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童無辜被17歲少年暴打,只因為17歲少年剛剛被欺負,就想打人?

2020-06-30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8歲男童無辜被17歲少年暴打,只因為17歲少年剛剛被欺負,就想打人?

01.你缺的不是機會,而是一次次縱容

昨天就看到這條報道,8歲小男孩被一名17歲的少年在電梯里劫持後帶入地下車庫。

看了電梯里的監控錄像:小男孩當時已經進入電梯,這時候,那名17歲的少年也想進入電梯,本來電梯已經關門了,小男孩很善良地幫助按開電梯門,結果卻沒想到放進來的是一條惡魔,在小男孩準備回家的那個樓層,這個17歲的少年直接把他拽回來,一直挾持到地下車庫,用磚頭等器物將小男孩打了兩個小時,當爺爺找到小男孩,孩子身上全都是血,目前仍然在重症監護室里。

剛才熱搜中看到,17歲少年的母親,向大家求情:他也還是個孩子,希望能給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他的媽媽還說:因為他也剛剛被欺負,被人恐嚇說要打他,所以他想打人

他被人欺負就想欺負弱小打無辜的路人?

他可曾給8歲小男孩不被傷害的機會?

他可曾給8歲小男孩逃生的機會?

甚至,他可曾給8歲小男孩求饒的機會?

這個被傷害的小男孩,經歷了怎樣嚴重傷害的2個小時,那種從身心到精神上的重創,即使身體健康恢復了,那種心理上的巨大創傷又該如何修復?也許,需要一輩子才能平復。

最重要的是,發生了這麼嚴重的問題,17歲了,不讓他負擔該負擔的後果,打算庇護到什麼時候?

有個網友說:17歲了,惡不是一天養成的,17年里,你作為母親,有無數次的機會去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你缺的不是機會,而是一次一次的縱容。縱容,才導致今天犯下的惡行,8歲的男孩身心受損,怎麼去相信社會的公正,法律的嚴謹,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原本我想寫一下孩子在面對危機情況該如何擺脫危險,但是看了視頻之後,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講:當孩子遇到這種狀況時,真的能夠逃脫嗎?

當這個人已經蓄意就要去犯罪的時候:從他的手段看,根本沒有給小男孩機會;

面對一個那麼高大的人,孩子那麼弱小,甚至連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我不知道這個17歲的少年經歷過什麼,為什麼心理會變成這樣?兇狠,殘暴,無情,冷酷......

他的這種行為讓他的很多鄰居感覺非常害怕,甚至毛骨悚然,想到自己小區里住著這樣一個人。

02.有一種人格叫反社會人格!

百科中這樣描述,是一種犯罪型人格障礙,它的特徵行為是情緒的爆發性,行為的衝動性,對社會對他人都非常冷酷仇視,缺乏同情心,缺乏羞恥和悔改之心,還有不負責任。

一位耶魯大學醫學博士研究發現:

有品行障礙的少年犯(反社會人格的前身),大腦默認網絡的連接程度比一般青少年要弱。默認網絡是大腦中幾個不同腦區組合成的共同活躍的一個網絡,負責一個人的自我反省、自我思維和白日夢等等。也就是說,一個在成年後可能成為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他們的大腦在青春期就展現出了明顯的功能變化,比如他們對自身思考得更少。

也就是說,這類人的共情能力很差,對他人的痛苦不敏感;

科學家曾經用核磁共振來研究這類人的大腦皮層,發現,當讓他們去觀看一個很痛的場面,比如腳趾被重物砸傷,手指被門夾住時,當讓他們想像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他們大腦皮層是和正常人差不多的,但是想像這種痛發生在他人身上時,他們的腹側紋狀體的反應增強了,而這個區域是負責愉悅感覺的。

也就是說,這類人不在乎別人的痛苦,甚至感到愉悅,這類人也通常喜歡虐待小動物。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對及時獎賞很在意,對將要面對的懲罰卻很麻木。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Buckholtz對接近50個這類型進行了大腦核磁共振掃描,發現了一個明顯的現象:他們會過度看重當下即時的獎賞,而忽略危險的或者不道德行為的在將來潛在的結果。

另外這種人的特點還有:

沒有道德觀念,沒有恐懼心理

沒有社會責任感;

沒有真實的情感,更願意說謊;

脾氣暴躁,我行我素

歧視弱者

研究還發現,這樣的人在西方國家中,男性比較常見,家族人格中也常見,父母關係可能不和,同時可能會有嚴重的情感剝奪經歷。

不管怎麼樣,現實中這類人一定是存在的,就像藏在隱秘的角落裡的那些陰暗的心理。

03.

面對那些防不勝防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儘自己最大力量保護孩子?

1.晚上不要讓孩子單獨出去玩耍

在黑暗或者狹小的空間裡,是很容易給犯罪者機會的,而單身一個人的孩子或者女性是很容易被盯住,成為犯罪目標的,所以,雖然現在治安很好,孩子也大了,但是晚上也不要讓孩子單獨出去玩耍,最好是有父母一方跟著。

2.孩子出去玩最好都有認識的同伴

很多父母在吃過飯後都會帶孩子出去溜達一下,但是經常是讓孩子玩,自己坐在哪裡看手機,但是小區里往往有很多樹木,孩子拐了一個角落可能就找不到他了,如果遇到別有用心的人就可能會變成危險。

帶孩子下樓後要和孩子溝通好,和誰玩,設定一個安全區域,告訴孩子不要離開這個安全區域。

3.給孩子佩戴一塊電話手錶

給孩子佩戴一塊電話手錶還是很有必要的,裡面有定位和隨時監聽孩子周圍聲音的功能,同時有一鍵sos功能,教會孩子熟練使用這些功能,遇到危險時隨時觸發sos,及時呼救,關鍵時刻可能會救命。

4.給孩子設定玩耍時間

孩子比較大時,往往可能會約同學一起下樓玩耍,要約定好回家時間,比如超過8點半,就必須回家,如果孩子這時候還不回家,應該馬上下樓去找孩子。

5.告訴孩子不能隨同別人去狹小昏暗的空間

孩子好奇心都強,有的孩子還會約人去他家裡玩耍,要告訴孩子不認識的人邀請去他的家裡玩,一定要經過父母的允許,沒有經過允許,不可以隨同陌生人去一些狹小的空間。

很希望這個世界都是鮮花和美好,我們教育孩子時也都是告訴他們善的一面,可是,不可否認,這世界終究有很多隱秘的角落和陰暗的心理,so,教會孩子欣賞善,也要教會孩子提防惡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