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戶型分析《暖暖的新家》
本期的主人公是一位90後姑娘小娟,老家明明有上下兩層的大房子,但卻只有母親居住。由於工作和上學,她和弟弟卻蝸居在25㎡的複式單身公寓。面積小,導致母親無法從老家過來幫忙照顧弟弟,小娟「既當姐姐又當媽"每天除了上班,還得照顧弟弟的生活起居!
小娟和弟弟相依為命在異鄉生活了3年,
母親獨自在老家,父親遠在緬甸打拚,一家四口分居三地。
想要用近18萬元打造三室三廳迷你別墅,讓一家4口團聚在這25平家中呢?
除了面積小是小娟一家居住最大的困擾,
這個層高近5米,面積25平的複式公寓也隱藏著這些難題:
難題1:弟弟沒有獨立臥室
雖是複式樓,但樓上只能夠容納姐姐臥室,弟弟只能蝸居在樓梯下方。
難題2:樓梯讓弟弟居住環境變惡劣
家裡出了姐弟倆,還有兩隻貓咪,隨意活動。
而鋼木結構的鏤空樓梯雖然安全、牢靠,
但清潔時,灰塵、貓毛全都掉到弟弟的床上;
而且上下樓,給休息或學習的弟弟造成很大噪音影響。
難題3:儲物空間不足
弟弟沒有獨立的衣櫃,衣物只能掛在姐姐的房裡。
難題3:開放式戶型,相互打擾
小娟的房間連門都沒有,只用布簾相隔;
小娟平時喜歡唱歌、玩樂器,但因為會打擾到弟弟,所以都放棄了。
難題:4:貓咪帶來的問題
家裡兩隻小貓,導致到處是貓毛,
4扇推拉門全都因為貓毛堵塞,不能使用。
貓咪到處亂竄,沒有櫃門的地櫃,經常被貓咪侵占。
難題5:下水只能用盆接著,手動倒水
不到1平米的洗菜池,下水壞了,只能用盆接著,
做一頓飯,還得上樓倒水。
難題6:層高5米也有困擾
5米高度雖然沒有壓抑的居住體驗,
但懸空的空間,房頂灰塵很難清潔,根本沒有利用起來。
設計方案:
利用錯層結構打造適合四口之家居住的迷你別墅
房屋上有一根主梁不能動,所以主梁附近下降30公分,
與原先的樓板形成錯層結構。
硬軟裝結束後,僅有25平米的複式改造成什麼樣子了呢?
入戶門是帶卡座的餐廳,開放式廚房和餐廳,方便就餐,視覺效果更開闊。
一字廚房
不占空間,操作動線更加合理,收納空間足夠。
一層帶陽台的朝南陽光房,面積13平米,是給父母居住的。
等小娟父親從緬甸回來,就能夠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啦。
樓梯
Loft結構踏步寬度70公分為宜,
設計師打造的轉角樓梯,絲毫不占空間。
姐姐房
明亮帶窗而且是獨立的臥室。
二層過道
弟弟學習區+姐姐梳妝區=共享空間
衛生間水池外置,方便二人同時使用,但互不打擾。
弟弟臥室
打開隱形門是弟弟的獨立臥室,擁有超大衣櫃。
設計師驚喜設計:
等弟弟高考結束,父母和弟弟不會跟小娟住在一塊,
設計師提前隱藏屬於小娟專屬的設計。
父母房變客廳
弟弟臥室變練歌房
將牆面摺疊,變為地台式的練歌房
貓咪也有了活動空間:
卡座餐廳、樓梯和牆面個開了個相互連通的洞口,作為貓咪活動空間。
地新風能夠減少貓毛、灰塵造成室內的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