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我軍返程途中遇襲,多位高級幹部遇難,主席怒令:槍決護衛員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47年我軍返程途中遇襲,多位高級幹部遇難,主席怒令:槍決護衛員

1947年5月,中國舊時省份熱河省還沒有得到全面解放,國民黨軍隊依舊駐紮在熱河省省會城市承德。為了全面解放熱河省,中共冀察熱遼軍前往林西召開會議。

經歷過40多天的嚴肅討論之後,大家得出了有效結論,滿意離開了。然而,當冀東代表團在柴胡欄子村休息的時候,卻遭遇到土匪的偷襲,直接犧牲了5名高級幹部,事件影響十分惡劣。

按理來說,這些高級幹部都是經歷過抗日戰爭的淬鍊,也打過許多勝仗,不會就莫名其妙地死在這群烏合之眾手裡,更何況還有騎兵護送。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才會讓五名高級幹部英勇犧牲了呢?

代表團返鄉途中遇襲

會議結束之後,冀東代表團在團長蘇林燕的帶領下返鄉了,會議開展十分順利,大家也都十分開心。

為了保證代表團的安全,軍區派出了70多人的騎兵負責護送代表團,在5月17日的時候,他們來到了柴胡欄子村休息。柴胡欄子村是一個非常貧窮的村莊,只有30多戶人家,但是代表團和騎兵加起來就有百人了。

村子裡住不下,而且村子的東面還有國民黨軍的存在。為了安全起見,蘇林燕決定讓騎兵到彩鳳營子村居住,距離柴胡欄子村不遠,也就3.5華里。如果這邊有敵軍偷襲,也來得及支援。

為此,蘇林燕還特地召開會議,對於安全工作十分重視,專門安排了警衛員對安全工作負責,十分細緻。分配完工作之後,大家就各自休息了。

巧合的是,就在代表團休息的時候,也有一支隊伍在距離柴胡欄子村6公里遠的地方安營紮寨。這是一群由土匪組成的1千多人的隊伍,準備前去投靠國民黨。雙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距離逐漸拉近。

天蒙蒙亮的時候,土匪中有人聽到柴胡欄子村的人說有軍隊在這裡駐紮的消息,於是順藤摸瓜找了過來。到村口的時候就被哨兵發現了,但是還沒等哨兵喊話,就已經被這群土匪殺死了。

這也驚動了代表團,為了不誤殺,代表團還排除通訊員與他們聯繫,等確定是土匪之後,蘇林燕立馬召集所有人集合,進行反擊,並派人前去彩鳳營子村通知騎兵進行支援。

順利突圍尋找騎兵

在等待騎兵支援的時候,代表團立馬做好戰鬥準備,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中。敵方有1千多個人,還帶著機關槍和迫擊炮,而代表團連100個人都不到,只有幾個警衛員有長槍,其他武器一概沒有。

這麼大的差距並沒有嚇倒代表團,代表團的幹部、警衛員甚至是馬夫,他們一個個都奮起反抗,進行殊死搏鬥。

前去通知騎兵的通訊員回來告訴蘇林燕沒有找到騎兵,情況十分危急。代表團的領導們決定組織一支5人的小分隊進行突圍,並立馬去尋找騎兵進行支援。為了掩護隊友突圍,其他隊友冒死抵抗,不幸犧牲。

在槍林彈雨的攻擊下,代表團的領導幹部立馬焚燒了從會議裡帶出來的文件和各類電報密碼,並加入戰鬥。敵方所帶的武器多,不停地掃射,不停有人中彈倒下,突圍小隊也在隊友的掩護下不停向東跑去,身負重傷但依舊頑強抵抗。

因為幹部的服裝和其他人的不一樣,所以土匪的目標十分明顯。為了迷惑敵人的注意力,有隊友讓突圍小隊的領隊李中權的衣服換下來,穿上他們的衣服,轉移目標。但李中權不同意,他認為如果怕死的話,就不能是共產黨人了。

即使有隊友的掩護,李中權也中了三槍,斷了一隻胳膊。而且還聽說蘇林燕不幸犧牲,李中權痛哭不已,為了隊友和蘇團長,李中權強迫自己忽視身上的傷痛,憑藉著信念的支持,終於順利突圍。

好不容易到達了彩鳳營子村,卻發現沒有騎兵的蹤跡。這邊十萬火急,還等著救援,騎兵到底去了哪裡?李中權向附近的百姓詢問,才知道騎兵去了北山,遠離了柴胡欄子村。

損失重大,主席震怒

就在李中權萬念俱灰的時候,看到了由參謀長李天增帶來的警備二團,這一團戰鬥力十分強大,立馬把土匪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為代表團犧牲的幹部將士報仇。

解決完土匪之後,李中權和援軍回到軍分區,報告這場戰鬥。原來,這群土匪中還有流竄的國民黨軍官,正要去投靠正規軍。發現代表團的存在是偶然,他們臨時起意,發動了偷襲。

而當時的騎兵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因為他們見到了前來通知增援的通訊員。但是通訊員不是在原來的彩鳳營子村看到騎兵的,而是在當地百姓的指引下,跑到北山才見到騎兵。

騎兵的指導員在聽到槍聲之後,就發現應該是有人偷襲了。為了保命,他們立馬指揮騎兵轉移陣地,不讓代表團找到,就打算這樣子掩耳盜鈴。沒想到通訊員還是找到了他們,騎兵的指導員就以「敵情不明,不能隨意出動」的理由,拒絕了通訊員的支援請求。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引起了中央的重視。在此之前,共產黨還沒有過一次性犧牲5名高級幹部的慘痛經歷,他們都是黨中央十分看重的人才,就因為一群貪生怕死之徒,臨陣脫逃,沒能得到及時救援,犧牲在柴胡欄子村,實在是讓人心痛又氣憤!

毛主席知道之後也是憤怒不已,立馬下令:第一是要把這支土匪隊伍消滅,一個不留;第二是要把騎兵的指導員軍法處置,進行槍決。

小結:

作為軍人,代表團和騎兵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行為。一方是即使手無寸鐵也要奮起反抗,不畏死亡,一方則是拒不服從軍令;一方則是膽小如鼠,手握兵器也不敢和敵人正面交戰,導致我方損失慘重,實在是愧對他們身上的軍裝,愧對黨和人民。

後來解放之後,政府在柴胡欄子村修建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翠柏環繞,莊嚴肅穆,紀念當時在柴胡欄子英勇犧牲的戰士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9def59054b072aae64ba2c3481a64f0.html