炎、勞動力下降、影響生育能力等,最嚴重的會終生殘疾,喪失勞動和生育能力甚至是死亡。
不過也不用太過悲觀,只要在懶漢病發燒後一個月內的急性期,得到規範治療,並且後續堅持療程和醫囑,大多數患者的不適症狀都會消失,並且不會或不大影響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若是感冒發燒10天以上還沒有好,或者近期內反覆發燒,並且前段時間還吃過生乳、生牛羊肉,一定要及早到醫院感染科就診,向醫生說明情況,及早做懶漢病的相關檢測,以免延誤病情。
確診懶漢病也不難,通過血清學檢驗、細菌培養等就能揪出「它」,只是由於懶漢病的症狀表現太像感冒了,容易忽略從而未能做此類針對性檢查。
懶漢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治療懶漢病不難,其實就是抗菌(抗生素)治療。
Ps:通常來說,懶漢病只要及時救治+合理用藥,90%的人會被治癒。
但難的是,需要持續治療6~8周。當然,只要及時發現、規範治療,大部分的人都能被治癒。
只是要特別小心復發的可能。遺憾的是,對於是否復發並沒有特異性的檢測手段,只能看症狀。
- 一旦復發,就要繼續治療。
- 如果在數年內,反覆復發,基本上病菌會跟隨終身,很難再將它徹底去除了。
雖然憑藉現今的醫療手段,懶漢病極少會致人死亡,但考慮到它的不良影響,還是需要我們引起重視,並及時採取有效治療手段。
另外,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所以生活中應該做到:
- 不吃生乳,各類奶及奶製品須經消毒處理後食用;
- 肉類食品不要生吃,最好煮至全熟;
- 準備兩塊砧板,生熟分開使用;
- 不吃生水,飯前便後注意洗手。
Ps:另外,對於從事畜牧業的人群來說,做好個人防護和牲畜檢驗、管理等,也是有效的預防。
總之
原本勤勞的一個人
突然變「懶」,同時還有反覆感冒的表現
特別是前段時間還吃了生乳、生肉的
一定要小心是「懶漢病」
越早發現、越早治療
預後就越好!
學到新知識的小夥伴
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參考資料
[1] 蔡晧東. 懶漢病:被忽略了的傳染病[J]. 中華養生保健(10):19-20.
[2] 閆修全. 布魯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建議[J]. 吉林畜牧獸醫(6):62-62.
[3] 長弓. 懶漢病歸正[J]. 家庭醫學, 1990.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a16lm8BxtCz63RLXo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