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類社會比喻成一片茂密的森林,而我們每個人就是其中的參天大樹,參天大樹都是從小幼苗生成的,而一棵小幼苗又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沒有那棵樹的成長是一下到位的。尤其是有些幼苗會更費些周折,就像人一樣。有些孩子往往在幼兒時會有些反常行為,而這時,您該怎麼做呢?各位親愛的家長,我看都需要三思而後行呀。
一、比如說,您的孩子也許會有「攻擊性」行為,一言不合,就會發飆,產生如此行為的原因,無外乎這幾點——一是父母的脾氣都非常不好,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不由得也成了一個易燃的「小煤氣罐」,另外一個就是現在的家庭條件普遍不錯,孩子們從小都生活在蜜罐里,父母寵著,爺爺奶奶愛著,不知不覺就寵過了頭,脾氣一天大似一天。闡述了產生攻擊性的原因,有些家長還是很迷茫。不錯,兒童處於這個年齡,有時不太會表達自己,往往會詞不達意,讓家長會大意,孩子會忍不住發脾氣,為什麼呢?因為他內心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他必須從另一個渠道發泄出來。這樣,就可能有了我們眼中的「攻擊行為」,譬如:大喊大叫,躺在地上撒潑,推搡別人,故意衝撞,又踢又打,甚至去搶小朋友的玩具。
這個時候,您該怎樣做?親愛的家長。這時,千萬要理智,不能一股火上來,和孩子對著干,硬嗆是絕對不行的。要學會耐心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他犟他的,這樣的行為總有個時間,你就給他時間哭鬧,等他累了倦了,自然會停下來。這時,你就要抓住機會,說一些開導孩子的話,而關鍵的是這些話要說到孩子心裡去,慢慢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長了,脾性會改變的。
二、 還有一種這樣的情況,不知什麼時候起,眼裡的「乖乖兒」、「乖乖女」開始對自己說「NO」,有時候會對父母大聲說,「我自己來!我自己來!」,父母感覺越來越不聽話了,這時,您是不是會擔憂自己孩子的成長。其實,我告訴你,大可不必。孩子一天天向成熟發展,即使是學齡前兒童,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人格的壯大是需要過程的,自己的孩子有主見,其實也是件好事,不是有國外的專家這樣的說過,能頂嘴的孩子是很好的,說明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家長同志,碰到這種情況,萬萬不可杞人憂天哦。
三、 也許,您的孩子還有這樣的行為,經常咬自己的指甲,有時還時不時地吃自己的手指頭,這種怪異的行為你肯定很為擔心,其實不然,要知道孩子一天天長大,情緒思想也在發展,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跟不上孩子的心思了,寂寞、恐懼、尋求安慰、疲乏……孩子為了尋求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會不知覺地這樣做,因為這樣,會給他在心理上帶來片刻的安寧。所以,就需要您因勢利導,沒事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時刻不會感到孤單無助。
其實,在生活中還不止這些,這些只是常見的行為,但不管怎樣,都需要家長們認識到問題的實質,不要輕易地給孩子下結論,否定自己的孩子。給孩子一個溫馨的港灣是最為重要的,出現了異常,也不要驚慌,給自己以信心,給孩子以時間,相信每一個家庭都會出現一片艷陽天。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